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江山争雄 > 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涨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江山争雄!

罗昭云心中有几个人选,最适合莫过李靖,但是李靖暂时需要坐镇河西走廊,确保刚占据的敦煌、张掖、西海等郡的稳定,使得大后方安宁无事,这是西北军的根据所在,非常重要。

其次人选是屈突通,这位老将军接近花甲之年,一心为国,忠君肝胆,适合委以重用,但是,屈突通想要尽快带军打回大兴城,如果派往巴蜀偏僻之地,会使老将军有所怨言,日后容易被李唐朝廷游说,比较危险。

眼下程名振主动请缨,罗昭云对他的才华和能力并不怀疑,应该适当派出去重用了。

如果能委派谋士跟随,一文一武,相辅相成,招抚巴蜀,还是有可能的。

罗昭云说道:“既然程副使有此意愿,为国效力,本帅还是很欣慰,这样吧,苏昱作为监军和征南长史,当你副手,出谋划策,治理民政,你二人带兵向巴蜀进军,重点是招安当地部落,和豪杰队伍,把西北军的新政策公布,为大军筹备粮草等工作。”

程名振脸上露出喜色,兴奋道:“谢少帅成全,属下一定不辜负少帅期望。”

罗昭云点头道:“好,对于你们的才能,本帅还是放心的,只要切忌,不可鲁莽,不得冒进,一切以安抚为主,定能打开巴蜀的门户,一点点开拓。”

“喏!”程名振心中激动,抱拳领命,他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没想到少帅会真正答应下来,对他能力不怀疑,这种信任,令他怀有知遇之恩的感激。

罗昭云的想法,就是让程名振、苏昱打头阵,前去趟路,推行新策,打开巴蜀的局面。

等罗昭云击败李唐军后,就可以把李靖调过来,派往巴蜀,在那里横扫西南,然后趁机沿着长江,推向萧梁、杜伏威、辅公拓、李子通的南方反王势力。

而他自己,重点带兵对付北方的李唐、刘武周、梁师都、窦建德、王世充等势力。

接下来,他要面临最大的对手,就是李唐!

罗昭云虽然有自己的优势,多出一千五百年的视野,但他缺少李阀那种深厚积累,而且李渊、李世民等人都在历史上有帝王位的,隐门似乎看到天机,坚定不移站到李唐一边,使罗昭云的阻力变得更大。

“黑火药,就是我对付李唐的秘密武器,大兴城外,让李家人,见识一下科技的力量!”罗昭云心中暗想,秘密武器,留在关键时候动用,以免唐军防备。

………

洛阳城。

王世充开春之后与李密在城外洛水畔,几次交锋,有胜有败,没有击退瓦岗军,但是也成功阻挡瓦岗军进攻洛阳。

许多武将以前尽管不服王世充这个胡族血统的宠臣,但随着他治军有方,跟瓦岗军极力周旋,保存了东都后,还是震慑住了不少城内武将。

王世充把自己的儿子、侄子都安插机要部门,逐渐都掌握兵权,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屯田卫、左右监门府等,八府十六卫,过半都有他安插的人身居要职。

如此一来,王世充在洛阳的话语权增大,有了权倾朝野的姿态。

段达、云定兴、皇甫无逸等人私下也都向王世充示好,渐渐以他马是瞻,如此一来,更加增长了王世充的野心。

王世充对大隋的走势心知肚明,离着灭亡不远,他此时掌握了军权,控制了东都,已经不把朝廷和江都杨广放在心上,有了效仿李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打算。

不过,王世充也深知自己的底蕴不够,并非李渊那种名门之后,李阀在关陇的根深蒂固,朝廷人脉之足,所以,他还有些担忧和顾虑,迟迟不敢谋反造次,除非,等杨广一死,王世充心理上没有了压力,才敢控制杨侗,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尚书府邸。

王世充在府内设宴,把一些心腹武将,还有堂侄子们请来,一边吃酒,一边商论对付李密的事宜。

“叔父,李密军中兵多将广,王伯当、徐世绩、单雄信、裴行俨、罗士信、程知节、邴元真、王君廓等,武将实在太多,不论是领军打仗,还是单独独斗,都是虎将,我军硬碰硬,实在讨不到便宜。”王弘烈忍不住道。

王世充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对于李密,他感到棘手,特别是瓦岗军帐下猛将如云,比他的队伍中将领多得多,硬拼不行,唯有智取。

“还是尽量派斥候混入瓦岗军,去中伤李密,他杀了翟让,屠掉不少瓦岗旧部的人,这种忘恩负义之举,会让不少瓦岗旧人心中有刺,影响其军心。尽量去宣传李密薄情寡义,傲慢自大,等他日后迹,肯定会兔死狗烹,削弱瓦岗军的凝聚力。”

众将士点头,当前也唯有用阴招对付瓦岗军了,寻找瓦岗破绽。

亚将陈智略道:“尚书,如今李渊自封唐王,据说在大兴城内,权倾朝野,控制了杨侑,把自己的办公衙司放于皇宫内,平时杨侑被软禁了,一切大权由李渊掌控,甚至他还把宫内的一些妃子占为己有,如同当年董卓一般,不如,尚书也请奏封王?”

“封王?”王世充眼神闪烁,的确心动了,以现在他在洛阳的权力,足以兵变。

但洛阳城内,毕竟还有不少关陇贵族和大臣家眷,江都朝廷还没有完全覆灭,王世充天性多疑,暂时还不敢太嚣张,寻思片刻,还是打算等杨广在江都被义军剿杀,他再夺权不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