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有个名叫刘晔的谋士,因足智多谋、善于应变、功勋卓著而被列传。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伟人在《刘晔传》上批语:"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
刘晔,出生年月不详,字子扬,淮南成德人。父亲刘普,兄长刘涣。刘晔幼时即现聪颖,七岁那年,其母因病垂危,弥留之时,她对刘晔说:"你父亲宠信的那个近侍,为人不善,时有诬害他人之举,我担心自己死后,此人会滋劣端,希望你和你哥长大后,能够除掉此人。"
刘晔牢记母亲遗命,十三岁那年,设计斩杀了父亲的那个侍者,然后坦然地向父亲请罪。刘普先是大怒,但在听罢刘晔的解释后,还是认同了亡妻及刘晔对那个侍者的评介,故不仅没有苛责刘晔,反而予以欣赏。汝南有个名叫许劭之士,善于观人面相,预测未来,他到扬州避难时,观察了刘晔,称刘晔拥有佐世之才。
东汉末年,因于战乱,扬州之地的豪强如郑宝、张多、许干等人拥兵自重,内中尤以郑宝一路最为当地士民忌惮。郑宝看中刘晔的声名,欲逼他依附自己。刘晔得知此情急避,恰逢此时曹操的使者到达扬州。刘晔便去寻见使者,并邀使者到其宅邸欢宴数日。郑宝闻知,带着数百精悍手下及牛、酒等礼,前往迎接使者。刘晔将郑宝部众安排在中门外就餐,自己则与使者在内庭中宴请郑宝,并趁机斩了郑宝,将其首出示道:"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然后有条有理陈述祸福利弊,很快赢得郑宝部众认同并予归服。刘晔不想自己拥兵,遂将这些壮士转给庐江太守刘勋。
刘勋因为兵强马壮,平稳驾驭着江淮一带的治安。新兴势力孙策,为了扩疆,"伪与勋好盟",遣派使节奉送厚礼给刘勋,请他出兵攻打上缭城。刘勋收得财宝,十分高兴地应允。刘晔力劝:"上缭虽小,但城坚池深,攻难守易。若军今出,祸今至矣。"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等到刘勋兵疲,孙策发兵突袭。刘勋大败,投靠曹操,刘晔同往。
曹操占据寿春后,当时山贼陈策在庐江聚众数万,据险而守。曹操欲除这颗心患,但很多人认为,陈策居于乡野,无足轻重,不应征伐。但刘晔认为先予劝降,如陈策不听,再予重兵剿之。曹操依刘晔之策施行,不仅平定了陈策,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曹操在战后提升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公元215年,曹操征伐汉中张鲁,任用刘晔为主簿。其时张鲁之弟张卫,领兵坚守山势险峻的阳平山。因久攻难克,曹操打算撤军。就在夏侯惇和许褚呼叫攻山部队撤退时,发生一个意外,原来一些曹兵为抄近道,竟然误闯瞎撞进了张卫的营帐。张卫的卫戍见之,乱成一团。刘晔闻此情况,急嘱夏侯惇停止退军,转为进攻。张卫惊恐中逃离阳平山,汉中门户因此洞开。不久张鲁选择投降。
曹操得了汉中,刘晔即劝其一鼓作气进攻蜀地,理由是刘备新占蜀地不久,人心不稳,曹军乘胜进攻,必会让蜀民望风归附。但曹操不听,时隔七日,有人报知曹操,说汉中归曹后,蜀地人皆惊惶,多有示降打算。曹操便问刘晔:"此时再行征伐之举若何?"刘晔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蜀人已趋安定,不能进击。"曹操纳之,提任刘晔为行军长史,兼领军队。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史称魏文帝。刘晔升任侍中,赐爵关内侯。针对关羽已死情状,曹丕提出一个问题:"刘备会否向东吴出兵,为关羽报仇?"大多数臣将表示刘备不会冒险。惟独刘晔认为刘备与关羽感情深厚,一定会借这个理由出兵东吴以振军威。面对刘备汹汹气势,孙权一边组军抵御,一边向曹魏称藩。曹魏上下为此兴奋。但刘晔却向曹丕进言,说孙权此举并非真心,纯属权宜,不如乘机领兵先于刘备攻灭东吴,以绝后患。但没被曹丕采纳。
夷陵之战后,孙权果然渐显不臣之心。曹丕恼之,欲予讨伐。刘晔急阻,认为东吴刚胜蜀汉,上下一心,又有长江天险隔挡,不能如此仓卒进攻。但曹丕不听,下令备军、筹粮进攻东吴,结果战况不尽人意,最后以撤了事。
公元226年,曹丕驾崩。承位的魏明帝曹睿,进封刘晔为东亭侯,食邑三百户。次年,辽东公孙渊胁逼叔父公孙恭让位,自立辽东太守。刘晔认为公孙渊如此胡闹,今后极有可能发动叛乱,建议不如趁其掌权尚未稳固,出兵讨伐,全面彻底地解决辽东割据问题,但曹睿没有采纳。公元237年,公孙渊果然起兵叛魏。
因于刘晔的预判十有八九灵验,意欲攻伐蜀汉的曹睿,征求群臣意见。曹睿宠臣、中领军杨暨私下探询刘晔意见,刘晔表示认同杨暨的反对伐蜀意见。于是杨暨代表朝臣,劝阻曹睿不可伐蜀。这边表示不行,那边刘晔单独对曹睿说:"可以伐蜀。"
曹睿就用刘晔的观点,欲去说服杨暨,但杨暨坚持己见。曹睿便讥讽杨暨,说他是儒生出身,不通军事。杨暨就说刘晔也反对伐蜀。曹睿惊异,召来刘晔对质。刘晔面对杨暨,不发一言。气得杨暨内心恼极。后来曹睿单独问刘晔,为何人前背后不一?刘晔说:"伐蜀是国之大计,不能随意告知任何人,如果蜀汉掌握情报,先于魏国做好防御准备,岂非坏事。"
曹睿再次认同刘晔观点,批评杨暨不顾场合、对象谈论国事。杨暨更加恼恨刘晔,便对曹睿说:"今后你临朝议事,先用相反意思询问刘晔,如果他每次同意,说明他是在揣摸、迎合陛下。"曹睿便予试之,结果正如杨暨所言,于是曹睿开始疏远刘晔。
刘晔不知魏明帝曹睿因何冷落自己,先是烦燥,后是发狂,终因得病。公元234年,刘晔病逝。谥景侯。
刘晔是事奉过曹操、曹丕、曹睿的三朝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