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尉迟迥作乱,杨坚听了高颎的建议,想派监军到前线的时候,郑译退缩了,杨坚不得已派了高颎。自从那一次,杨坚看到郑译总觉得有点不自在,而且,郑译喜欢的生活,贪污受贿,于是杨坚慢慢疏远了他。 郑译被疏,偷偷请来在跳大神儿的来折腾,以期改善。这在那个年头被认为是背着组织搞迷信活动,是被严厉禁止的。 杨坚听说后(据说是一个被郑译责打的婢女告的状,可见,女人是不能得罪的,和小人一样,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这不是我说的,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把郑译找来问:“我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吗?你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郑译无言以对。 恰在此时,有人又告发了郑译另一个不良的行径:不和他老妈住在一起。 这在当时绝对是个大罪过,是不孝的表现。 于是,郑译在被勒令与母亲同住一起的同时,被从朝堂赶回了家。 当然,后来杨坚还是原谅了他,毕竟 不久,杨坚良心再度发作,将已经心死的贺若弼从牢中提出,问他:“你自己想想,你能死能活?” 贺若弼答道:“臣曾经提一旅师,深入江南,擒陈叔宝,望陛下看在此功劳的份上,能恕臣活命。” 杨坚差点把鼻子气歪了,心说:“陈叔宝明明是韩擒虎所擒,怎么又成你的功劳了?” 但只是不动声色地说:“你说的这一功劳我已经重赏。” 贺若弼再次恳求:“我还是想活。” 杨坚内心笑了一下,目的达到,他不想继续为难贺若弼。于是下令赦免他的罪过,但撤去本兼各职,令他回家当老百姓去。 贺若弼抱头鼠窜,但他根本用不着惊慌,杨坚根本没打算杀他。 不久之后,杨坚再次下旨,恢复贺若弼的爵位。这一结果令贺若弼喜出望外,从此终隋文帝一世,他都老老实实,不敢再有不敬。 好权术啊,我看到这里,拍案叫绝。 然而贺若弼的本性无法因杨坚的一番“苦心”而改变,他终隋文帝一世不敢再有不敬,但不代表杨坚死后,他仍能保持这种来之不易的低调。 后来,隋文帝的次子杨广夺嫡成功,荣登太子宝座,曾问贺若弼:“杨素、韩擒虎和史万岁三人,是我朝良将,你来评评,他们优劣如何?” 贺若弼冰冷了许久的大脑瞬间再次发热,对杨广说:“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擒虎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 杨广继续问:“那谁是大将?” 贺若弼说:“唯殿下所择。” 杨广听了,看了看贺若弼的头颅和生疤的舌头,摇摇头,不知道他的脑袋何时又被驴踢了。 再后来,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作为爱惹是生非且牢骚不断的典型,贺若弼更被人不待见。 三年之后,他随隋炀帝北巡榆林,杨广命人制作一个超巨型的大帐蓬来招待突厥的国家元首启民可汗。 这一次,贺若弼发了他生平最后一次牢骚。 他和高颎等人私下里议论这样做太奢侈了。 毫不意外地,这种议论传到了杨广的耳朵里,于是作为杨广忌恨高颎的牺牲品,贺若弼与高颎及其他一些发表同样言论的大臣,被同一天砍了脑袋。 这一年是公元607年,贺若弼六十四岁。 贺若弼是一个个性特殊的人,其父贺若敦因言获罪,临死前用锥子刺破贺若弼的舌头,让他慎言。 一段时间内,贺若弼似乎吸取了老爹的教训,不敢乱说。其典型的代表作就是结结实实地忽悠了王轨一次(见前文所述)。 但随着贺若弼地位上升,他原本不太聪明的头脑开始真正粥样糨糊化,逐渐走上蛋白质的不归路。 蛋白质者,笨蛋+白痴+神经质也。 说完了贺若弼,再说说他的老朋友、老战友兼老敌人韩擒虎同志。 韩擒虎的故事没有那么长,但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甚至是恐怖色彩。 某一年的冬天,韩擒虎府第旁边住的一个老太太早上起来出门,看到韩府门外罗列仪仗,威风凛凛,这种架势从来没有看到过。韩擒虎身为帝国元帅,国家重臣,自然是排场得不得了,但今天这阵势,不尽没有见过,而且说不出的诡异。 老太太问其中的一个卫士,这个卫士说:“我们来迎接我们的大王。” 说完,整个仪仗队就不见了。 老太太以头抢地,直接晕倒。 紧接着,老太太的儿子中了邪,朝着韩擒虎家的大门猛冲,门卫急忙阻拦,这是元帅府,是你随便进的地方吗? 但这个中午男子一个劲儿往里闯,嘴里不停喊:“别拦着我,我要见大王。” 门卫很奇怪,韩擒虎虽然功劳大,但并未被封王,不只韩擒虎,包括杨素、高颎这班功臣,没有一个封王。 于是门卫问他:“你见那门子王?” 这个疯子狂叫:“我要见阎罗王。” 韩擒虎的家人闻声出来一看,就想揍他,被韩擒虎阻止了,说:“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我愿足矣。” 然后回家躺在床上,当天晚上就生了一种怪病,韩擒虎不就医不吃药,不久去世。 就这样,平陈战争中功劳最著的两大名将,一个在日后被少东家在生死簿上勾去了姓名,一个被阎罗王请去作了阎罗王。 想起了范蠡功成身退后给文种的留言: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历朝历代,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悲哀啊! 仁寿宫——记那座用白骨彻成的宫殿 继韩擒虎和贺若弼之后,我们需要隆重推出两个重量级的人物,这两个人的影响,不仅会伴随着他们的生命存在,甚至,在隋亡以后,他们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继续着对历史的影响。 这两个人一个叫宇文恺,一个叫封德彝。 宇文这个西魏的大姓、北周的国姓,为南北朝末期的历史增添了许多的光彩,宇文恺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的将星。 宇文恺的老爹是宇文贵,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随便跺跺脚地皮颤三颤的大人物,是关陇军事贵族最核心的成员。这个核心,就是八柱国家和十二大将军,而宇文贵,和杨坚的老爹杨忠一样,都位列十二大将军之一。 简言之,如果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是一个大卷心菜的话,那八柱国家和十二大将军就是菜心。 根据菜心的儿子仍然是菜心而不大会是菜帮的原理,名将宇文贵的儿子们不会是绵羊。 的确如此,宇文贵的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出色,一个比一个有名。 长子宇文善,在北周末年的时候就已经升任上柱国,是官高爵显的帝国元帅。 次子更加有名,就是同样位列帝国元帅、在灭齐、平定尉迟迥叛乱中立下煊赫战功的宇文忻。当然,宇文忻之所以比大哥宇文善有名,是因为和他刘昉、梁士彦结成了反对杨坚、图谋造反的锵锵三人行。他想成为开国元勋的梦想随着梁士彦的外甥告密而成为泡影,继而,三个大人物因此人头落地,虽然,他们三个其实已经是开国元勋了。 但宇文贵的儿子中,最有名的还得说是宇文恺。 宇文恺不象他的两个哥哥那样英勇善战,他似乎对战场的事情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盖房子。 宇文恺的这一爱好使他成功地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建筑学家之一,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我们将在下面提到的仁寿宫。 早在杨坚刚刚掌握北周大权、大杀其宇文氏皇族的时候,宇文恺就差点被列入杀戮名单,但他毕竟不是北周皇帝的正经亲戚,再加上二哥宇文忻当时屡立战功,正得杨坚的器重,因此躲过一刀。 然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宇文忻起事被诛的时候,宇文恺又差点被牵连杀头,虽然后来只是被革职在家,杨坚也算狠狠敲打了宇文恺一下:你要知道你的老板是谁。 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职场皆准备的金科玉律。 不仅仅限于职场,也包括官场。 其实,早在修仁寿宫之前,宇文恺已经作为大隋王朝的首席建筑设计师和工程管理专家进行过一些大手笔了,比如说大兴城。 大兴城其实就是长安城,确切点说是长安新城。长安旧城自从西汉成为帝都以来,历经八百年的战乱,已经残破不堪,为了显示新王朝的新气象,杨坚决定兴建长安新城,谓之“大兴城”。 大兴的名字缘于杨坚在北周曾任大兴公。 这个名字和历朝历代的名字一样,毫无新意。 但大兴城是中国建筑史的一个奇迹。 大兴城在高颎为主的、宇文恺为副的工程项目小组的领导之下,于开皇二年,即公元582年开始兴建,在第二年的三月即竣工交付使用,前后一共用时九个月! 这一神速在伟大的新中国往往代表着豆腐渣工程,但宇文恺的大兴城却不是大兴货,她是世界古代史上所有的上规模城市中首屈一指的大城市,无论是洛阳城、北京城、南京城、罗马城、巴格达这些辉煌一时的超级大城市,在大兴城的面前,都变得毫无底气。 虽然说大兴的兴建第一功臣是高颎,但高颎更多意义上只是挂个名,具体的设计、规划工作,都是宇文恺主导的。但没有办法,高颎当时红得发紫,只好把大兴城的领导班子界定成高颎同志为首的、宇文恺同志为副的,这叫挂帅。 你干活最多,但照相时不一定在前排。这是中国所独有的光芒四射的魅力,那些智力低下的欧美洋鬼子,一辈子也玩不转咱们的东西。 宇文恺的大兴城,一举奠定了他不可替代的建筑工程隋代第一人的地位,从此,不管哪个超级大工程,只要杨坚一声令下,准备兴建,那第一个动起来的必是宇文恺,如果他不动,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动不了了。 后来,二哥宇文忻造反了,宇文恺被削职为民,灰头土脸窝家里待着,没人答理。但他深信自己还没有走到尽头,大隋朝建筑工程第一人的句号不是凭空得来的,我会有我的机会,我在等着时代的召唤。 果然,召唤来了。 这次召唤他的不是高颎,是杨素。 杨素几乎是一个完人,长得好,相貌堂堂,懂军事、懂谋略、懂韬晦,还懂阴谋,因此,深得隋朝先后两任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信任。 杨素如今是当朝宰相,位极人臣,在皇帝面前说话非常好使。 隋文帝杨坚,想在自己有生之年,适度放松,于是交给杨素一项特殊任务,让他负责在歧州北面建造一座宫院,名曰仁寿宫。 仁寿宫的定位不是很清晰,不是一座皇宫,也不是一座庙宇,它的作用,类似行宫。就象大清国的皇帝每年都要到承德避暑山庄去木兰秋狝一样。 这一神圣的任务交给了也红得发紫的杨素。 杨素把这一神圣的任务又交给了宇文恺。 于是,宇文恺就成为这一任务的挑大梁者,同时,还给他任命了一位副手:封德彝。 他是杨素的堂妹夫。 封德彝这是在这部书中第一次出现,以后,他还会出现很多次,而且,直到这部书结束,他的生活也才是刚翻开一个新的篇章而已。 封德彝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识实务的俊杰,他先后侍奉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唐朝太子李建成和唐太宗李世民,无一不是得到特殊信用,被倚为左右手。 在骑墙方面,道行比他深的,恐怕只有冯道老同志了。 封德彝有才,这是肯定的,几十年屹立不倒说明了一切问题。 我们总结封德彝族的特点,共有两条,但就是这简单的两条,足可以羞杀天下人。或者说,如果你掌握了封德彝族的这两大法定,你想不官运亨通都难。 首先,勤于思考(细心揣摩上司的想法并分析局势,看下一步应投靠哪个新老板); 其次,能解决问题(能干)。 具备了上述两点的臣子,用汉末名士许邵的话说,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接下来,封德彝和宇文恺即将联袂登场,为大家献上一曲惊世骇俗的“仁寿宫之歌”。 杨坚在一统天下、国政粗安之后,似乎感觉有点累了,他无法在女色上取得阶段性进展(因为独孤伽罗女士不允许他有这个阶段),那他的兴趣只好转到大兴土木上。 当然,伟大君主隋文帝的大兴土木,比起历史上的历代昏君的随便一个小工程,还是十分朴素的。既因为杨坚心疼老百姓,更因为他心疼钱。 从伟大的背后看杨坚,此人既怕老婆,又抠门,不象是做大事的。 这一神圣的火炬杨坚传给杨素,杨素又传给了宇文恺和封德彝。 建筑大师和阿谀大师接到任务之后,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仁寿宫这一项目工程,自公元593年开始兴建,到公元595年竣工,共历时两年。 这两年,宇文恺隋朝首席建筑师的风采得到了淋漓的展现,而杨素,则将自己的另一面展示给了大家。 杨素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在官场上让政敌不寒而栗,而对他负责的仁寿宫项目的民工来说,则意味着死神。 仁寿宫绵延里,奢侈豪华,有赋为证: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L)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涡,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当然,这赋是写秦始皇的阿房宫的,但杨素、宇文恺和封德彝把仁寿宫基本建成了阿房宫。 仁寿宫刚刚建成的时候,高颎先去瞻仰了一番,回来跟用了八个字汇报:“颇伤绮丽,大伤人丁。” 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花钱花海了,死人死老了。 把个避暑山庄建成这个样子,花钱自然不在话下,但据说死了好几万民工,没有证据啊! 这正是杨素有“谋略”的地方,修建仁寿宫,确实死了几万民工,而且比传说的可能更多,但死无对证,你绝对无法在仁寿宫的现场找到任何一具遗骸。 因为他们都已经静静地躺在仁寿宫的地基里了! 甚至,当他们被埋进去的时候,很多都还活着。 杨素,你缺德缺到一定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