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的病历讨论,很是热闹,这是一个学习与展示能力的机会,只要没有抢救、急诊手术或者正在做的手术,各科医生都回来参加,因为人数很多,所以场地设在行政楼的大会议室。
杨平稍微看了一眼会场,各科主任基本已到,有些医生有事耽误不能准点,现在陆陆续续往会场赶,反正这种会议不打卡考勤不登记名字,全凭个人自主参加,大家没有压力,非常自由。
谭主任这个钴中毒的病例,如果还没有获得诊断或者不提前剧透,拿出来让大家讨论,一定比较精彩。
很可惜,谭主任直接拿出来讲解,少了一番抽丝剥茧的趣味,不过也符合外科医生医生直截了当的性格。
要是找个内科医生来讲解这个病例,一定不会这样平铺直叙,如果让有些科主任来讲,能够给你讲成悬疑大片的味道。
“老谭,我看过美剧《豪斯医生》,豪斯医生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破解这种病例,你来我们心内科会诊,好像没几分钟就做出诊断,你有点不按剧本来呀。”
心内科的管主任打趣说。
谭主任在台上说:“没办法,导演要求豪斯医生必须那样做,而我没有导演的安排,只能自己随意发挥。”
想不到两位主任还挺幽默,会场的医生被逗得笑起来。
谭主任拿着话筒在台上:“其实这个病例让其他科医生来诊断肯定非常困难,让我们骨科医生来诊断就会非常简单,不是我们水平多高,而是这病例落在你们的知识盲区,可是落在我们的视野中心,你说我们能不能诊断?”
“说来听听,下次我们再遇上这种病例也不会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这才请你们会诊也是满天撒网,反正患者有什么问题我们就请哪个科,一个不漏。”管主任饶有兴趣。
谭主任也有意讲一讲,对这个病例他还是有感想的,现在各科医生的专业知识仅仅限于自己专业内,一旦出了专业范围,就是瞎子聋子,什么都不知道。
“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病例为什么骨科医生很容易诊断,但是其他科医生很难诊断,这涉及到知识盲区的问题。其实我们的住院总第一次会诊就怀疑时钴中毒,然后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可以去看看,我看过后,问问患者的病史,觉得十有八九是钴中毒。”
杨平也是深有感触,各科医生都存在知识盲区,一旦进入盲区,完全处于失能状态。
比如骨科常见的腰痛,要是属于骨科范围内的,一般骨科医生很是神武,诊断治疗清清楚楚,如果哪天一个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类似的其他科的病收进骨科,骨科医生查来查去,跳不出自己专科范围,怎么可能弄清楚范围外的病。
刚毕业的三年轮科能够起一定“扫盲”作用,但是也仅仅是刚毕业时,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三年轮科获得的那点知识基本上全部忘记。
谭主任在台上说:“这个病人十年前做过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我问过,做的还是金属对金属的大股骨头人工髋关节置换。”
“你们请我们会诊,我们肯定最关注的是这里,其他跟我们科关联不大,关注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我们必然要见到这个部位的最近的x片,哪怕刚工作的骨科医生也是这样。”
“一拍x光片,我们从x片可以识别这是金属对金属的髋关节假体,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识别假体的磨损情况。”
“见到髋关节假体的磨损,只翻几篇论文,或者出去参加几次学术会,就一定能够依据假体的磨损想到患者血液中钴离子可能超标。”
“接下来骨科医生都会要求查血液中的重金属离子。”
“重金属离子检验结果出来,一切真相大白。”
谭主任娓娓道来,似乎的确很简单,不是那么复杂,好像就是按照流程去做,一切水到渠成。
“不难吧?其实钴中毒对别人是罕见病,对骨科医生,尤其做人工关节置换的医生,钴中毒是敏感词,专着、论文、学术会都会提到。”谭主任虽然把话说得这么满,但是确实有道理。
“所以经常读书看论文非常重要,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医务处的赵主任这时补充说
赵主任在会议上充当组织协调的角色,时不时出来说几句。
“在坐的年轻医生,我们知识的来源无非几个渠道---书本、老师或其他人传授、自己的经验。”
“这个书本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专着、期刊论文以及网络知识载体,任何知识载体我们可以视为书本,所以书本是我们知识的主要来源,其它来源都没有这么广泛持久。”
“大家,夏院长已经提出建立我院的图书馆,我们将建立全国全世界最大的院内图书馆,将所有医学期刊都订购过来,而且还要购买各种医学电子阅读平台的会员,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条件。”
“这笔费用将由社会力量赞助,不会花我们医院一分钱。”
“很快这事会拿到职工大会上投票表决,希望大家踊跃支持,不积极学习的医生将会落后,不积极学习的医院也一样会落后。”
赵主任的话,立刻引起全场医生的热烈掌声,大家早就听到风声,说医院要建一个传统与网络结合的大型图书馆,没想到是真的,那以后大家写论文查文献会方便很多。
所谓的不花一分钱,其实就是由医院的华侨基金提供资金,自从郭敬尧做过两次手术后,他不仅往杨平的科研基金里注入资金,还对医院的华侨基金十分重视,成为华侨基金的主导者,让医院的华侨基金活跃起来,很快蓄积大量资金。
有钱好办事,夏院长也不手软,舍得砸钱,所谓无欲则刚,他拿着这些钱开始大刀阔斧地干事,改善医院硬件条件,提高医护的福利待遇,安排医生出国培训。
try{ggauto();} catch(ex){}
在罗伯特、高桥和奥古斯特的帮助下,现在医院有一大批博士在欧美日进行正规系统培训。
“反正大家以后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医院会为大家创造最好的条件。”赵主任说话很有鼓动性。
“赵主任,咱们娶老婆的事情医院也要管一管,帮忙创造最好的条件吧?”病理科的温博士喊道。
你尽搞事!
赵主任隔着好几排座位,在讲台上远距离瞪了一眼温儒正。
你特么情书写得跟恐怖威胁信一样,还谈娶老婆。
赵主任回忆温儒正那封轰动医院的情书:什么我要把你的心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到显微镜下,要用一生去读。
这活脱脱的恐怖威胁信,谁还敢跟你谈恋爱。
“这个我们也有考虑,决定将医院每年一次的对外相亲联谊会改为每年两次,把你裸奔的勇气拿出来,我保证你明年抱儿子。”赵主任没好气地回复。
“话题岔远了,继续讨论!”赵主任拉回话题,放下话筒。
骨科的欧阳主任举手站起来,理了理自己黑白相间的中分头发说:“我也看过《豪斯医生》,有关里面的钴中毒病例,我记得那个患者是做过两次髋关节手术,第一次手术用的假体是陶瓷对陶瓷,做第二次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时候,医生用的金属对金属的假体,但是医生取出陶瓷假体的时候,没有将关节腔内的陶瓷碎片完全取出来,残留的陶瓷碎片成为隐患,以后对金属关节的表面不断磨损,最终导致钴铬钼合金里的重金属离子释放,造成钴中毒。”
“其实第二次手术的医生有两个失误,应该取出关节腔内的陶瓷碎片,而且不应该用金属对金属。”
“我们人工髋关节置换有个经验规矩---一次陶瓷,终生陶瓷,也就是如果第一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用的是陶瓷头,那么第二次手术也必须用陶瓷头。这样就可能避免第一次手术磨损后残留的细微陶瓷碎屑,对第二次手术的金属头造成磨损,引起重金属离子中毒,谭主任,是不是?”
谭主任接过话来:“没错,现在金属对金属假体很少用,以前医生喜欢用,尤其金属对金属大股骨头假体,协和医院有段时间也挺喜欢用。”
“明明知道有重金属中毒风险,为什么还要使用这种金属对金属的假体呢?”有个神经外科医生提问。
隔行如隔山,普外科的方主任举手提问。
“这就涉及到人工关节优缺点的问题,我们目前使用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有陶瓷对陶瓷,陶瓷对聚乙烯,金属对聚乙烯,金属对金属,金属对金属是使用最少的。”
心内科的管主任说:“老谭,我们是内科医生,对你们外科方面的不是很懂,借这个机会你给我们说详细一点,究竟哪一种髋关节假体最好呢?”
谭主任说道:““每一种髋关节假体都有它的优缺点,但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目前陶瓷对陶瓷是最好的,金属对金属是最不推荐的。”
“你所说的什么对什么具体意思是什么?”儿科一个刚工作的博士问道。
“哦,就是我们的人工关节分为远近两大部分,比如髋关节,远端的股骨头球球,近端的髋臼窝窝,两者组合一个关节。”
陶瓷对陶瓷,球球是陶瓷的,窝窝也是陶瓷;陶瓷对聚乙烯,球球是陶瓷,窝窝是聚乙烯;金属对聚乙烯,球球是金属,窝窝是聚乙烯;金属对金属,球球是金属,窝窝也是金属。”
谭主任一边说,一边用手做出球与窝的形状,以帮助解释。
“陶瓷对陶瓷,它的最大优点就是摩擦系数小,所以特别耐磨,要是不出意外弄碎它或者松动,它可以用二三十年。”
“其次,它相对于金属头,不存在重金属离子释放的负面影响。”
“它的缺点是比较脆,相对于金属,它在受到暴力撞击的时候,更容易碎裂。”
“金属对金属,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他最大的缺点是磨损后释放的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优点是不容易碎裂,在目前的医学条件下,它的优点无法掩盖最大的缺点,所以金属对金属目前使用范围越来越小。”
“金属对聚乙烯,它在以上两种人工假体之间,相对陶瓷对陶瓷,它便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相对于金属对金属,它磨损会轻很多,不容易像金属对金属那么容易释放大量金属离子。”
心血管内科管主任说:“那你的意思就是说陶瓷对陶瓷人工关节除了碎裂风险大一点,其它都是优点。”
“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他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费用比较贵,是这几种里面最贵的。”谭主任笑道。
“主要是医用陶瓷材料贵,而且不好加工,所以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自然很贵。”
韩主任也加入说几句。
“不过目前我国有企业已经研制出一种非常好的陶瓷,叫做软体陶瓷,它克服了陶瓷容易碎裂的缺点,如果用于医用,既摩擦系数小,又不容易碎裂,这将是最好的人工髋关节。”
这种全院病例的讨论的好处非常多,可以让各个医生进行跨科学习,弥补自己知识的盲区。
比如这个钴中毒的患者,如果心血管内科医生具备基本的骨科知识,他就会关注病人既往史里面的左侧髋关节置换,然后会给病人完成x线髋关节正侧位片检查。
如果主管医生能够有基本的阅片知识更好,他就能够从x片上看出的髋关节假体有明显的磨损。
如果他没有阅片的基本知识。也没关系,他可以请骨科过来看看,不会为了诊断花费太多的时间。
杨平觉得,这种会议,参会者哪怕听一听,都会增长一些见识,完善一些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