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432 条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何鉴愣了一下,问道,“你就是那个求见的锦衣卫千户官?”

他不是没想起裴元,而是确实想起了裴元。

毕竟刚把裴元从门前赶走没多长时间,何鉴怎么会没印象?

而且或许是这样嚣张的态度,让何鉴一下子想起来,数月前杭州前卫指挥使徐丰的那桩事。

徐丰当时控告南京兵部尚书王敞和霸州贼勾结,结果因为王敞大破霸州军,还杀了齐彦名的缘故,被何鉴判定为诬告下狱。

那徐丰被关押的时候,就曾有落款是锦衣卫千户裴元的信函递过来,要求对徐丰严加惩处。

何鉴这等身份,自然不会任由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跳脸。

若非他这个兵部尚书,管不到锦衣卫,何鉴都想把这家伙抓来好好炮制一番了。

事后何鉴也是直接把那徐丰释放了事。

若是从这个根上来算,双方的关系可不融洽。

何鉴保持着他正二品大司马的倨傲,当即就要拂袖而走。

那锦衣卫千户也不起身,依旧不紧不慢的说道,“大司马纵然不屑,也不必把老相爷的善意,看的这么不屑一顾吧?”

何鉴闻言,心中生疑,回头冷淡的问道,“什么意思?”

这就是裴元让陈心坚拦住那些仆役的好处了。

对于李东阳来说,这件事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置身事外。

若是事情不成,自然牵连不到他。

若是事情成了,那李东阳从中牵线,岂能无功?

李东阳既然不想见何鉴,那裴元自然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双方的认知差距,从中渔利了。

裴元很恭敬的站起身,对何鉴说道,“卑职,千户裴元。将来接下来跟进大司马所涉的‘边宪、萧翀案’。”

何鉴的目光中犹疑更甚,他索性开门见山的问道,“这是李西涯的意思?”

裴元听了,故意含糊的说道,“若是卑职能明白的回答大司马,那在这堂中等候的,就是老相爷本人了。”

何鉴想了想,心中冷笑一声,对李东阳越发暗恨。

虽说他当初的举动,有上赶着逢迎首辅的意思。

可是李东阳享受了当初的逢迎后,出了事就不闻不问,也实在让何鉴齿冷。

要不是他现在处境艰难,不敢和李东阳反目,早就冲进去对李东阳这个老六饱以老拳了。

只是这会儿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李东阳开始行动了。

何鉴颇怀期待的回身坐下,对裴元直率的问道,“西涯怎么说?”

裴元也坐下,认真的强调道,“这是卑职和大司马的事情,和老相爷无关。”

何鉴轻嗤一声。

但事情关系到他的荣辱富贵,也不得不虚与委蛇道,“那裴千户怎么说?”

裴元也不和何鉴浪费时间,直接问道,“大司马对这桩案子是怎么看的?你觉得边宪和萧翀翻案的可能有几分?”

何鉴沉默片晌。

叹息道,“现在叛贼已灭,朝局也平缓了,没人愿意在这种时候做恶人,何况那两个家伙背后还有杨廷和与杨一清。”

裴元直白道,“也就是说,边宪和萧翀必然能够回到朝堂吧?”

何鉴不答。

裴元又问,“这两位都是风宪官,不但贵为右佥都御史,而且背后还各有助力。大司马可有把握,与这两位摈弃前嫌,重归于好?”

何鉴刚才还带着点怨气,这会儿心情已经压抑的不想说话了。

当初李东阳要收拾这两人,是因为有衍圣公的请托。

而他何鉴就是上赶着去找麻烦。

这种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事情,最招人恨了。

这两个右佥都御史的风宪官回朝,肯定会毫不留情的对他展开报复。

偏偏他何鉴还真有说不过去的把柄。

那就是山东镇守太监毕真露布上书,引发朝野讨论的那些事情。

在朝廷数十万大军都搞不定霸州叛军的前提下,逼迫州县官殉城,是否太过酷烈?

力推这样不合理的政策,是否在利用制度,明晃晃的杀人?

那个锦衣卫千户,丝毫没有体谅何鉴的心情,继续道,“看大司马的意思,双方该是没有缓和了?”

何鉴不好不答,也不知道该答什么,又是叹了一口气。

裴元询问道,“以大司马自己的估计,此事最好的结果会是怎样,最坏的结果又是怎样?”

何鉴的情绪已经低沉到极点,有些不耐烦了。

他直接道,“最坏无非是抄家充军,若是首辅和天官念在老夫多年辛劳,愿意给老夫个体面,或许是罢官回乡。”

“嗯……”裴元应了一声,继续慢慢的喝茶。

何鉴说完之后,心如死灰的坐了一会儿,忽然又察觉到有些不对。

他抬头看着神情淡定的裴元,心头微动,带着一丝期盼的问道,“裴千户有何见教?”

裴元笑了下,说道,“确实有些思路。说不定,不但能让大司马安稳落地,还能保留品级身份,衣锦还乡。”

何鉴闻言险些从座位上站起来,等到半欠着身子,才恍然察觉。

只是,他竟连坐回去都顾不得,就这样半欠着身子,向裴元追问道,“此话当真?!”

裴元没敢打包票。

“这种事,谁都说不准的,但九成希望还是有的。”

何鉴听了裴元前面的话,腿上一软,差点失落的坐回去,等听完裴元后面的话,双腿上不知哪里来的力量,竟然让他直接站了起来。

他又急促道,“此话当真?”

裴元露出一个阳光开朗的笑容,轻描淡写的说道,“保你一命,又不是很难的事情。”

何鉴看着裴元,心念电转间,忽然心生警惕。

他在袖中捏紧了双手,直接沉声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裴元奇怪的先反问道,“大司马为何会有此问?”

何鉴紧盯着裴元说道,“纵是李东阳也不敢这么说话,你背后到底是谁?”

裴元听了哈哈一笑,也未否认什么,而是又平淡的说了一遍,“保你一命,又不是很难的事情。”

何鉴:“……”

何鉴盯着裴元看了一会儿,好半晌才问道,“那你想从老夫这里得到什么?”

裴元没想到何鉴都快山穷水尽了,还这么强的警惕心。

好在裴元确实也没想从何鉴这里索要太多,便对他说道,“我顺手而为救你,也只需要你顺手而为帮点小忙就是了,并不指望什么厚报。”

虽说这锦衣卫千户顺手而为就能决定自己生死的话有些刺耳。

但是何鉴却没被情绪影响,而是以谈判的架势,很严肃向裴元道,“那你不妨先说来听听。”

裴元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便道,“大司马可还记得淮安知府刘祥。”

何鉴思索了一下,想起了那个带兵迎击霸州军,结果反倒被俘的家伙。

他有些诧异道,“你是想让我保下刘祥?”

裴元连忙否认,“不必如此。刘祥虽然战败被俘,但是比起边宪、萧翀这些束手无措的,还是要强上一些的。若是边宪、萧翀都能安然无恙,刘祥应该也不至于被问罪。”

“况且当时他虽然被贼人抓住,但是刘知府的贤名远播,让那些流贼不敢加害,也是值得宣扬的事情。”

裴元让山东镇守太监毕真出来力挺两巡抚,直接让边宪和萧翀的翻案比历史上更早了。

朝廷上下,也早早地开始了对平叛中一些政策的反思。

借着这个东风,没什么后台的刘祥也算是走了大运,应该不至于像历史上那样充军贵州。

何鉴想了想,大致认可裴元的判断。

前一段时间的大议功,有个叫做裴德的锦衣卫百户冒出来,指责是地方治理百姓太过严酷,这才让百姓到处造反。

武人们的舆论一时甚嚣尘上,让文官阵营很是难堪。

如此一来,刘祥这么个连霸州军都敬重的地方知府,就很适合拿出来说道说道了。

何鉴向裴元询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裴元咨询何鉴的看法,“刘祥有过兵败被俘的经历,是不是也要入京中勘问?”

何鉴诚实答道,“确实如此,该有的过场还是要走一遍的。”

裴元击掌,“就是这个事情啦!”

何鉴:“?”

所以?

裴元看着何鉴有些唏嘘的说道,“我这个人啊,最爱面子。”

“当初裴某去淮安,求见淮安知府的时候,刘祥他不肯见我,一直让本千户耿耿于怀。我想让你在审结刘祥的案子时,替我问他一句话。”

何鉴一头雾水的问道,“裴千户要问什么?”

裴元看何鉴,慢悠悠道,“替我问问,刘知府对千户裴元还有印象吗?”

何鉴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就这?”

裴元答得很利索,“不错,就是这么个要求。”

何鉴听着那有些儿戏的话,想着就是这儿戏的话能和自己这个大七卿的身家性命等同,心中不免生出荒诞愠怒的感觉。

若非这是李东阳介绍的人,若非这是在李东阳府上的正堂,何鉴几乎就要拂袖而走。

好在这个锦衣卫千户的条件虽然儿戏,但确实是何鉴举手之劳就能搞定的。

他不介意听听裴元有什么能逆转此事的计划。

何鉴肃然道,“我答应你。”

说完,示意了裴元一下,让他把话说明白。

裴元也不和何鉴兜圈子,直截了当的说道,“大司马,这件事其实你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

“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解决边宪和萧翀翻案的事情上了。可这件事,本身已经是死局了。边宪和萧翀必定会翻案,你是拦不住的。”

何鉴不明白裴元这是什么意思,眉头紧皱着看着裴元。

就见裴元那强壮的身躯,很有压迫力的向前一探,以很慢的语速说道,“既然你解决不掉问题,那么你为什么不跳过这个已成死局的问题,试着去解决结果呢?”

何鉴听得心头一跳,他的目光动了几下,忍不住脱口问道,“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裴元道,“刚才你说,最坏无非是抄家充军。最好的结果,是杨廷和与杨一清顾忌情面,让你体面离场。”

“所以我们不必考虑翻案的事情,只需要逼迫杨廷和与杨一清放你体面离场就行了。”

何鉴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顿悟感,他的目光先是亮起,接着有些苦涩道,“哪有那么简单,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

何鉴可不是代表他自己。

能被顶到那个位置,就代表着有很多的共同利益者在下面托着他。

何鉴要是平安落地,就很难追究他的那些同党。

杨廷和刚刚担任首辅,他手下的人也需要分食足够多的利益。

裴元闻言,掰着手指说道,“你身为大七卿,也是清流中很重要的一个山头。现在之所以陷入现在的窘境,无非是边宪和萧翀背后站着杨廷和与杨一清,你成了他们两个共同的敌人,难免就会寡不敌众,任人宰割。”

“但假如杨廷和与杨一清反目呢?”

“那么无论‘边宪、萧翀案’会出现什么结果,杨廷和与杨一清这两人都会争相来拉拢你这个第三人。到时候,你还用担心自己的前途吗?”

何鉴抿了抿嘴,佯怒道,“这怎么可能做得到?”

裴元笑道,“现在不是正在检讨平叛中的得失吗?难道大司马忘了大狱中还关着一位马都堂?马都堂作为最早负责剿灭霸州贼的都御史,还一直未曾议定其功过呢。”

当初霸州军刚开始叛乱的时候,杨一清积极主动的推举右都御史马中锡前往讨伐。

杨廷和这个老六一开始没吭声,等到大军出发了,才开始使劲黑马中锡。

杨一清对此感觉十分膈应,可是大军已经出发了,就算临时换将也来不及。

结果没想到,马中锡在巨大优势下,跑去和霸州军玩推心置腹的花活,让霸州军直接趁机跑路了。

何鉴皱眉道,“马中锡的事情虽然让杨一清和杨廷和之间出现了不小的裂痕,可是单纯靠这个,恐怕很难让两人决裂吧?”

裴元看着何鉴,轻声道,“我有几句腹心之话,不知道大司马敢不敢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