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玄幻魔法 > 东晋大土豪 > 0414姚绍的主动出击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东晋大土豪!

姚恢的大军,果然不愧是与赫连勃勃周旋过年的的秦军劲旅,他们到达郿后,很快就击败了姚谌所领的守军。

这一场战斗算是就此打出了雍州守军的威风,关中遂由此震动。随后,扶风太守姚俊、安夷护军姚墨蠡、扬威将军彭蚝等一批各地守军,纷纷向姚恢投降。

忠于朝廷的姚裕和辅国将军胡翼度,此时虽还在沣水西岸驻防,可他们却兵微将寡,实力不足,而长安城内的文武百官也都普遍摇摆不定。

由目前的局势上看,姚恢的造反大业似乎已经胜利在望了。

事实上,姚恢此次攻击郿城,得到的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胜利罢了,他浪费的却是最宝贵的时间。

姚恢此时的地理位置在五丈原西面,他与长安还隔着扶风郡、始平郡和京兆郡,相隔将近三百里地。而刚拿下蒲坂,生擒了姚懿的东平公姚绍,则在接到姚泓的紧急诏令后,立即率轻骑回援长安了。

姚绍的部将姚洽、司马国璠等,也率步卒三万,昼夜兼程地抢在姚恢之前赶到了长安。

等到姚恢的叛军终于到了长安城西北方的灵台时,却意外地现,姚绍所率的大军已经挡住了他们前往长安的路。

至此,姜纪向姚恢建议的轻取长安的妙计宣告失败,后者对姚绍这个救火队员的实力当然不会不知,于是双方各立大营,就此对峙起来。

此时,弘农太守尹雅逃回了潼关,在潼关镇守的抚军将军姚赞,便将防守潼关的众人交给了他,他则率领潼关的大部分守军回援长安。

姚泓亲自迎接姚赞,执手哭道,“元子不能够扬光大德义,引导统率群臣属下,以至于祸起萧墙,变乱出自同胞兄弟,既对上有负于祖宗,又无颜见各位叔父。姚懿先谋逆而灭亡,姚恢又带领部众在内反叛,该怎么办呢”

姚赞拍着他的手背安慰道,“姚懿等敢于称兵犯上的原因,谅必是由于臣等大意软弱,没有防止遏制的方法。臣和大将军不消灭这个叛贼,就无颜再来见君上!”

姚恢的大军在灵台与姚绍对峙,后秦国各路勤王大军却在不断赶来,姚恢叛军的气势也由本可直捣黄龙的一枝独秀,变成了被各路大军包围的孤军。

后秦国的镇压姚恢叛军的力量在不断壮大,此前投降姚恢的各地守军,以及追随他的将士们当然都看在眼里,他们当然也开始考虑着另一条路。

事实上,后秦国国主姚泓并没有如姚恢口中的无道,当初各地的守军纷纷投向姚恢,也不过是为了投机倒把而已。

这些人是很容易变成墙头草的,因为他们追逐的并不是什么正义而是大势,可大势并非一成不变的。

比如说姚恢叛军的处境,便由数日前的风生水起,变成了四面楚歌!

而再一次“认清”局势的大将齐黄等人,无不向朝廷的平叛军投降。

后秦军统帅姚绍欣喜地看着局势的变化,当他认为局势再不可逆转时,立即对各路勤王的军队出了命令,他们则对姚恢的叛军起了总攻。

姚绍亲自率领后秦国最精锐的部队,对姚恢军的正面起了进攻,姚赞则率军绕到姚恢军阵之后,与姚绍一起对他们实施前后夹击。

早就人心惶惶的叛军经受不住这样的重击,顷刻间全军崩溃。

至于叛军领姚恢,则和他的三个弟弟一起被斩杀,得知这个消息的秦主姚泓痛哭失声,命以公礼将他们安葬。

姚恢的叛乱结束之后,姚绍进位为太宰、大将军、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铖,并进封鲁公,姚绍的原爵位东平公则封给了姚赞。

姚泓先派将军姚驴增援蒲坂,胡翼度进驻潼关,随后姚绍和姚赞率领步骑兵共五万人也前往潼关抗敌,姚绍就此称为后秦军对抗东晋军的全军总司令。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关,古称桃林塞。

传说在上古时代,巨人夸父逐日不得,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失落在今天河南灵宝到陕西华阴一带,化为了一片茂密的桃林,桃林与桃林塞因此而得名。

真正作为军事要塞的潼关,可能始建于东汉,在函谷关被废弃之后,成为连接关中与关东的第一要冲。它北邻渭水与黄河的交汇处,南依险峻巍峨的秦岭。

在这高山大河之间,有一块东西宽约四里,高约百丈的天然台地,被称为麟趾原,因其大部份位于潼关城塞之南,又称南原。麟趾原顶面较平坦,但它的西、北、东三侧均是陡峭绝壁,是极适于驻军的天然险要。

由于千万年来的风雨侵蚀,原面碎裂,被冲刷出数条深沟,成为关中与关东之间来往的天然交通要道。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也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而在这个时代,潼关的关城座落于麟趾原上的杨家庄与寺角营之间,正常的商旅如要过关,先要从阌乡进入长约十五里,车不方轨的黄巷坂到达远望沟口,再顺沟涧逆势登上麟趾原,进入潼关关城;然后再下关沿关城西面的金沟北行到达渭河南岸,再沿渭河河岸西行才算进入关中。

其整个经路就像一个倒放的“几”字,其中的远望沟、金沟沟底与麟趾原原面的落差都高达百尺米,中间又极狭窄,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

就在后秦国内姚恢叛乱、姚绍带领各路大军回关中平叛之时,晋军原本有一个攻破潼关的最佳时机,但晋军却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

俗话说,不幸有千千万万种,而幸福却只有一种。

可现在,晋军的这次失策,倒似乎与姚恢的行动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简单而言,就是晋军的第一路大军在进攻潼关时,也没有集中优势兵力,而是实施了分兵,特别是檀道济和沈田子进入河东之后,又分了一次兵。偏将苟卓率领数千人进攻匈奴堡,却被后秦的宁东将军姚成都击败了,这也是晋军的两次北伐中的第一场败仗。

檀道济对蒲坂的进攻也不顺利,后秦国新任并州刺史尹昭据城死守,轻装前进,缺少攻城装备的晋军一时也攻打不下。

更让王镇恶、檀道济等人大失所望的是:那个姚恢实在是太不争气了,竟然都没坚持半个月就被灭掉了!

也因此,当姚绍和姚赞所领的五万大军增援潼关之时,晋军原本可以轻易拿下潼关的战机也就转瞬即逝了。

姚驴的援军渡过黄河,出晋军侧后,与尹昭的蒲坂形成表里之势,夹击攻城的檀道济军。

檀道济只好修筑野战工事,深沟高垒,坚守不战。

沈田子见晋军已把进攻战打成了防御战,蒲坂其实已成鸡肋,便劝檀道济道,“如今看来,蒲坂城坚池深,守军也不弱,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攻下来的。一定要强攻,只会白白损失士卒,正好给守军拖延时间的机会,我军不如干脆不管它,挥师南下,先拿下潼关。和蒲坂相比,潼关才是通往关中真正的咽喉要地。现在王大将军已经到了潼关,但他兵力单薄,形势孤危,难于独自攻取,如果不能速战速决,让姚绍将潼关的防务安排妥当,那就更难对付了。我们只要乘姚绍新到,立足未稳,迅速攻下潼关,则姚绍也将无能为力,而蒲坂的尹昭、姚驴部队,更将不战自溃!”

檀道济的想法与沈田子一致,于是放弃了蒲坂,迅速南下,准备与王镇恶部会合。

后秦军大都督、大将军姚绍得知檀道济和沈田子所部南渡黄河,并由潼关而来的消息之后,随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应对方案,——主动出击,在檀道济和沈田子军与王镇恶所部胜利会师之前,利用人多势众的优势在黄河南岸给他们迎头一击。

姚绍的主意虽有些大胆,但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反对。

正月二十九,姚绍只在潼关留守两万守军,便亲自率领四万秦军主力,气势汹汹地向刚渡过黄河的檀道济和沈田子所部逼来。

当太阳落下最后一抹余晖时,姚绍率领的四万后秦军到达目的地,与檀道济和沈田子所领的刚刚下船的晋军只有两里之隔。 ︽2︽2,

远远看着两里外正在安营扎寨的晋军,姚绍胸有成竹地笑道,“传我号令,今晚一定要盯好他们,并让将士们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如果现敌人一旦大规模返回船上,立即回报!如果他们选择背水一战,咱们明天一早就对他们起总攻!”

凭着开阔的地势,姚绍相信,自己所领的主力部队以将近敌人三倍的兵力,将他们击杀在河岸问题不大。

毕竟,姚绍从走上战场到现在,至今未尝一败!

檀道济和沈田子显然也没想过,姚绍竟亲自率领四万大军前来拦截自己,还是在己方刚下船之时。

如今,摆在他们前面的或许只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仓皇坐船回到对岸,这样的结果很可能会受到姚绍军的衔尾追击,最后到底会有多少人丧生,实在无法预料。

二是背水一战,以一万五千的兵力大破姚绍所领的四万大军,就此一战成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