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克丝的法穿棒
在德玛西亚,欣赏音乐是一件很普通、却又多少有点奢侈的事情。
说音乐普通,是因为在乡间的酒馆里,往往都有专门驻场的吟游诗人,只需要付出三五个铜子,就能让他们拿出捂在自己怀里或五弦或七弦的琴,麻利地拨动起来。
虽然在大多数时候,他们弹奏的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调子,内容也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总体来说缺乏新意,但至少价格公道。
如果想要听多少带点颜色的新货……那就得加钱才行了。
对于风气保守的德玛西亚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刺激”的娱乐项目了——要是再刺激一点,就不合法了,被治安官老爷发现的话,是要被请到治安所里坐坐了。
不过,虽然雇佣吟游诗人弹唱一曲的价格不贵,但在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农民们大多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德玛西亚,有闲钱去雇吟游诗人弹唱一曲的人也并不多。
在缴纳了给贵族老爷们的赋税之后,农民们需要留足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下一年的种子,剩下的部分才能考虑出售。
而出售所得,大部分都会用在新一年的柴米油盐和衣服工具上,有闲心去酒馆听曲的,大多都会被打上“败家”的标签。
所以,别看这些吟游诗人整天抱着琴待在酒馆里,每天还有合作酒馆老板限量供应的免费酒水,但实际上他们收入来源的大头,其实来自于婚丧嫁娶之类的司仪和演奏。
毕竟,正经人谁有空天天去酒馆里、花辛苦挣来的钱听曲子啊?
而如果有人想要听一点“更高级”的音乐,那他们就要辛苦一点了——光照会的唱诗班会在德玛西亚境内举办巡回演出,每到一地,他们会在当地光照会的礼堂外搭起舞台,演奏光照会的音乐。
和民间的音乐不同,光照会的唱诗班始终保持着对于音乐的钻研,一直希望音乐可以推陈出新,因而几乎每次巡演,表演的内容都会有所变化,对于少能接触音乐的平民来说,光照会唱诗班的巡演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可以近距离接触音乐的机会。
"target="_blank">https://>
……………………
第一次进行巡演的娑娜,曾经很不适应这种乱哄哄的环境。
孤儿出身的娑娜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小姐,否则她也不会主动参与到演出的第一线来。
毕竟,对于大部分“身份高贵”的唱诗班音乐家来说,这种巡演往往意味着去乡间度假,他们不需要自降身份去给那些“没有品味”的人演奏。
他们的演奏只会出现在当地领主的宴会礼堂之中。
而娑娜却不一样。
和拉克丝这种纯纯将艺术作为工具的人不同,在音乐上,娑娜也是有所追求的——在巡演之中站上舞台、面对大众演奏不仅是因为娑娜对贵族和平民的一视同仁,也是因为她在追求着更有活力的音乐。
她希望自己的音乐得到平民听众的反馈,而不是贵族们带有礼貌性的赞美。
try{ggauto();} catch(ex){}
但在最开始的时候,她的演奏效果却很差。
别说得到反馈了,在琴声之中,甚至前排的观众都露出了昏昏欲睡的模样,这无疑让娑娜相当失落。
难道在不使用魔法的情况下,自己的音乐就这么缺乏感染力吗?
一个经常参加这种表演的前辈解答了她的疑惑。
“你刚刚的弹奏几乎让我潸然泪下,但对于面前的这些观众来说,它实在太过委婉了。”
娑娜眨了眨眼睛。
“对于他们来说,音乐是新奇的事情,是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放松下来的事情,而不是额外花时间、花精力去理解的事情。”
娑娜恍然。
这是她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平民和贵族之间巨大的差异。
也是她第一次惊喜的意识到,自己之前音乐之中缺少的究竟是什么。
此外,这也解答了一个一直困扰着娑娜的问题:明明贵族议会向来对光照会对基层施加影响力的行为严防死守,甚至对光照会的传教进行了诸多的限制,但为什么各地的领主却会支持光照会的巡回演出。
之前娑娜以为,这是因为各地领主需要光照会透露出来的、关于雄都的内部消息,是光照会利用了外地领主和雄都贵族之间的缝隙。
但现在看来,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有恃无恐。
也许民众会乐于聆听光照会带来的新奇音乐,但他们却并不会花时间去理解其中的宗教意味。
只有最直白、最直接的传教布道,才能真正让民众明白光照会的意图。
想通了这一点,娑娜在后续的演出之中,很快就有了全新的风格,她选择了最容易被平民接纳的、经常用于婚丧嫁娶、大悲大喜的曲目来作为基础,对原有的民歌曲目进行改编和延伸。
不出所料的,这种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一次不再有人昏昏欲睡,前排的听众更是扯着嗓子、面红耳赤地大声叫号。
演出结束之后,娑娜甚至听见了有人信誓旦旦地表示“等自己娶媳妇,一定要请这位小姐来演奏”,结果却被反过来调侃“你敢请她来,你的新媳妇把你耳朵拧下来”。
虽然粗俗的言辞让娑娜仍不住面色绯红,但在面红耳赤之余,娑娜也再一次感受到了音乐所蕴含的勃勃生机——也许,音乐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
更在于听众们的需求和渴望。
————————
卡尔亚的小课堂·光照会的巡回演出:
在被贵族议会排挤的情况下,光照会想了很多办法扩展自己在民间的影响力,除了效果最好的慈善之外,光照会也在艺术领域使了不少劲。
不过,很可惜,这些努力往往收效甚微——有不少贵族子弟会因为对艺术的追求而“离经叛道”地向光照会靠拢,但在民间,光照会的艺术却几乎没有掀起一点水花。
或许,更加简明的教义才是光照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没有这一基础,光照会的其他努力最终也只能是一片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