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创业时代 >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专访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创业时代!

当许逸阳意气风的说完那句电影台次之后,这场乏善可陈的表彰大会,便宣告结束。

表彰大会结束之后,到场的记者们都涌向许逸阳,希望对许逸阳进行现场采访。

但是,许逸阳以自己太累为由婉拒了,同时主动把校长推了出来,对记者说:“诸位可以采访一下我们中海外的校长,我们平时没少接受校长的教诲。”

许逸阳忽然来了这么一句话,让一旁的校长惊讶又感动。

自打有了这事儿,许逸阳对学校的态度一直有些抗拒,虽说处理了陈彦辉让他缓和了不少,但态度依旧是有点冷淡。

这时候忽然体贴一下,倒是让人感觉异常温暖。

晚上,央视把火灾的事情放进了新闻联播。

就连今天自助消防站的事情,也被加了进去。

许逸阳已经麻木了,就算BBC、CNN也播出这个新闻,他也无所谓了。

反正自己已经打定主意,就当一次推广消防的吉祥物,随便怎么曝光都行。

因为晚上要做专访,所以许逸阳七点半自己打车去了中海卫视,到的时候卢笛已经在楼下等着他了。

带他上楼的时候,卢笛告诉他,央视听说中海卫视这边约了许逸阳做专访,也想过来给许逸阳做个简短的采访。

许逸阳点点头,来都来了,被一个电视台采访,和被两个电视台采访,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

按照东道主优先的原则,许逸阳先在一个演播室里,接受了中海卫视主持人的采访。

中海卫视主持人询问的问题,大都集中在事件本身,比如,详细询问许逸阳救火时的内心波动,救火时遇到的困难、有没有想过放弃,以及为什么会做出捐款给受伤女童的决定等等。

许逸阳的回答完全忠于实际,没有刻意把自己描述的很伟大。

比如他说,自己现火灾生,想到网吧有大量灭火器,所以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过去帮忙,仅此而已。

至于困难,无非就是初期灭火效果不好,感觉压不住火势,后来搬梯子把推车灭火器弄上去之后,很快就控制住了。

至于放弃,许逸阳也直说,自己当时并不敢进到火场内部,脑子里想的就是从外部灭火,一直到所有灭火器用完为止,如果灭火器用完还不行,那自己就只能放弃了。

捐款的问题就很简单,无非就是考虑到一个小姑娘,将来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自己希望能够尽可能减少这场火灾未来对她的影响。

中海卫视的主持人总想把他往煽情的路线引导,比如几次隐晦的询问,当时去救火,是否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其实稍微上道的人,这时候就会顺着说些场面话,比如,救人要紧,自己的生命安全其实已经没有时间去考虑了,脑子里只想着赶紧灭火救人云云。

但许逸阳却很认真的说:“我觉得,作为非专业灭火人士,我先要保证的其实是自己的安全,否则盲目进入火场,很可能帮不上忙,反而把自己也搭进去了,所以我并没有把生死置之度外,而是一直在提醒自己,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全力以赴。”

中海卫视的主持人稍稍有些失望,她其实更想要的是一个格外煽情、催人泪下或者让人由衷敬佩的采访,奈何许逸阳这孩子太实诚。

结束了中海卫视的采访,隔壁一个休息室里,央视记者已经做好了采访的准备。

央视记者的采访现场很简单,靠窗摆放两张单人沙,把房间里其他的东西尽量清空或者梳理整齐,记者和许逸阳面对而做,采访就开始了。

央视记者先向许逸阳道谢,感谢他在这场火灾中做的贡献,也感谢他愿意接受央视的采访。

双方客气一番,你来我往之后,便进入了提问环节。

正所谓千人千面,电视台也是一样。

中海卫视想找煽情的切入点,而央视更希望从主观意识做切入。

比如,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在自己的网吧里,配置这么多的消防器材。

许逸阳显示认真解释了自己防患于未然的动机,同时,也第一次在镜头前,用调侃的语气说出了“火力不足恐惧症”这个词汇。

央视记者对这个词汇特别感兴趣,笑着说:“你应该也是个军事迷吧?”

许逸阳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记者也还他一个我懂你的微笑。

了解我国军队展历史的,其实就算不知道这个词,也知道这个情况。

早些年我们相对落后,在战争中吃尽了火力不足的亏,尤其是当初在半岛打的那场战争,可谓艰苦卓绝。

后来,我军痛定思痛,不断加强火力配备,甚至超规格配备火力,就是因为早些年火力不足的亏吃得太多了。

再后来,等西南战事的时候,我军曾在轮战的炮火覆盖中,把炮筒都打红了。

再再后来,各种单兵火箭筒多不胜数,一搞演习,单兵扛火箭筒的,比扛枪的还要多,问原因就戏称为火力不足恐惧症。

随后,记者又问:“许逸阳同学,能说说你为什么要搞自助消防站这个公益项目吗?”

许逸阳说:“这次事情之后,我们几个现,普通市民在遭遇火灾之后,除了自救和等待消防官兵这两个选择之外,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消防器材的缺乏,别人也很难救得了他,这次之所以能把火灭了,是因为有新世纪网吧四十多瓶消防器材摆在那,下次呢?下次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说着,许逸阳又道:“所以我觉得,应该在自救,和等待消防官兵救援的中间,加一个过渡性的选择,就是让别人能够到自助消防站,用那里的消防设备去救别人,就像我这次救人一样。”

微微一顿,许逸阳继续说:“我来中海之后,现中海的老弄堂很多,有大量居住十分密集、违建现象十分普遍的棚户区,有不少一家人的居住面积也不过十几平米左右,这样的地方,火灾隐患气势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中海老弄堂里的房子条件确实很艰苦,不但人多拥挤,而且很多甚至根本没有卫生间。

一直到21世纪,还有老房子里的住户在排队用公共厕所,或者家里用手提马桶。

央视这位记者派遣到中海已经好几年,对中海的情况非常了解,听到许逸阳这么说,也赞许的连连点头。

居住在这里的,相当一部分是经济条件没那么好的住户,强制要求他们在家中常备防火设备是不可能的,就算是2020年,也没听说居民必须在家中配备防火器材。

所以,许逸阳觉得,如果自己真把自助消防站做起来,一定有人可以从中受益、一定有人可以因为自助消防站,免于身体受伤、免于财产损失,甚至免于死亡。

只要有人能够受益,那这件事就值得做!

央视记者也觉得许逸阳这个想法非常实用,而且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于是,他接着问:“从你个人来看,你觉得大部分人在日常防火的概念里,都会犯哪些错误或者有哪些疏忽?”

许逸阳说:“缺乏防范意识是第一,没有消防设备是第二,没有经过相关培训是第三,过分自信是第四。”

说着,许逸阳认真解释道:“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生在居民区里的火灾,都是从很小的规模开始、然后逐渐蔓延起来的,这个蔓延的过程非常关键,如果及时扑灭就能避免,但如果方法不得当,很有可能最终会酿成大祸。”

“一场最终导致多人伤亡的大火,火势也是一点点蔓延起来的,在着火前期的二十分钟内,只需要一瓶灭火器就能解决,但恰恰就是因为没有一瓶灭火器,才让火势从小变大,最终一而不可收拾。”

“火灾生的那一刻,很多人还会犯下同样一个错误,就是主观的认为自己可以搞定,所以他们第一时间往往会手忙脚乱的尝试自己灭火,但忽略了要及时拨打119,等火势真正不可控的时候,再打119,很可能已经错过了扑救以及逃生的最佳机会,这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如果有了自助消防站,再搭配一定的宣传科普,先教会市民防火,然后教会市民在现火势,第一时间报警,第二时间逃生,第三时间再取灭火器进行控制,一场大火也许就可以避免。”

记者非常赞同的连连点头,说:“你的消防意识确实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是我见过的、非专业领域的人里面最好的一个,我相信你刚才的这段话,对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也会有很大的启,比如,尽可能自备一些消防器材、火灾生后第一时间先拨打报警电话,然后再试着灭火,而不是光想着灭火,却忘了打电话报警,希望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够牢记这些金玉良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