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倒是没有所觉,睁着大眼睛,在周正这间班房看来看去。
周正看了他一会儿,便开始翻看桌上的公文。
这些公文来自大明各处,从北方的辽东,到南方的云南,从东方的南直隶到甘肃镇,几乎全都有。
呈报军情的,请命的,要求钱粮的,请求抚恤的,各种情况十分复杂,周正看了一会儿就皱起眉头,头疼不已。
很多情况太过复杂,不是简单的钱粮或者剿匪就能解决的,牵扯到更深次的问题,别说兵部了,就是内阁都无能为力。
周正看着,有的直接批复,有的则写‘转’,意思转向尚书杨嗣昌的班房。
周正的班房不时有人来来去去,周正前面还抬头应付,后面直接头也不抬,顺口答音。
不知道过了多久,周正抬头,看向不远处的椅子,小德慎已经不在了。
在兵部周正不担心他的安全,看了眼外面,便继续低头做事。
快到中午的时候,忽然间外面传来一声朗笑,杨嗣昌大步走进来。
周正抬头看去,只见杨嗣昌没有了之前见过的厉色,反而笑容缓缓,手里居然还牵着小德慎。
周正心里微紧张,连忙上前,接过小德慎,不动声色的拉到身后,微笑着道:“让杨大人见笑了,贱内有事回娘家,孩子没人带,我只好带过来,待会儿让人送回去。”
杨嗣昌一摆手,笑着道:“没什么见怪的,很听话的小孩子,不碍事,来再吃块糕点。”
杨嗣昌说着,将手里一个盘子递向小德慎。
周正这才注意到,杨嗣昌手里一直拿着一个盘子。
小德慎眨巴眼,抬头看向周正。
杨嗣昌塞到小德慎身前,道:“来,吃。”
周正看着杨嗣昌的表情,低头与小德慎微微一笑,道:“伯伯给你的,拿着。”
小家伙这才怯生生的伸手去拿,看着杨嗣昌,慢慢放入嘴里。
杨嗣昌脸上笑容更多,道:“好吃吗?伯伯那还有,想吃了,就去伯伯那拿,不要怕生。”
小家伙似乎听不太懂,又抬头看向周正。
周正摸了摸他的头,道:“去外面玩吧。”
小家伙手里拿着吃的,慢慢的向外面走去。
杨嗣昌看着他的背影,感慨的道:“还是孩子好,没有那么多烦心事。”
周正知道杨嗣昌不会只是来看孩子,直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杨嗣昌看了他一眼,道:“李鸿基被推荐位新闯王,收拢了各军,拥兵十数万,声势浩大。”
李鸿基,也就是李自成。
杨嗣昌与周正,除了对西北之乱的看法上有分歧,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所以基本的面子关系还是有的
周正刚从西北回来,知道西北的情况,沉吟片刻,道:“李自成还好说,目前被困陕西。张献忠在四川受挫,目前盘踞在湖广,西北可上贵州,四川,陕西;东南可进云南,南直隶,江西,河南,他才是最危险的。”
杨嗣昌似乎又担心周正说出重点清剿的话,直接道:“我准备调集西北五省的总督,总理以及各巡抚,总督,总兵,外加云南,河南,江西等兵马,对李自成,张献忠进行围剿,十面张网!”
周正心里思忖着,知道这件事短时间内完不成,起码还得崇祯肯,钱粮以及各路人马调配也需要时间,默然片刻,道:“这是杨大人的职权,下官不做置喙。下官担心的是辽东,想要对辽东,天津卫以及登莱三地进行整肃,而后进一步向北推进,压缩建虏的活动范围。”
杨嗣昌了解周正的过去,知道他这么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三地流转,一直对建虏作战,稍稍思索,道:“这件事确实也不能放松,你写好条陈,我看过后,便交由你督进。”
“谢大人。”周正有些客气的抬着手道。
算不上利益交换,是杨嗣昌对兵部事务划分的一种默认。肯了周正主管对建虏的事务,他也能集中精力对付西北流寇。
杨嗣昌见周正没有给他添麻烦,也笑起来,道:“你这儿子不错,虽然有些认生,却没有什么畏缩,在兵部走门串户,很是可爱,没事多带来,兵部太沉闷了,有个孩子,也缓和一些。”
对于杨嗣昌的示好,周正照盘全接,笑着道:“大人不怪罪就好。”
杨嗣昌顿时一笑,两人是心照不宣的达成默契。
……
周正在兵部上任四天,处理的事情极多,也渐渐梳理了兵部的关系。倒是左侍郎陈新甲一直没有见到,因为他出京在整顿宣大等地的军务。
崇祯九年,十月十九,朝会。
从兵部出,进入大明门,一直走,进入乾清门。
周正也是上过几次朝的人,只是这次感觉分外不同。
当初他是都察院小御史,站在最末的位置,眺望都看不清前面的大人物,而现在大人物们就在他四周,看的清清楚楚,倒是后面人影幢幢,看不清楚。
周正站在杨嗣昌身后,前前后后都是侍郎上书,再前面还有几个阁臣。
杨嗣昌抱着板笏,偶尔与人交谈几句,其他时候都在与周正耳语。
“今天主要的事,就是摊饷的事,应该是针对南直隶的官员。”杨嗣昌说道。
周正点头,道:“我也听说了,怕是元辅拦不住了。”
杨嗣昌看了眼最前面的温体仁,道:“听说是那位出手,想要复起。”
杨嗣昌说的‘那位’,指的是前任辅周延儒。
江南近来大兴社林之风,尤其是复社动静极大,以‘复东林先贤风骨’为己任,每次聚会少则数百,多则上千,行走之间,衣冠飘飘,惊动半城。
朝局震惊,海内都在看着。
周正知道,历史上的周延儒确实复起过,但这一次,周正不会允许,轻声道:“怕是难,我们这位也不是易于之人,没那么容易倒。”
杨嗣昌嗯了一声,道:“待会儿我们坐观不动,看看风向再说。”
周正无声的应了一句,目光好奇的看着温体仁。
若说大明的朝局,那真是风云变幻,变幻莫测,哪怕深在里面的人也是摸不清方向。几乎每个月都有阁臣,六部尚书,侍郎等被罢,致仕,下狱,如此频繁的变动,没有谁是官场不倒翁,更没有谁能掌握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