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李世民那凌厉的目光扫向褚遂良让后者额头泛起细密汗珠来。
褚遂良也属实没想到这李泰说话竟如此直接,直言不讳的就将这些上层社会的‘潜规则’给点破了。
宰食耕牛这已经成为大唐豪族门阀,商贾巨富间心照不宣体现身份,地位的‘工具’。
物以稀为贵。
当一件器物越是稀有,其本身价值自然就水涨船高。
这在权贵,商贾眼中看来简直是在合适不过用来攀比,炫耀的手段了。
只是,如今大唐还不比明朝有锦衣卫这等‘耳目’在,对朝外之事了解自是非常有限。
感受从李世民身上散发出的无形压迫感,这让一向能言善辩的褚遂良也不知说什么好了。
“既然如此,为何不见有人检举。”
李世民这番话虽说的平静,但其中却早已暗流汹涌。
民以食为天!
纵观华夏历朝更替,兴衰皆因如此。
只要老百姓衣食无忧,朝代基业自是无忧亦。
而如今,在禁牛令盛行的大唐境内,食牛风气竟如此盛行!
这哪里吃的是牛肉啊?
分明是在啃食百姓血肉,大唐之根基!
近些年风调雨顺还看不出来,但若遭遇大旱大灾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父皇堵不如疏,在你心中对此不早已有答案了吗?”
李泰不答反问,道。
听罢,李世民淡淡扫了一眼身旁有些向诚惶诚恐的褚遂良,锐利的眼神竟让后者不敢对视。
“青雀,你刚说堵不如疏,此话怎讲。”
片刻,李世民收回目光淡淡,道。
“父皇,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
“倘若他们每天都能有如此美味可口的猪肉食用,试问还会有人甘冒大不韪,去食那又柴又老的耕牛呢?”
“自是不会!”
李世民下意识回了一句,而后却又猛地想到什么,望向李泰的目光更充满惊喜和恍然。
只是,他还不敢确定心中猜想,双目一瞬不瞬紧盯着李泰,等待着他之后下文。
“通常牛羊一胎只能生一只,少数情况下可生二到三只。”
“而儿臣今日烹饪红烧肉所取用的肉乃太湖母猪,平均产仔十二头,二胎十五头,三胎及三胎以上平均十六头。”
“至于喂养成本,太湖猪只需糟糠野菜进行圏养,不需像牛羊那般放养。”
“若养猪形成一定规模,风气后其成本便会更进一步压低。”
“父皇,褚馆主,不妨扪心自问,大唐黎民百姓若不食猪肉,还有什么荤腥可食?”
李世民和褚遂良相顾无言。
诚然,在李世民贞观之治下,如今的大唐比起隋末唐初那兵荒马乱时要好上不知多少,可称得上是国泰民安。
抛开牛肉不谈,光论羊肉在大唐注定是少数人专属,寻常百姓一年到头想来只有过年时才能见到些许荤腥。
李泰这番话虽声音不大,但字字句句却落在李世民心中,令他振聋发聩。
常人不知李世民肩上的压力。
因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弑兄囚父的恶名便在大唐乃至万国中久为流传。
然,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李世民自要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更要比历代帝皇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方能向天下,后世证明自己。
十六年日以继日的努力下,大唐终从国破山河变成如今欣欣向荣的贞观之治,这也让李世民颇为自得。
可李泰刚一番话,却好似盆冷水当头浇下,瞬间便让李世民冷静了下来。
看来所谓盛世之境不过是那些豪族,勋贵想让自己看到的罢了。
而天下黎民的困苦却未曾从根本上解决。
“父皇可还记得,关陇勋贵之所以能在朝堂中有如此大的话语权。”
“无非是府兵制的主体乃鲜卑族构成,而我汉人士卒则寥寥无几。”
“这其中虽有和父皇出身关陇勋贵有关,打天下的那批精兵悍将也大都是鲜卑族。”
“而根本原因,就是因我大唐汉族体型,力量远比不上鲜卑族,以至于汉族将士在与匈奴族乃至其他异族对抗时天然占据劣势。”
“可这就能代表,我汉族子民生来便不如那异族吗?”
说到这,李泰语气顿了顿,而后声音忽的往上拔高一个八度,道:“当然不是!”
“我汉族子民乃炎黄之后,岂能不比蛮夷?”
“可归根结底,是我们汉族子民缺少肉食!”
李泰这番话,说的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同时也让李世民也蹙眉沉思。
至于褚遂良同样也在蹙眉沉思,认真考虑此策的可行性。
在固有观念中大唐汉民天生比起北方鲜卑,匈奴等异族来的就要更加矮小,瘦弱。
这也就是为何,如今大唐府兵制主要兵源还是以鲜卑族为主,汉族次之。
可一切真能如李泰先前所言,通过这一盘小小的猪肉,就能改变汉人积弱的局面的话。
那这对于他大唐而言,何愁再受异族袭扰?
天下异族岂有容身之所?
剑锋所指,皆为唐土啊!
“只要我大唐子民人人有肉食,人人有书读。”
“朝内,寒门子弟不光能打破朝中豪族对权利的垄断。”
“朝外,结合当今先行的府兵制,兵农合一。”
“让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行军打仗。”
“不论军队战斗力,田间劳动力自会有天翻地覆的巨大提升。”
“长此以往我大唐何愁不能千秋万世,一统天下!”
李泰说的正嗨时,忽的觉得有些口干刚准备端起茶盏润润嗓子呢,却见坐在对面的李世民和褚遂良二人早已被惊的嘴巴微张,神情都有几分呆滞了。
就只是这一盘小小的猪肉,在李世民和褚遂良看来只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美食。
但在李泰眼中这却成了治国安民的大智慧!
这般政治智慧,卓越远见,要让朝堂众臣听了,恐怕要惊掉一片下巴!
可就在李世民,褚遂良对视一眼后却又都释然了。
仅仅一张魏王纸,李泰都能联想到掣肘豪族的万全之策。
举手投足间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良策献出。
可以说李泰这般智慧,见识,能力,手段无一不胜他二人良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