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两道脚印向前蔓延着。
高惊雷踩踏着地上的泥泞,心中有些怪异。
来到九里也有一天多的时间,他就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地方。
路没有修整过,都是泥土铺就的路径。
在这夏末初秋的季节,泥土的路全部被雨水浇的泥泞不堪,轻踩上去都会留下很深的足印。
可在九里城中,却是清一色的青石板路。
高惊雷很是惊讶,好久才适应过来。
这也让他加深了九里富庶的印象,毕竟连滨江城中都没有如此奢靡。
“你就住在这里?”
高惊雷疑惑发问。
送南笙姑娘回去的路,就是这样一条相比较之下异常寒酸的路途。
“嗯……”
南笙低沉的点了点头,情绪没有太大的波动。
高惊雷很疑惑。
这个地方,并不是九里城外,也不是九里城的边缘。
按理来说,这里应该和九里一样,都是青石板铺就的路。
可眼前这一切,明显不是臆想,而是现实存在。
高惊雷心中满是疑问,却不知该从何问起。
怎么在这繁华富庶的九里城中,偏偏多出了这样一处地界所在。
就像是在茂密的头发之中,正中央处却少了一块。
“你是想问,为什么偏偏这条路没有被人修整过么?”
南笙突然开口,轻声问道。
“嗯。”高惊雷依言点了点头。
“这地方不祥呗。”
南笙苦笑摇头,再没有其他的话语。
“不详?”
高惊雷心中疑惑不减,还想继续追问,可看南笙的表情,明显不想再多说什么,他也不好再继续。
两人越走越荒凉。
其他地方都是亭台楼阁,可南笙的居所附近却是低矮的茅草屋。
一切都太反常,让高惊雷想不起疑心都难。
两人又走了片刻,南笙突然停住了脚步。
她微微抬起头,清丽的脸上带着令人沉醉的微笑。
“就到这里吧,前面就是我的住所,你不用再送了。”
“嗯。”
高惊雷无意识的应了一声,未置可否。
“你不用担心我的安全,这里一般都没人敢来的。”
南笙笑容更盛,可不知为何,高惊雷看着这样的笑容,心中却总有几分心酸。
“可是……你……”
还没等高惊雷说完,南笙便出言打断高惊雷的话:
“我知道你的好意,不用担心我,这前面就是我的住所,你真的不用再送了。
要不然……反而会令我为难。”
“哦……好。”
既然姑娘都说出了这样的话,高惊雷自然不会再继续坚持。
他站定了脚步,目送着南笙的背影一步步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直到南笙的背影被黑暗吞噬,高惊雷在原地徘徊了片刻,还是忍不住向前走了一段路。
没走多远,他便发现了一处建筑。
这是一间破败不堪的道观。
围墙已经破烂,可从规模上来看,还能看出以往香火鼎盛的模样。
道观占地面积很大,旁边都是一些香火香烛店铺,此时因为道观的衰败,这些店铺也大多都倒闭了。
整片地域,都显的很是破败,带着颓靡的气息。
高惊雷的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之前听过的无数鬼神故事。
小的时候,他没少缠着爷爷给自己讲述类似的故事,什么书生赶路遇狐仙啊,人鬼情缘一线牵之类的。
大多都是迷蒙之际碰到靓丽女鬼,可是醒来却是一片废墟一地鸡毛。
这些小时候听到的故事,的的确确跟眼前的景象有几分重合。
若不是之前高惊雷曾经三番五次的试探过南笙,并且丝毫没有在南笙的身上察觉到阴诡气息,高惊雷真的会以为这只是大梦一场。
可惜,显然并不是……
南笙的的确确就住在这间破败不堪的道观里面。
在破烂的大门上面,挂着个几乎看不清字迹的牌匾。
牌匾上面印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清净观……”
高惊雷嘴里面年年有词,读出了牌匾上面的字迹。
他微微皱了皱眉,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不知道曾经在哪里听到过。
仅仅片刻,他便回忆起了这个名字的来路。
之前在茶馆中听到过的,那些九里城中的居民们,在吹嘘任月姬等人的同时,还没有忘记贬低清净观。
似乎这里只是个江湖骗子的居所……
南笙就住在这里?
她跟清净观有什么关系?
清净观之前又发生过什么事情?
种种疑问在高惊雷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痕迹,他很想现在就去找人打听,可明显时间已经来不及。
跟踪乞丐跟踪了整整一天,此时已是深夜,哪里去找人问事情?
高惊雷也只能将疑问埋藏心底,打道回府。
反正来日方长,他心有所感,若是九里的事情搞不利索,他也不可能找到方法离开。
有的是时间,不急于一时。
将南笙安全送到了目的地,高惊雷便返身折回了九里县城那乞丐丧命的地方。
他准备找个巡城的衙役,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跟他说明白,再让他将尸体送到官府。
这样既可以避免再跟官府产生瓜葛,又可以让任月姬当免费的劳动力。
一石二鸟,完美。
计划做的很好,可惜……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当他不紧不慢的赶回原地时,乞丐的诡异尸体,竟然消失不见了……
乞丐死的时候,整个人已经发生了偌大的变化,整张脸都变得完全不像人类。
硕大的嘴巴,以及里面的数百颗牙齿,可以让任何一个正常人深夜噩梦不断。
这样的尸体,也会无端消失?
高惊雷迷惑不已。
会有谁去拿这样的尸体呢?
想来想去,也只可能是巡城的衙役自己将尸体搬走了吧。
想到这里,高惊雷便不在费心思,径直回了客栈,准备去找孙启山和王士方。
三人今天是分头行动,各自去打探线索,关于九里城中连环杀人案。
高惊雷今日碰到的事情颇为古怪,他准备去跟两人分享一下。
再顺便打探打探,孙启山与王士方二人,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
因为他隐约觉得,这里的一切印证了自己的那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