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上升2,华夏,高文,18,4010,8……”
2014年,倒数第二期atp世界排名火热出炉,atp官方也给予头版待遇进行报道——
这是atp和wta的传统,每一次世界排名前十出现全新面孔的时候,他们都会给予正式报道表示欢迎:
来自华夏的十八岁球员高文,八项赛事,累积积分4010,比上周排名上升两个位次,当前排名第十。
这就是榜单的正确解读方式,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参赛数字上,仅仅参加八项赛事,七月份以前还没有积分也没有排名,却在短短四个月过后,成为新晋世界前十的一员,横空出世的姿态堪比彗星。
至此,高文也创造了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历史:
从没有世界排名到世界前十的最短用时记录。
在此之前,此项记录由“天才少女”莫妮卡-塞莱斯(monica-seles)保持,她和高文一样,也是在职业生涯第一个赛季就强势崛起,从年初没有排名到年终位列世界第六,她前后只花费了八个月就跻身世界前列。
并且,在短短十五个月之后,塞莱斯又登顶世界第一。
也正是因为如此,职业网坛才流行着“塞莱斯之后无天才”的说法,尽管在她之后,辛吉斯、莎拉波娃等等球员都被誉为“天才少女”,同时她们也确实取得了难以置信的辉煌,但在塞莱斯面前,还是略逊一筹。
在塞莱斯之外,约翰-麦肯罗和玛蒂娜-辛吉斯也都堪称横空出世,他们从排名积分为零开始转入职业赛场,到职业生涯首次跻身世界前十,都花费了十四个月,如同彗星一般开启自己闪耀网坛的征程。
而现在,高文直接将历史记录缩短到四个月。
惊人!
错愕!
震撼!
当然,如果稍稍调整一下条件,从没有世界排名到世界前二十的最短用时记录,那么无数天才就会纷纷涌现,历史长河里的璀璨繁星们数不胜数。
最简单也最直观的一个例子就是,麦肯罗跻身世界前二十,只用了三个月;但接下来他又花费了超过十个月的时间才在世界前十完成了首次登场。
这恰恰说明了高文在巴黎大师赛登顶的难以置信和匪夷所思——
高文手持外卡在美网登顶夺冠所创造的辉煌,毫无疑问地在职业网坛的史册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恐怕再也难以超越无法复制。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在一项赛事横空出世又或者是一段时间惊人爆发,宛如流星一般闪耀天空的球员,不胜枚举,跻身世界前二十就是如此,一项大满贯、两项大师赛,短短两三个月之内的爆发就能够实现:
比如说,距离现在最近的例子,扬诺维茨和布沙尔。
然而,从世界前二十进一步提升到世界前十,却有一层窗户纸,看起来简单,想要突破却困难无比。
所以,那些闪亮登场的黑马们、天才们全部都是如此,一鸣惊人之后,就需要面对全新挑战。
高文能够突破这一层窗户纸的根本原因,就是巴黎大师赛。
否则,错过这个机会的话,高文就需要等到来年澳网才能够拥有跻身世界前十的时机了。
时间,就是这样在一来一往之间节省出来的。
从这里就能够看得出来,高文在巴黎大师赛的夺冠,绝对不仅仅是创造历史而已,整个难度甚至超过了美网。
不过,这就是竞技体育:
机会,始终都在,只是等待做好准备之人;而记录存在的本身,就是等待被打破的,证明人类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拼搏与战斗,只是等待敢于发起冲击之人。
于是,2014年,就再次成为一个见证奇迹的年份。
atp,毫无疑问给予最高待遇——
任何时候,他们都欢迎网球运动涌现新鲜血液,因为这才是竞技体育能够长盛不衰的秘诀。
视线,暂时回到年终总决赛上。
在距离年满十九岁还有整整八天的时候,高文成为年终总决赛的第一替补,这一份壮举,值得惊讶吗?
其实,严格来说,并没有那么惊讶。
阿根廷球员德尔波特罗,在自己二十岁的那一年就堂堂正正地跻身年终总决赛参赛名单,并且还赢得了一场小组赛胜利。
美国球员麦肯罗更是年少成名,在自己十九岁的那一年,不仅出席年终总决赛成功参赛,并且创纪录地登顶夺冠,最年少夺冠纪录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打破。
相较而言,高文在未满十九岁的时候成为年终总决赛的替补,还是欠缺一点点神话气质。
但真正惊人的地方就在于,高文完成这一壮举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如果扣除三项挑战赛,那就只有五项atp级别的职业赛事,其中包括一座大满贯和一座大师赛冠军奖杯,确确实实称得上是横空出世。
而且,伴随着高文的强势崛起,这也意味着整个男子网坛的翻天覆地又更进一步:
有史以来,世界排名前十首次出现两名亚洲球员,锦织圭和高文。
同时,不久前,人们还在欢呼着拉奥尼奇和迪米特洛夫两位199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球员双双跻身世界前十,完成突破。
现在,人们就已经看到1995年以后出生的高文继续往上窜,成为世界前十新贵,再加上目前已经小小冒头的克耶高斯、小兹维列夫,更加年轻更加朝气的一代正在全面登场,陆陆续续出现在视野之内。
并且,这一批新生代球员也将首次加入年终总决赛的角逐。
历史的车轮,正在轰隆隆的前进。
也难怪华夏媒体迎来新闻报道的井喷,网球媒体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群体,一个两个都仿佛生活在梦境之中。
回想一下,不久前,因为李娜的退役,市场推广与发展就陷入瓶颈面临挑战的网球,一片忧心忡忡;即使高文无缝衔接地填补空缺,媒体也始终怀抱着一丝不确定的担忧,唯恐“造神计划”可能起到反作用。
那些喧嚣那些热闹那些汹涌,就如同烟花一般,绚烂夺目,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消失,然后他们就需要面对烟花消逝之后的一片清冷与残局,一切的一切都美好得不太真实。
但是现在,他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烟花的绽放正在演变成为火山的喷发,放声高歌、尽情庆祝。
事实上,又何止是华夏媒体呢?
全球媒体都无法错过这场狂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