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女生耽美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68节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八零年代女首富!

她的秘书在后面强调:“我们邓总是最廉洁的,去年还向总公司上交了21万的红包呢。你们这种行为很不好,不要影响了我们邓总的名声。”

她说话时,邓总趁机把周秋萍带进了办公室,关上房门才松口气:“哎呀呀,你不知道,现在的消息传的多快。我这边还没定下来怎么做外贸城的生意呢,大家都急着拿钱过来想跟着一块来做这个买卖。哎哟,老乡太热情,我真是要吃不消了。”

周秋萍只是笑,也不发表意见。

外面响起了敲门声,秘书进来汇报:“邓总,有记者想要采访你。”

邓总大喜过望,脸上却露出了无奈的神色:“你看看现在啊,做点事真的好辛苦,一天天的杂事太多,我想躲都没地方躲。我还想好好跟你聊聊商贸城的事呢。”

周秋萍笑容满面:“您先忙您的,我等您,不着急这一会儿时间。”

这回来采访的记者不是从无锡本地来的,而是省报派过来的记者。

报社听说新兴公司做的很好,业务很大,就想过来做专题报道。

邓总长期和媒体打交道,非常擅长宣传自己,一见记者就笑容亲切,把人夸成一朵花,完全不像一般企业家绷着脸的状态。

可那位记者却好像对外面一把把的钞票非常感兴趣,特地跑过去看,还扛着相机咔嚓嚓拍照。

等到他满足了好奇心之后,他才转过头来问:“你们这是江南的长城公司吗?”

邓总原先还笑容满面,闻声瞬间变色,矢口否认:“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跟长城公司不一样,我们专门做外贸生意的。可不像长城公司,从头到尾都坑自己人。”

记者疑惑:“那你们具体有哪些业务?你们的厂房在哪里?我能看看你们的生产线吗?”

邓总的秘书赶紧解释:“我们的业务范围很广,我们有几十家子公司,合资公司。”

记者却摇头:“可我们调查过了,这些公司只有招牌,根本没有生产,也没听说过有任何业务。这也是我们报社最感兴趣的地方。一家实业公司没有实业,它靠什么来挣钱?”

省报的记者声音嘹亮,这一嗓子喊出来,就连忙着过来送钱的集资户都看过来,一时间像是不知所措了。

但立刻有人气愤地吼记者:“这人胡说八道什么呀?邓总是看在老乡的份上,才带着我们发财的。你们就是嫉妒。”

江南方言五花八门,两个相邻的城市之间都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他的地方口音极重,记者甚至没能完全听懂,就被一群人围了起来,情况十分危险。

周秋萍赶紧向保镖使眼色。

老张等人立刻给记者解围:“干嘛干嘛?有话好好说,还不让记者说话了?天底下都没这个道理。”

周秋萍则皱着眉毛询问邓总:“你们真的没有工厂和生产线吗?你们家大业大,看着也不像个皮包公司。”

邓总见惯了大风大浪,这会儿还神色不变:“嗐,全是误会。我们做的是外贸,联系工厂就出货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我们自己办工厂啊。记者同志,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的生意模式。不信你问问这位周老板,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女船王。我们新兴实业刚跟她做了一笔800万的生意,我们还要开拓非洲市场呢。”

结果周秋萍却紧急喊停:“这件事情我还想问问,那800万的货到底都卖给了谁?我需要客户回访意见。除此之外,您所说的商贸城究竟在哪里?我们需要综合评估。”

记者趁机追问她的态度:“那周老板您觉得新兴公司的生意模式正常吗?您认为它和长城公司有什么区别?”

周秋萍摇头:“我不太清楚,我也是第1次和新兴实业合作。我倒是希望记者同志您能告诉我更多关于新兴实业的事。这样有利于我们集团对下一步业务做评估。”

周围的集资群众茫然了。

这人啥意思?难道邓总不可信吗?

作者有话说:

沈-太福也是个传奇人物,感兴趣的人可以搜一搜他。

贴一点背景资料。

在1993年1月,费老撰文《从“长城”发展看“五老”嫁接》,对长城模式进行“理论”上的论证。他所谓的“五老”是老大(国有企业)、老乡(乡镇企业)、老九(知识分子)、老外(外资企业)、老干(政府官员)。费-孝-通认为,长城公司在高新技术成果的委托加工、成果转让、搞活民间金融、对外合作以及发挥老干部余热等方面都做出了值得称道的成绩。

第518章 把自己摘出去

别说集资群众, 就是邓总本人也满头雾水。

你要说周老板翻脸了,她并没有拂袖而去。相反的,她又回到了邓总的办公室, 跟人仔仔细细地谈起了该如何盖外贸城的事。

她一本正经:“不管在哪个国家做事, 都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哪怕和当地的大佬关系再硬,也得尊重别人的法律。除此之外, 在商贸城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 不能照着咱们国内的情况来。还有就是做充分的市场调查,到底当地人最需要哪些东西,一定得心里有数。不然一开始大家可能是好奇才买这些东西,但时间久了,其实他们日常生活并不需要。那么货就只能砸在手上了。”

邓总看她摆出这种姿态,也只能硬着头皮表示受教:“还是你有经验。我呀, 最害怕的就是辜负了大家的信任。这么多人投资, 就是为了过好日子。要是生意做不起来, 白糟蹋了大家的钱,我可真是没脸见人了。”

周秋萍看着她, 满脸认真:“如果好好在非洲做贸易生意的, 肯定能挣到钱。”

90年代初期公认的风险与高利润并存。这个时期出国做生意只要能活下来, 基本都发了财。

实话实说,新兴实业有国-安的背景,想提高安全系数并不算难。如果他们愿意好好做买卖的话, 踏踏实实赚32亿也不是不可能。

但她清楚邓总应该听不进去她的话。

挣快钱挣多了的人,心已经大了, 自我认知也产生了偏差, 没办法踏实下来。

邓总脸上全是夸张的笑, 对她热情的不得了:“那就蒙你吉言, 万事大吉。”

周秋萍微笑,点头告辞离开。

她走的时候,记者还没走呢,正在一个个采访集资户。

她没有多看一眼,大步往前走。

邓总一直把人送出门,回过头就赶紧打电话。她也算见多识广,连大干部都打过交道,感觉不过尔尔。

可她今天吃不准了,她不知道这位周老板到底是什么意思。

真是寸。

前面她自认为她们相处的挺好的,周老板也明显对非洲的中国商贸城很感兴趣。

可好死不死,那个沈-太福被抓了,长城公司的事也定了性,搞得现在新闻天天说这些。他们新兴实业的处境就变尴尬了。

虽然她是在领命干活,但她真的希望能抓紧周秋萍。

这个老板太有钱了,又是买飞机,又是买轮船,又是买航母的,正儿八经的财神奶奶。

如果能从她手上弄到钱,那新兴实业就没资金压力了。虽然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公司每个月都能集资8,000万,但架不住要付的利息多,她也感觉得快快来钱,才能稳住。

要是这位周老板生出了警觉,直接退避三舍,自己不是白忙活了吗?

800万了,她掏了整整800万买货,后面直接打折转让出去,损失了整整300万。加上她送给庞老板的见面礼,她什么好处都没见到,就已经砸出了500万。

要是猎物跑了,那她损失也太惨重了。

庞老板接了她的电话,十分不高兴,感觉就是不能跟没文化的人打交道,实在太蠢了。

他已经把所有的步骤都安排好,只让她依葫芦画瓢,她居然都要搞砸了。

真搞不懂国-安的那些蠢货为什么要扶起来这么个货色。

也对,那帮蠢货精的很,别看在台上说的多冠冕堂皇,实际上大家都是为了捞钱。

庞老板咬牙:“国内这边你自己想办法,非洲的事情我来安排。”

实在是肉太肥了,他舍不得松口。而且他自认为三番两次在周秋萍手上吃了亏,无论如何都要找补回头。

免得这帮东西不知天高地厚,以为他是叫花子呢。

邓总感觉自己搞了个烫手山芋,想撒手又舍不得,毕竟周老板真有钱。她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好在即便没有周秋萍,她也得想办法度过面前的信任危机。

这头邓总行动了,那边庞老板也没歇着。

他跟没事人一样,还主动打电话给周秋萍询问这一单非洲贸易的进展情况,一再表态:“这回你总算满意了吧,别再说我坑你啊。”

结果周秋萍一点儿都没给他脸,简直咬牙切齿,痛心疾首:“庞老板,我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儿吧。您要对我有意见,当面锣对面鼓说清楚,干嘛非把我拉进烂泥坑里?”

庞老板心惊,自然要否认:“瞧你这话说的,有利润大的好生意,我第一个就想起你。我这诚意还不够吗?”

周秋萍索性冷笑:“您给我介绍的都是什么人啊?是不是沈-太福出事太早,您来不及诓我当长城公司的冤大头,所以才赶紧给我找个新兴实业啊?”

庞老板心道,沈-太福就是个傻逼。集资了十几亿,钱也没花多少,参与的人现在基本上都能拿回90%的集资款。

真是上碰下跳跳大神一样忙活了半天,最后忙得个寂寞。

他当然不肯承认,还装傻充愣:“这说的什么话呀?新兴实业可是明星企业,他们邓总因为工作出色一直被表彰的。你要不信我,去问你卢老师,看看邓总是不是子虚乌有?”

周秋萍直接呵呵:“电视台都放出来了,记者没查到它家有任何业务,就是不停地集资。您说他的钱到底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里长起来的,或者是变法术冒出来的?”

庞老板心惊不已,赶紧追问:“什么电视台?哪有这种事?”

当然是在江州的市台和省台了,二者的深度新闻访谈节目一路神仙打架到今天,不仅没掐死对方,反而眼睁睁地看着彼此愈发强大。

今天你曝光中小学强行摊派报刊费,逼的学生家长卖鸡卖鸭,因为还是凑不齐两个小孩的报刊费,姐妹俩只能抓阄决定到底谁继续上学。

明天我揭露个别物资回收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肆意上路拦截和随意处罚外地车辆运送废钢,导致钢铁厂因为缺乏原料,每月都得停产四五天,经济损失高达百万。

现在碰上了这么大的集资,北方的长城公司都倒了,那南方的新兴实业当然得深度挖一挖。

他们要搞清楚,这公司集资钱到底干什么?是真的去钱生钱了,还是用来搞私人腐败和向上贿赂,这差别可大了。

两家电视台接替曝光了新兴实业之后,公司就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了。

大家可以不在意长城公司。毕竟天高皇帝远,长城公司主要在海南和北方地区集资,距离江南太远,大家没太多感觉。

可是江州的电视台都已经怀疑,新兴实业到底是干的什么实业,那天天看新闻的观众能不慌吗?

以老百姓朴实的观点,如果你没问题,那电视台为什么要拿你说事儿?

电视台都发话了,那肯定有问题。

大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血汗钱,万一被坑了,找谁算账去?

于是新兴公司一下子又热闹起来,好多小集资户押着帮公司做事的大集资户去公司讨钱。

其实他们还是小头,即便闹腾起来也不足为惧。

真正的大头是各家公司,有乡镇企业也有国营单位。

他们本不该轻举妄动,老老实实等着吃红利就好。

但问题在于4月份国家突然间发布了新政策,核心思想在于加强资金流向基建项目,禁止银行直接投资基建项目。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银根又紧缩了。从去年春天持续到现在的大水漫灌式发贷款喊停了。

按道理来说,这应该对新兴公司没多大影响。他们家又不搞房地产也不搞基建,银行怎么倒腾都跟他们没关系。毕竟银行的利率再高能高得过新兴公司对外收贷款60%的年利吗?

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国家新政影响范围极大。落到一些给新兴公司集资的企业身上,那就是他们拿不到银行贷款了。

这意味着什么?相对廉价可以拿来投入工厂生产的贷款没了,他们想继续运营下去,那就只能把放出去收高息的份子钱要回头。

更有那些玩两头倒买卖的,先前借着企业的身份从银行拿贷款,左手拿到钱,右手就投进新兴实业,从中吃利息差赚的盆满钵满的。

现在政策一下来,银行贷款拿不到不说,还有信贷员追在后面要债:赶紧的,把钱还回来,上面要来检查了。

这些企业就算舍不得红利损失,那也必须得找上新兴实业啊。他们做买卖的,绝对不能断了现金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