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关于王府新船的事情紧锣密鼓进行着,市舶司也开始不断讨论和规划关于航运和海上贸易的各种法规。
年前,李星洲正在王府和美女们打麻将,有人告诉他宫里来人召见,于是便匆匆进宫。
到了养居殿,并没见到皇上,福安告诉他皇上和皇后、田妃到宫后游园去了,只是把一堆奏报留给他。
福安派人给他摆上茶水和精致点心,备好火盆,然后说:“殿下,这些茶点都是皇后和田妃娘娘为你精心准备的,这些奏报是王相、何相他们挑出来的,皇上说全由殿下自行批画,随后交予中书处理,无须再向他禀报了。”
李星洲明白怎么回事了,皇上是想让他学着处理国家大事。
政事堂看过的折子,重点都标注过,奏折都会有简练的语言概括,并在旁边注上建议的解决办法,如果同意直接直接勾上就行。
如果不同意再批注解决办法。
这些折子大多都是好事,都是不那么重要的事。
比如浙地今年进贡的细酒、海味、姜瓜多少,湖南乳糖、白砂糖如何之类的话。
还有就是各地上报的案件和今年一年的收成总结。
这些都大同小异,由政事堂按惯例批复就行。
但也有几个奏折引起李星洲的重视,一个是延州权知州事禀报州内有藩属村落生叛乱,已带兵镇压。
可旁边的州县又有人上奏,说延州知州利用职权侵占藩族百姓土地,逼迫他们反抗,随后趁机抓住族长在街上碎尸处死。
李星洲看了皱眉,这几个奏折被德公他们贴心的放在一起,说的都是一件事,可此时延州远在千里之外,他哪里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就按自己喜好或臆想来批?
李星洲觉得很有可能大多数皇帝就这么干了,毕竟远在千里之外,又懒得大费周章,自己也眼不见心不烦。
就像一项有趣的调查,在现代战争中,平均十几万子弹打死一个敌人,步兵杀伤效率已经非常低,但步兵确实最有负罪感的,因为他们会直接目睹敌人死亡。
而轰炸机杀伤敌人是最有效率的,可以说杀人如麻,可轰炸机驾驶员,投弹手却没什么罪恶感,因为他们看不见地上如何惨烈,如何死人,虽然知道自己杀死无数人,罪恶感却远不如杀人少得多得多的步兵。
皇帝大概也是这种心态,随便钩判就能觉得无数人的生死存亡,可偏偏自己却是看不见的。
如果经理过民间疾苦,懂得世态人情的皇帝还好,如果不懂可不总想着推脱了事,毫不在乎么。
李星洲感慨,不过他自己不可能就这么草草做出判断,决定派人去查查再看。
接下来则是西北边境和蜀中来的折子,说的是最近边境州县有些商人把兵器、铁器偷偷卖给外国的。
甚至还有军器监的奏报,最近抓获一两个夏国派来的探子,旨在打探火器生产工艺和设计图纸,而他们两的户籍,居然是和地方高官买的。
关键是他们说的高官也是骗子,卖的户籍文书都是假的,与朝廷的各式都不对,入京没多久就被抓,拷问之后交代了。
李星洲看得也火大。
为了国家富有,支撑打仗,李星洲前期一直在给商贸放宽管制,没有更多限制。
但也随着限制的放开,很多人不老实了,比如向外国藩族卖兵器和铁的。
这在以前都是能处死的大罪,结果现在又跳起来,以前两国若是敌对,别说铁和兵器,就连粮食也不准流通。
到现在,李星洲已经给了极大的贸易自由,除了一些特定物品都可以卖,这特定物品中就有铁。
这也越让他觉得在利益面前,人是靠不住的,所以很多安国立命的根本,必须握在自己手中,有些可以开放买卖,但有些绝对不能。
在他记忆中,历史上好几次外族入主中原,都是被自己人卖的。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后晋的灭亡,后晋原本两次击败契丹。
于是契丹国主上书假意说要南附,皇帝派大将杜重威前去接应,结果现是假的,契丹人没有臣服的意思,再一次带大军准备南下。
这时候杜重威觉得石敬瑭向契丹低头就可以当皇帝,那我向契丹俯是不是也可以当皇帝?
于是他居然就这么带着十几万晋军投降了契丹国主,后晋主力尽去,完全没法阻挡契丹,皇帝一脸懵逼,契丹大军直入开封,带走后晋皇帝,沿途百姓被抢掠一番。
在抵抗的州县因为群龙无,各自为战,被契丹国主集中优势兵力击败迫降。
最惨的一个州因为誓死抵抗到最后,十万百姓最后只剩七百多人存活。
在利益面前和他们谈什么民族大义,家国情怀,百姓利益,那简直可笑。
而这种苗头因为他之前为筹集款项而开放的政策开始逐渐抬头,李星洲当即决定这种事必须严惩!
可一看德公他们的批注,顿时觉得还是太狠了些,抄家灭族......
虽然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大罪等同叛国,抄家灭族是基本操作。
不过他想了一下还是改了,恶必办,抄家也是必须的,灭族便免了吧,除处死罪魁,余者流放南方。
这让李星洲想起一件事,以前有人因中国叛国罪可以判处无期徒刑,疯狂攻击没人权,封建余毒等等......还找美、日网友来评理,结果日本网友好心提醒,在日本叛国罪是可以判处死刑的,在美国也可以判死刑。
也难怪德公他们会直接批注抄家灭族了,很多人类的共情总是相通的。
不过在李星洲看来,只要涉及人命,就必须慎重。
福安一直在旁边为他解答一些问题,懂得很多,有些地方李星洲都不知道在哪,要不是问福安,他都不知道奏折从哪来。
慢慢批阅到下午,李星洲吃了点糕点和茶水,才看的差不多。
随后在福安的帮助下将上表分成两类,三类,做出裁定按照政事堂意见处理的,直接送交门下省。
一些意见不同的有新处理方案的也会交付门下,只不分出来要官员们特别注意。
最后则是暂时没有做出决定的,那只有一件,就是延州的事,需要派人去查。
整整坐了一天,李星洲也觉得有些腰酸背痛,活动之后让福安收拾收拾,自己先离开了。
......
等到家,诗语、阿娇她们还在等着自己吃饭,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往后,每隔几天,皇上都会让李星洲进宫批阅一些重要上表,慢慢的,让他处理军政大事。
其实天下事非常多,每天送到宫中的奏折有两百多,好在有宰辅看过之后精简并给出解决方案,如若不然,皇帝可能会活活累死。
当然,皇帝也可以完全不管,闭着眼睛全同意,把事情都丢给宰辅。
随后,李星洲办公地点慢慢从开元府,变成养居殿,大臣们看在眼里,也都习惯了。
就如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只是李星洲自己又多些奔波,要往返皇城内外。
另外一边,新的战船开建,他也需每日到河边造船厂监督,让工匠们明白他的重视。
新军的扩招也在年前后开始,很多大事有条不紊开始进行......
景国的这些动作逃不过外人眼光,特别是扩军,建船,倒是吓得高丽接连来进贡,几年已经来第四次了,他们还自己景国这是要渡海去伐高丽。
毕竟以前高丽与景国尚远,现在景国打败金国,控制辽东,高丽也成邻国。
自从有唐汉教训之后,高丽国内就有“事大主意”,还是公开提出的,意思是中原谁大,就向谁称臣纳贡,中原战乱,就找个大国纳贡,这样才能保证半岛安全。
如今依旧奉行这种外交政策,往后千年就会会这么执行。
此举倒是把李星洲弄到哭笑不得,我这准备打夏国呢,怎么高丽你自己躺枪了......于是下诏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