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能的到来让祖家上下都喜出望外,更是因此对吴三桂也更加高看,像忠伯这等老仆更是将吴三桂看作恩人一般。
锦州城内,祖家内宅一处僻静庭院之中,紧张气氛都已经弥漫到了空气之中,整座小院内虽有几十号人,然却无一丝动静。
所有的人都屏着呼吸,目不转睛地望着靠东的一间雅室,就仿佛等待着命运之神的宣判一般!
透过正午阳光,可以看到那一间雅室中似乎有数个人影,又有一股股热气蒸腾而起,隔着窗棂都能感觉到那丝丝热气。
吴三桂的心情最为紧张,虽然他对于张诚还是信得过的,对于张诚派给他的军中圣手也是能够放心的。
但此刻在雅室之内,除了宣府军中那一位圣手神医和他的徒弟外,便再无一个辽镇中人在内,若是稍有差池,自己可也难以洗脱干净。
另外,他的心中也是十分矛盾,既盼着军中圣手施神医能够治好祖大寿的箭疮,却又在暗地里藏着一丝希望祖大寿就此不治身亡的期许。
虽然在内心中也知道,自己有如此想法是不对的,所以他极力想要屏除掉自己脑海中,那股略显邪恶的想法。
可不管怎样,期望祖大寿不治身亡的念头,却始终在他的心间挥之不去,吴三桂站在那里满头大汗,可见两种截然不同的期望,对他来讲是怎样的折磨?
“吱丫”一声,雅室的门突然被推了开来。
庭院中的一众人等瞬间便望向这里,只见一个下巴飘着三绺胡须的中年男人,穿着一身整洁的灰白色紧身袍,从室内走了出来。
“施神医,我大舅的箭疮如何?”
吴三桂大步流星地奔上前来,一脸急切地连声追问道:“可是治得好嘛?”
施建能面色如常,他拉着吴三桂的衣袖,向旁边行了几步,离那间雅室稍远些才轻声说道:“祖大帅才得稍歇,暂时留人在外间守着就好,莫要入内打搅。”
吴三桂点了点头,又看向一旁的祖大弼与祖大成兄弟二人,见他们也对自己微微点首,这才转身对施建能道:“施神医,敢问我大舅可是清除箭疮余毒了?”
“还未。”
施建能轻叹了一声,才接着说道:“祖帅中箭日久,创口已然糜烂,箭矢残毒侵入体内时久,非一次可以根除。”
他抬手抹了抹额角上的汗珠,又道:“下官来时,我家将军曾有言,务要全力医治祖帅的箭疮,我自当尽全力施为,还请吴帅与二位祖将军放心。”
吴三桂还未再说什么,一旁的祖大成就插言问道:“敢问大夫,我大哥还待多时可好?”
“祖将军,这个现下里不好说,还要看下次清创后的结果,方好估算。”
施建能看着吴三桂和祖家二兄弟,又道:“我家大帅吩咐,下官这些日子暂且就住在锦州城内,专心为祖帅医治箭疮。”
祖大弼这时也上前来,他说道:“如此,就有劳施大夫。”
他看向吴三桂说道:“就先安排施大夫歇息吧,此间我留下来守着便是。”
吴三桂自然不好再争抢着留下守护祖大寿,只得领着施建能前往下榻之所,就在这处小院子隔壁的一间精舍。
…………
十月二十九日,寒风呼啸,天空一片阴沉。
小凌河虽未曾完全封冻,但在两岸边的冰层却也已达到一拳厚,经得住孩童在上面行走无碍。
宣府镇中军大营内,张诚正在听着随军总医官施建能的禀报:“……虽经七次清创,然祖帅已是毒侵骨髓,深入肌肤之内。
……费劲心力,也只能将骨外余毒清除,剩下就要看祖帅个人的造化了。”
张诚听完施建能的话,心中也是一阵唏嘘不已,想着祖大寿一代枭雄般的人物,到头来却也是如此下场,不觉在心中不忍起来。
他思索片刻,才开口问道:“就没得其他法子了?”
施建能毫不思索地回道:“没办法,祖帅的箭疮拖延日久,今毒侵肌肤,还可用内服、外敷之法,缓慢拔除,虽耗费时日精力,却也不是无法可施。
然毒入骨髓,即使有药石之攻,却也是万难根除,若祖帅身强命硬,再活上十年八载,也并非没有可能。
但却是身弱体虚,再也不能上马征战,无力杀奴,而一旦被风寒外侵,致身染恶疾,便会引致旧毒复发。
那时就算华佗再世,也难救治!”
张诚不由一脸茫然,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就如祖大寿这般生存在明清夹缝之间,却凭自家实力游刃有余,任两方都不敢将他如何。
可这又怎样呢?
如今还不是被一支小小的箭矢,威胁到了自己的性命,说不定过几日便即一命呜呼!
人生短暂,真如白驹过隙一般,似自己到这个世界也已三年时光,虽现在贵为一镇总兵,然却仍是不能完全掌控镇中兵马钱粮等资源,又何谈大展一腔抱负?
他不再言语,背着手走出了军帐外,先是大呼一口气,就朝东面一处土丘行去,张成芳紧紧跟随在他身后数步之外,就连施建能也不敢离去,也随在张成芳身后。
张诚站立在土丘之上,望着眼前自己的中军大营,心中却想着:“如何才能将鞑子逼退,趁早结束锦州的这场战事,好回到宣府整肃军政,扩充自己的实力。”
“看来还是打得轻了,有必要再打疼他一下才行。”张诚自言自语的不由说出了声来。
就在这时,中军副官张明远急急奔来,他停步在土丘之下与张成芳一阵嘀咕后,二人便一前一后向上行来。
“父帅,洪督传召,今日午时正,往行辕议事。”张明远朗声报道。
张诚这时才从自己的沉思中清醒回来,他望着张明远问道:“是何人前来传讯,可是识得?”
“回父帅,是一位姓刘的千总,前时在行辕与其见过几面。”
张明远接着回道:“送完口信便即离去,未曾留下,直往锦州方向而去。”
张诚点了点头,这时他看到仍在土丘下等着总医官施建能,似乎想起一事,忙急行而下,来至他身前道:“施医官,你先去瞧瞧林芳平,他这几日身体一直发烫,本帅采用物理降温法,昨日才将他体温降下去。
try{ggauto();} catch(ex){}
伤口也一直有用烈酒擦拭,看上去状态颇好,已然略有结痂,只是不知内中小肠缝合处,是否已然愈合,你给他好好瞧一瞧。”
“是,请大帅宽心,下官就是不眠不休,也要守在林将爷身边,定将他看护周全。”施建能回着话。
“好。你先瞧一瞧他,便去歇息即可,还有他那止痛的方子没了,你再熬制一些。”
张诚接着又道:“你回来就好,这医疗局还真是离不得你,抓紧拣选些聪慧的人,给本帅带起来,这几年战事不会停歇,军中的伤兵可全指望你啦。”
施建能闻言一惊,他自然知道张诚不会诳他,但听自家将主爷如此说,心中也觉这担子似乎千钧般沉重,不由接口道:“下官定必尽全力而为,绝不辜负大帅的信重。”
张诚点了点头,对他道:“你顺便告诉林芳平,本帅去总督行辕议事,若回来得早便去看望于他,若是晚了,就叫他不要等咱啦。”
他说完便领着张成芳与张明远急行而去,施建能只依稀听到张诚吩咐张成芳,传令给李长胜,叫他率虎卫营左部骑兵随行护卫。
…………
松山城外,已是一片人山人海,除去两班列阵的洪承畴督标营战士外,还有许多城中眷属都挤在道路两旁。
距松山南面“建武门”还有五里之遥,便见蓟辽总督洪承畴以下各官,如巡抚邱民仰、总监军张若麒、参赞军务马绍愉、兵宪张斗、察院姚恭、监道王之桢、通判袁国栋、粮道朱廷榭、监纪同知郑感民等诸官尽皆在此。
而在这一班文官之后,更是众多的披甲军将,神机营前营总兵陈九皋、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李辅明、东协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密云总兵唐通等各位总兵大将赫然在列。
张诚与吴三桂二人见此阵仗,不由皆是一愣,急忙翻身下马,向前急行百余步,来到总督洪承畴身前,齐齐拜道:“末将参见洪督,拜见邱抚台、张总监。”
洪承畴面上神情也不复往日那般严肃,竟透着一丝笑意,他温言对二人说道:“忠忱、长伯,你二人皆为国之柱石,无须多礼。”
他说着便走上前来,一手一个将他二人拉起身来,又继续温言说道:“皇上圣旨已至松山,本督也是奉旨出城迎你二人,这便随我入城中接旨吧。”
洪承畴说着便转身当先往建武门行去,大道上众官各将纷纷散在两旁,让出正中间的大路给他们一行人。
张若麒这时得着机会凑近张诚身旁,低声耳语道:“方公公带来皇上口谕,要辽东文武出城迎候将军。”
张诚闻言一愣,也是轻着声问道:“哪一位方公公?”
“司礼监的方正化公公,也是皇上身边的近人,可不敢得罪。”
张若麒生怕张诚不知深浅,得罪了皇帝跟前的近人,忙在他耳边轻声介绍起这一位方公公来。
…………
方正化,山东人氏,天启年间入宫,后一直随侍在崇祯皇帝身边,向来谨小慎微,并不是飞扬跋扈之人,又写得一手好字,近几年才被选入司礼监任秉笔太监。
其实,此刻的张若麒与张诚都不知道,这位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却还是一位对大明忠心耿耿之人。
历史上,在崇祯十五年的冬天,鞑虏第五次入寇大明畿辅之时,这位方正化受命总监保定地方军务,有保全城池之功。
而在崇祯十七年二月时,更是在流寇逼近京畿之际,再次受命出镇,当时他顿首相辞,崇祯皇帝却是不许。
继而,方正化又顿首言道:“奴此行万无能为,不过一死报主恩尔。”
崇祯皇帝虽觉无奈,但仍是含泪将他遣往真定府监军,而方正化到达后即与同知邵宗元等登陴共守其城。
史载,时但有前来请示诸事者,方正化只言:“我方寸已乱,诸公好为之。”
他登陴守城直至城陷,仍奋而击杀数十贼,后被众流贼所围,流贼喝问:“若为谁?”
方正化则以厉声喝道:“我总监方公也!”
流贼方攒刀斫杀之,其身边追随之从阉皆奋战而死。
据史书记载,当时内臣殉难者,更有故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四人。
…………
不过,这些原本那个真实历史上的记载,在这个已经错乱的时空里还并未发生,众人自然无从得知,而张诚虽是一位破了天荒的后来者,却也是对此一无所知。
但在张诚的记忆中,以及与生俱来的印象之中,似乎并未听到关于这位方正化公公的事迹,在他想来,此人就算不比王承恩那般忠于大明,想必也不会如献城与叫门太监杜勋、杜之秩般无耻。
此刻,张诚听了张若麒的一番介绍,已对这位方公公心生好感。
他悄悄吩咐身后紧紧跟随的中军官张成芳,提前备好答礼,千万莫使得方公公鞍马劳顿,白白来辽东折腾一番。
而在另一边的辽东巡抚邱民仰,也向吴三桂悄悄讲解了为何出城相迎的原由,只见吴三桂的脸上青红白各色不断变化。
他更是不时拿眼角的余光瞄着另一边的张诚,那眼色中透露出一股子十分复杂且诡异的神情,既有艳慕之情,又隐含一股子强大的恨意在其中。
不过,此刻的吴三桂对于张诚,还无法构成任何威胁,而且自打援辽以来,张诚的表现又岂止是可圈可点,那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不惟对战奴贼时,连战连捷,更可以说是大杀四方,奴贼中固山额真战亡于宣府军手下数名,连其豫亲王多铎都被宣府军斩于阵前,吴三桂还有何言?
而且,宣府军更是涉险偷袭奴酋黄台吉,虽未能成功,却也在援辽诸军中成为难以忘却的一段传奇。
就说在锦州城下,面对比吴三桂当面之敌更多的奴贼,也是宣府军暗出奇兵,才配合祖大寿一举逼退围城奴贼,终于解得锦州之围。
对此,吴三桂虽然一万个不甘心,但在其内心之中却也还是服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