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科幻灵异 >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 >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端午节卖冷饮(小修)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丧夫后的滋润日子!

第48章

首先是之前给老爷做过的『奶』茶首先被重新做了出来。

而之前做过的家庭版可乐, 则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小苏,顾茵之前用碱水——也就草木灰水澄清后的水代替,碱的味道重, 口感并不算好, 所以被放弃了。

然后是绿豆汤和酸梅汤。

这两样东在现代很常见, 顾茵做起来驾轻就熟。

首先是绿豆汤,绿豆清洗干净后在开水浸泡一刻钟,放凉后在冰上冷冻, 冻成冰块后直接放入锅内,在砂锅中熬上两刻钟,等到绿豆出沙再加一白糖,后转小火熬上十钟。

酸梅汤则是陈皮、山楂、桑葚、甘草、乌梅、陈皮按比例配好,先浸泡上一个时辰,然后放入锅中煮开,转小火熬上半个时辰, 后放入冰糖调味,过滤杂质。

当然考虑到成本问题,对外售卖的饮料糖都放的不多, 主要还是食物本身的甜味。

『奶』茶香浓,绿豆汤又沙又糯, 酸梅汤闻着就酸的人直流口水, 三样饮品做出来后, 都放冰上一会儿, 冒着丝丝凉气,看着就十解渴。

顾茵是忠实的『奶』茶党,己先盛了一碗『奶』茶小口喝起来。

周掌柜和王氏等人也都跟着喝起来。

周掌柜喜欢酸梅汤,而王氏在内的女子则和顾茵一样更喜欢『奶』茶。

顾茵边喝边在心有遗憾地想到, 四月才开的店,错过了冬日存冰的时间。

本来想着可以用硝石制冰,硝石还能蒸再结晶,循环利用,奈这东是做炸『药』的原材料,民间管控极为严格,好不容易买来一也只够产一两盆冰的。当然运河上也有船只再做运冰卖冰的生意,只是现在这个时节买冰,价格比冬天的时候翻了番。食为天做的是平价生意,利头都不够抵冰钱的。

夏天这饮料若是没了冰,那乐趣可就少了一大半。

尤其端午节镇上要举办赛龙舟,到时候十八乡和其小镇上的百姓都会过来看热闹。到时候们未必会有功夫、有闲钱下馆子吃一顿,但是买一杯清凉解渴的饮料却是完负担得起的。

若是没有冰,饮料在外头一放就会热,想也道卖不出去,只能在店小卖一下。

顾茵这边厢正着愁,文老爷过来用夕食了。

文家离食为天只有一刻钟脚程。徐厨子走后,文二老爷请了旁的厨子,但因为还是只开五两银子的月钱,要求做一大家子的吃食,徐厨子这样既手快又手艺不算差的厨子也是少,新请的那个厨子据说手艺比徐厨子还差了个等级,连武安下学来都忍不住说文家的饭食吃不下,午休时都食为天来吃饭。

所以现在老爷三餐都在外头吃。

看到老爷出了一头的汗,顾茵端了一碗冰镇好的酸梅汤送过去,“天一天比一天热了,不然到了饭点我让人给您送过去,或者让武安吃完午饭去的时候给您也带一份?”

“也不用,入夏之后多出汗对身体好。”

酸梅汤入口酸酸甜甜很是解渴,那凉气儿顺着食道到了胃,初夏的暑热一下子就被降了下去。

“入夏之后吃点凉的是舒坦。”老爷出一声舒服的喟叹,“你这是又鼓捣上新东卖了?”

“是的,但估计也不会卖多,店没冰,”顾茵为难道,“硝石不好买啊。”

“这有什么难的?”老爷斜眼看她,一副‘我有办法’的表情。

顾茵抿唇道:“哎,是您老有办法买硝石吗?”

老爷当然也有办法买更多的硝石,但是说的却不是这个,“不就是冰,镇上富户家都会有,一般都是用不完的,我让人去给你借一点。等冬天的时候你再还就是。”

徐厨子到前头帮忙,闻言小声道:“哪儿要出去借呢?文家就有的。每冬天都存满满一地窖。”

老爷奇怪道:“不会吧,我这日没见家用上冰啊。”

徐厨子就解释道:“文家每都要买一地窖的冰,但是像眼下这种时节,那是不会开地窖的。到了三伏天,个主子屋才可以用一,其下人还是根本碰不到的,包括热的像炭炉的大厨房,我每夏天都要中暑,都习惯了。”

去冬天买冰的那阵,老爷已经到寒山镇了,但那会儿气不顺,根本不过问府的大小事务。如今入了夏还没见到冰,就以为是文二老爷过抠门,冬天的时候没存,皱眉问:“那存那冰干什么?”

“卖钱啊,文铁鸡每卖冰都能挣好多银钱。”

文老爷问:“文啥?”

徐厨子一下子就慌了,看向顾茵求救,顾茵看一眼,和老爷解释道:“您别和置气,就粗人一个,胡『乱』秃噜,头我扣工钱。”

文老爷倒是没生徐厨子的气,毕竟是道二儿子放徐厨子出来的时候,还倒问要了十两银子这件事,徐厨子心中有气也是正常,但还是觉得二儿子不至于抠到这份上——冬天没存冰固然是抠,但存了不给人用、转头去卖钱赚那十两银子的差价,那真的是抠上加抠,抠门到家了!

吃完午饭,文老爷了文家,等到下午晌文二老爷来,把文二老爷喊到书房,和说己想开地窖用冰。

“这天还不热啊!”文二老爷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地窖一开,冰就要开始融。这融的哪是冰,都是银子啊!

看到老爷面『色』不虞,随后又描补道:“您前儿个才感染风寒,还是等入伏之后再用冰吧。”

“我初春染得风寒,现在再过天就是端午,这叫前儿个?”文老爷烦躁地挥手,“今天就把地窖开了,先把府做活儿的下人那都送了,留下一半己用,另一半我要送人。”

看到文二老爷哭丧个脸,老爷后补充道:“走公中的账,算我和你买的成不?”

文二老爷的脸上这才有了影儿,还试探着问道:“那是按冬天……还是按夏天的冰价算呢?”

文老爷气了,让滚出去。

“文铁鸡,真没叫错!”老爷忍不住嘀咕道。

…………

但是在老爷的帮忙下,顾茵店还是有了冰用。

文家的地窖大,出来的半地窖冰,刚好塞满了食为天店的一个地窖。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冰,光做冰饮料就浪费了,顾茵还想琢磨别的,可惜时间紧,干错就暂时先不想。

冰有了,接着就是定做容器。赛龙舟是在码头那举行,距离食为天颇有一段距离,那边的客人是很难引过来的,所以还是得把冷饮送到码头卖。

因为这次时间跟紧,顾茵来不及画图纸,让周掌柜带着她一起去找上次合作的木匠。

周掌柜带着她去了木器店,那冯木匠正坐在店门口的小板凳上,对着天光做活儿。

一看到们来了,冯木匠一下子从板凳上跳起来就要往店跑。

“老冯,你跑啥!”周掌柜大步跟上,一下子把人喊住。

冯木匠这才不得不站住脚,哭着脸道:“老周,你咋又来了?”

周掌柜道:“怎么说话呢?我来肯定是照顾你生意啊。”

冯木匠七八岁就给同村老木匠当学徒,手艺很不错,就是家穷,孩子也特别多,一直没攒的下钱开己的铺子,只是在家接散活儿干。逢过节的再做小玩意儿,送到集市上卖。

后来当时还在望月楼的周掌柜现了的手艺,把望月楼的订单交给做。

一合作好,有了稳定大单之后,冯木匠也总算攒到了银钱开铺子,生意日渐红火。

之前顾茵开店时定做的那东都是出手。

虽然给的工钱算是优厚,但是架不住那东不仅是冯木匠没做过的,先例可循,还十零碎。就像那一二百个木质餐盘、便当盒,是和家孩子手工一个个磨出来的。要不是周掌柜出面,这种折磨人的零碎活儿,冯木匠是真不想接。

“冯师傅别躲嘛,您手艺是真的好,那餐盘尺寸都一模一样,若不是道都是您手工磨的,我还当是那木头本来就长那样儿呢!”顾茵着夸起来,“还有那大柜台、小桌子、隔板,真是一点儿『毛』刺都没有,巧夺天工!”

冯木匠被她夸得也起来,道:“难怪小娘子的生意那么红火,您这张嘴可真是伶俐。”

“没有没有,是您的手艺真的好。”

冯木匠生意虽多,却很少遇到顾茵这样平易近人的主顾,再想到大换血之后的望月楼管事对上己那趾高气昂的模样,直接问道:“小娘子这次又要定做什么?早说,我也好早动手开做。”

顾茵要的就是后世饮料店一次『性』杯子的样式的竹杯,杯盖中间带一个孔,『插』竹吸管的,再就是存放饮料的、半人高的箱子,类似后世冰柜那种样式,板子能活动的,还要带层和储冰位置的。

她也道这东很麻烦,讨好地道:“大箱子要两个,小箱子十个,杯子和习惯这次要五百套,工期更短,端午前就要,所以工钱方面您尽管说。”

冯木匠苦着脸道:“大箱子两个就一两银子,小箱子十个算三两,竹杯子那就还是两文钱一套,连杯子带您说的那个什么吸管。另外加五两银子的赶工费。”

顾茵了己都不好意了,说:“这合计才十两银子,不然您还是再加点。”

冯木匠真是第一次主顾让己加银钱的,摆手道:“老周和我都多少的交情了?我不赚的银钱,就是工期确实短,我只能尽量给你做,那杯子不一定能做够五百个的数。”

“没事没事,您尽量做。”

商量好之后,冯木匠就进后院去吆喝家十个孩子来开工。

“交付银钱的时候……”

“东家放心,我省得的。”周掌柜道,“家媳『妇』爱吃我的菜,到时候我给们一张十两银子的条,请们在店好好吃顿。”

两人说着话就准备离开,迎面正好遇上了一个穿着一身细布短的轻男人。

顾茵瞧着这男人眼熟,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哪见过。

那男人见了们却主动停下脚步,拱手道:“这不是食为天的东家和掌柜吗?”

周掌柜小声提醒顾茵道:“之前来见工那个,东家可还有印象?”

顾茵想起来了,那个嚷嚷着『妇』人不该抛头『露』面、抢男人的活计应聘者。

她微微颔首,算是过招呼,脚下并不停。

那人却上前一步挡住她,接着道:“小娘子可是贵人多忘事,不记得我了?”

在别人的铺子,顾茵不想和吵起来,只平静地道:“记得是记得,只是我还记得当时送了你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相为谋,路上见到其实也没有招呼的必要。”

男人的脸上先是浮现出恼怒的神『色』,后来又顾道:“小娘子还不道,我后头是去望月楼见上了工,如今大小也算个小管事。说起来还得谢谢你,若不是你不收我,我怕是还没这份机遇呢!”

顾茵说不是的,“你主要还是靠己……靠己够讨人厌,不然你但凡正常一,我也就把你收了。”

“你!”那男人气极,“好个牙尖嘴利的小娘子。哼,不过我也道,这时日我们望月楼和含香楼平秋『色』,把小娘子的食为天挤兑的只能做普通百姓的生意,你心一定很不好受……”

话还没说完,顾茵根本不带搭的,直接带着周掌柜绕过走了。

气地咬紧了后槽牙,拍着柜台让冯木匠出来。

等到冯木匠从后头出来了,直接吩咐道:“一百份礼品盒,端午用的,还是上用的那种,但是要雕一点花样,更精致一点!”

冯木匠看一眼,道:“做不了,您还是另寻别家吧。”

“怎么就做不了了?你家不是一直和我们望月楼合作的吗?往都能做,今就做不了了?”

冯木匠解释道:“往都是提前一个月来定做的,现在都这个日子了,你家还要雕花,本来就不一定能赶上。而且您来的不巧,我端午已经接了别的单子。”

别说是真的接了食为天的活计,不然就冲眼前这人的态度,冯木匠也是不想接。

“我看你是不想要我们酒楼的单了!”轻男人威胁道。

冯木匠眉『毛』都没抬一下。

以前周掌柜还在的时候,望月楼这种大主顾肯定是不愿意失去的,但是从望月楼大换血后,处事风格就完变了。

是卖己的手艺,又不是卖身给望月楼当奴才的,没必要受这种鸟气!

见对方不为所动,那男人想了想,换了副嘴脸和气地道:“刚是我态度不好,冯师傅别同我一般见识。你说的接了单了,应该就是食为天的单吧。们找你定做也什么?也是端午的礼盒吗?你仔细和我说说。”

说着又『摸』出一个银角子,要往冯木匠手塞。

这完是在挑战冯木匠的职业道德了,当下就把人请出了店铺。

那男人在门口狠狠地啐了一口,又对着顾茵离开的方向恨恨地道:“一个破寡『妇』店,有什么好张狂的?早晚让你们都干不成!”

转去别家定做了礼盒,男人到望月楼复命。

王大富如今是不敢偷懒了,也找不到比周展柜更尽责的活计,干脆己充当了望月楼的掌柜。

见来,王大富问说:“李成,冯木匠咋说,来得及做吗?”

那李成道:“冯木匠说来不及,但是东家放心,小的寻了另一家,手艺不比差,肯定误不了您端午的计划。”

王大富放下心来,见说完话还不走,问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儿。

那李成就道:“东家不道,我在冯木匠那遇到了食为天的东家和周掌柜呢,那鼻孔朝天、不可一世的模样可气人了,然不把咱们望月楼看在眼。们前脚走,我后脚问的冯木匠,冯木匠就说已经接了别的活计了。”

“你的意是食为天也要在端午有大动作?”

“可不是嘛!们一直按兵不动,敢情是等着现在呢。”

端午是个大节日,走亲访友都会送粽子、茶叶蛋、咸鸭蛋之类的东,寻常百姓肯定是己家做了,提溜着就送了。富户讲究,一般都是在酒楼买,用木质礼盒一装,既美观大气也显得有档次。

每的端午礼盒,望月楼都卖不过含香楼。今出了前头的事儿,望月楼元气大伤,到这个时候才顾得上去定做木盒,就是要在这翻身仗的。

如今到食为天也想一杯羹,王大富道:“那咱们定价再便宜一成。就算赔本赚吆喝,也得把那两家挤兑下去。”

没过两天,含香楼白大老爷也得到了消息,有样学样地把今端午礼盒的价格降了一成。

就在们两家又斗鸡似的斗上了的时候,一晃眼到了端午这日,顾茵的冷饮摊子开摊了!

而且还不用临时去租赁摊位,她己之前那个摊位还在续租期呢,加上葛大婶们家本来只做早市生意,也把位置极好的摊子借给顾茵用。

顾茵一开始说要给租金的,葛大婶坚持不肯要,“你都开店了,都还是按着之前那样给我家供包子,也不要再同我客气。端午那天我们本来也只是卖朝食,你做的那个冷饮又不会影响什么,尽管就在我这卖。”

于是端午节那天,天不亮顾茵就起身去了店,先把三种冷饮做出来冰镇上,然后再做其朝食,因为是端午,所以这天的早市就也卖粽子,甜的和咸的各一百个。

等到天亮,王氏和徐厨子帮忙搬裹了棉被的冰柜,一行人就去了码头。

赛龙舟的时间就定在上午,所以一大早码头上就是人声鼎沸,人山人海,都等着来看热闹。

等她们到的时候,葛大婶家的朝食都售卖一空了。

葛大婶干脆把己家的家伙什都撤走,让们把两个冰柜给摆上。

因为市口实在是好,们刚摆上,就有客人过来道:“你家卖的是什么?怎么大热天还用棉被裹着,就不怕裹馊了吗?”

顾茵就解释道:“是冰饮,怕头的冰化了才裹着的。一共有三种,您要不要尝尝?”

说着顾茵就在摊子上摆出了三碗早就准备好的绿豆汤、『奶』茶和酸梅汤。

日头升起来,码头上的人还在增多,那客人汗流浃背的,询问了『奶』茶一份十文钱,而其两种一份只要五文钱后,就要了一份绿豆汤。

冰饮都是提前装好的,王氏从冰柜拿出一杯之后,再『插』上吸管,立刻把冰柜盖好裹上。

那客人看到能带吸管的竹杯子很是新奇,对着吸管吮吸了一口,清甜冰凉的绿豆汤进到口腔,激得了个激灵,身上的暑热完被消退,立刻出一声舒服的喟叹。

再吸一口,底部的绿豆沙被吮到口中,沙沙糯糯、又冰又凉,让忍不住又出一声叹息。

“好冰,好爽!”一口气喝完一整杯,又要了一杯说给弟弟,然而一转头,身边已经没了人,苦恼道:“这臭小子又不道跑哪儿去了!”

顾茵说不碍事的,“咱们这个杯子是可以拿走的,只是要多付两文钱。稍后您可以来还杯子,我们会把两文钱退给您。若是您觉得码头拥挤,也可以去文成街的食为天换钱。”

两文钱买个崭新的新奇杯子也不算亏,客人爽快地付了银钱,拿着冰饮去找弟弟了。

就这样过了一个时辰,顾茵带来的三百杯饮料已经卖出去了三之一。

但是后头衙门的人开始清运河,龙舟在运河一头出现了,百姓们就顾不上在摊子上买什么吃食了,都一股脑儿挤过去占位置,等着看比赛。

这时候顾茵的第二手准备就开始起作用了,以宋石榴、武安顾野为首的十个小孩儿,背着小木箱过来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