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正谏大夫明崇俨遇刺重伤,却内外搜查无果,只抓了一堆城狐灶鼠,严刑拷打的第三天;前往城外接手某项任务的果毅都尉薛讷,也带回关于江畋最后带走的那名刺客,暗中秘密审问的结果。
没错,那名被江畋顺手击倒的刺客,正是明崇俨的姬妾之一;曾是都亟道普真观的一名女冠。也是当初举荐明崇俨,进入宫中的昔日恩主,出身弘农杨氏的太子左内率杨全节,为之牵线搭桥之故。
而这个杨全节也不简单,他是天后的娘家表兄,小有名气的供养人。后世他有两个孙女,一个嫁给唐玄宗李隆基,生了唐肃宗,被追封为元献皇后;一个嫁给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为节愍太子妃。
而他也是明崇俨私底下的重要合作伙伴,和屈指可数、交往甚密的修行道友。在明崇俨见宠于宫中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少作用;籍此获得了不少好处和潜在利益;也相互掌握了一些早年隐私把柄。
虽然杨全节从未实际到任东宫,但一旦刺杀之事牵扯到他,却变相将是非的回旋镖;抽回在太子一党身上。因此,实际暗中指示还俗女冠芸娘,潜伏在明崇俨身边变相监视,伺机刺杀的另有其人。
却是现任普真观的观主,法号“游云”的前官宦贵眷;出身大族元氏,在丈夫太府丞季守忠死后,出家修行的元静;突然对她直接下达的秘令。或者说,在如今的普真观内,亦有多人如芸娘般。
乃是暗中调校和训练出来的,兼具美色与诸班技艺的女冠;籍此进入豪门官宅,以妾室的身份为掩护,暗中打听消息和充作眼线。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观主“游云”交游广阔与权贵关系密切。
其中,就包括了天后的堂侄并州长史武重规,李唐宗室楚国公李璿;以及越王府长史章嘉祥等人。因此,在她下令刺杀明崇俨的同时,就早以外出云游寻访之故,人去楼空、不知所踪了。
这个结果,也让后续的暗中追查,暂时陷入某种混沌未明;这位从十几、二十年前,就逐渐开始活跃的观主“游云”;究竟是那一方的人。但不管怎么说明崇俨活下来,相应阴谋就难以推进下去。
江畋曾经以为是武则天本人,在背后直接操控和影响于他;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位天后隐藏的很深。而被这场变故吓破胆的明崇俨,在短时内也成为某种程度上,相对可控的消息来源和后备眼线。
江畋为此再度在大白天探访了一回,被宫中派来的守卫,重重保卫之下的玉台观;悄然穿过那些身手和感官,都异于常人的卫士;轻而易举沿着血腥气息,找到了躺在床帏装做垂死避祸的明崇俨。
直接告知他相应的线索,并从冥思苦想的对方口中,得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猜测。那位普真观主“游云”,其实与道门楼观派的法主,祭祀太宗的昊天观观主,银青光禄大夫尹文操门下渊源匪浅。
而在“游云”这一辈的受逯同门之中,还有一位大唐的皇族近支;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生母为韦贵妃的纪王李慎;擅长文史和观察星象。与越王李贞一起并称为“纪、越”的皇族代表人物。
只是相对于在高宗即位后,被树立成为兄友弟恭,优待皇族宗亲的榜样,而屡屡加官进爵,优厚加赐的越王李贞;纪王李慎就要低调不闻的多了。至今也就遥领一个荆州都督的虚衔,官拜浑天监。
平时,除了读书治学和研究星象的爱好之外,他也就频频往来各处道观,供养道士兼做修行炼丹。算是一个相对与世无争的存在。而这样一个人,也暗中搅入了天后临朝,太子监国的多元乱局中。
或者说,在高宗病榻前表态即将退位;而监国太子与听政的天后,在朝堂上的相持之势,即将被打破的前夜;那些李唐宗室\/皇族诸王们,也不甘寂寞的要参合进来,借机推波助澜或是搅乱浑水了?
这无疑也为太子李弘的封岳嵩山之行,增添了更多的意外和变数,乃至是不可控的风险。但不管怎么说,上元五年秋,八月初三,己卯吉日;经过再三准备的封岳队伍,还是祭过祖道神后启行了。
try{ggauto();} catch(ex){}
除了作为辅祭的门下右仆射李义琰等大臣,还比同封禅泰山之礼,配属了相应的清道、司乘、巡使、郞从和宦者、宫人、女史\/女官,内外命妇;及其随行,以及代表天子的金恪车,大驾卤簿等等。
从行之人多达七八千。要说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像泰山封禅一般,带上已经臣服大唐的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作为封禅之礼的见证和威慑。
而以东宫猫坊小使的身份,抱着几只猫咪的女孩儿,自然也在从属于裴妃的随行人员之中,并且得到了专属一辆马车的优待。只是此时此刻,在她的面前,却摆上了一本写满名字和出身来历册子。
详细记述了自武德五年,唐朝举行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到近年因为征讨吐蕃,而在上元三年恩加的平虏破敌试\/制举;总计二十九次科举\/制举,六百多名选士的简明身籍过往。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则是显庆四年,唐高宗就在一次进士科考试后,驾临长安武成殿,召对天下诸州举人,也开创了殿试先河。据说,唐朝这次殿试开科八门,一次性录取了逾百名的举士。
其中,郭待封、张九龄、元万倾等5人成绩优异,得皇帝赞赏,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而这批人也构成后来天后所仰仗的,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着作郎元万顷为代表的“北门学士”班底;
而另外一些人虽然,没有资格成为北门学士,但也各有成就和官身。然而在马车摇曳的轻轻晃动中,将其作为某种消闲读物的女孩儿,在仔细翻阅了过半的内容之后,还是忍不住提出了一个问题:
“狸奴先生,太宗当初以科举广纳天下之良才,按道理说,是为天下广大的寒庶士人。学子。打开了舒展才智,报效朝廷的一扇通天之门;可是为何高门世族出身,竟然能达到六七成,甚至……”
“不愧是我教出来的学生,很快就注意到了整个关键性的差异了。”江畋趴在专门定制的绣案上点头到:“不过,所谓太宗的初衷和理想,固然是好的,但现实层层落实起来,就要差强人意了。”
“首先,世族和寒庶之间,根本就是不对等的存在;高门世族天然掌握,大量社会资源和影响力,也有足够余力在族人子弟中,培养方方面面的人才;甚至通过数量上的概率,诞生所谓的英杰。”
“而寒门庶族有什么呢?既缺少世代传承的财富和人脉、影响力等底蕴,也少有长期仕官入朝,所经营的家族名望、地位,乃至盘根错节的门人、故旧渊源,就算站在同一起点上,也相去甚远。”
“因此,当天下士子汇聚京师、行卷扬名时;身为天子选任的考官之一;你是优先选择一个相对有所名气,且打过招呼的世家子弟,还是冒着得罪同僚或是贵人的风险,选个素昧平生的寒门呢?”
“故而,除非这人实在是才情和名声,响彻京华而有口皆碑,实在压不住其风头;否则绝大多数的考官,是不会轻易授人以柄,或是力排众议的留下若干,那些被后世人过度美化无数遍的佳话。”
“然而,这些被选中的寒门士子,在获得了官身之后,也很快会被高门世族,所拉拢和吸收;或以家门女子缔结婚姻,或是以同年入举的子弟攀交结拜;将其纳入小圈子,将更多寒庶排斥在外。”
“这些高门世族,可真是可恶啊!”女孩儿不由吐槽到:然后就挨了一爪子的敲打:“别忘了,你也算世族门阀的一份子,你阿母就出自五姓七望的荥阳郑氏女,尊祖上官仪也是前朝官宦之家。”
“若不是因为上官宰相恶了天后,满门获罪被充入宫中,你未来也少不了一个高门大族的显赫出身,也正因为是你阿母家门出身的余泽,才让她在永巷之中,也能够教你读书学艺,不至于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