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焚化后,交给家属带走的其实只是一部分,其余的会当成焚化炉的渣滓倒掉。老师傅记得很清楚,他清炉渣的时候,从剩下的渣滓里掉出来这个小东西。
所有的证物都要交给顾遥,这件东西没有向其他人员展示。
此刻,顾遥手上正拿着这件东西,这是一个小巧的别针,可以别在衣领上,通体银白色,形状就像是几个扭在一起的字母,又像是玫瑰花骨朵,这个别针的形状顾遥很熟悉,他见过类似的东西,开启夏和青教授保险箱的磁性钥匙,就是这种形状。
顾遥曾经检验过磁性钥匙的材质,现那是一种特殊的合金,非常轻,硬度却很高。这两种特性让检验金属的专家啧啧称奇,说他根本没有见过。顾遥拒绝了专家想要进一步检验的要求,把磁性钥匙秘密封存起来。
现在这种东西竟然出现在杨薇的骨灰中,真是令人吃惊。
这种形状,应该代表某个组织的标志,顾遥见多识广,却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组织,他沉思着把东西收起来。
周擎宇也没有闲着,他带着苏可可去了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地方,那就是邮局。
在杨薇化名欧欣然的那几年,通讯方式还很落后根本没有移动电话,就连座机都很少见,拨打长途的人,要么就是官员,要么就得去邮局拨打昂贵的付费电话。
信件则是比较常见的通讯方式了,只是普通信件速度很慢,而且手工派送,挂号信要快一些,也不会丢件,却要求登记寄件人和收件人的纤细信息,否则邮局不接业务。
周擎宇查的,就是杨薇在东海市的那几年,东海市所有的挂号信记录,如果是杨薇寄信,她可以伪造身份信息,但是收件地址不能伪造,因此寄给杨薇的信,一定会有登记。
周擎宇出示了证件,邮局的工作人员,把他两领进了存放登记本的库房,指着一摞摞的登记本,“本子上有时间,你们顺着查就行!”
苏可可没想到以前的档案工作是这样的,那一摞摞的登记本都快顶到房顶了!
看到苏可可的样子,工作人员指了指墙角的梯子,“取档案本的时候用的上!”
周擎宇跟苏可可就这样开始了查找登记的枯燥工作。说起来周擎宇的办法很简单,在东海市找到杨薇信件的信息,再去寄件的地址寻找线索。
这种办法听起来很笨拙,却是当时常用的侦破手段。
泰山负责给两个人送饭,同时跟其他组联络。他每一次进入库房,都会看到这样一副画面,苏可可跟周擎宇并肩坐在小马扎上,都低着头,静静翻看着自己手中的登记本。阳光从小窗户透进来,淡淡的光线洒在他们身上,岁月静好,犹如画卷。
这个工作很枯燥,然而,周擎宇硬是在山一样的档案堆里找到了线索。那是1974年的记录,有一封从辽宁鞍山来的挂号信,收信人写着东风厂技术科欧欣然收。
欧欣然是化名,除了电台,信件是当时唯一能联络到她的通讯方式,按照时间来推算,写这封信的人,应该知道欧欣然就是杨薇的化名。
寄信人的那一栏中写着辽宁鞍山独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