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玄幻魔法 > 汉世祖 > 第124章 海外扩张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汉世祖!

八月秋高,值得欣喜的是,大汉又迎来一次大丰收,各州百姓欢欣鼓舞,喜迎丰收,哪怕是在开宝盛世的当下,对于黎民黔而言,也再没有比田亩丰收更值得喜悦的。哪怕身处东京城内,都仿佛能嗅到那溢散于空气中的稻香,那代表着饱腹,代表着希望。

琼林苑,金明池岸,刘皇帝拄着一根竹节,慢悠悠地信步于萧疏泛黄的草坪上,空气中弥漫着的桂花香气,分外醉人,秋高气爽,湖畔风光,实令人心旷神怡。

金明池内,仍旧停泊着十几艘战舰,这是常驻东京的水师,自然比不得大汉海军中的巨舰、大船,不过级别却不低,毕竟,在大汉水师中所有指挥使以上军官的升迁,都需要到京中受训,受训的地点就是这金明池水军,虽然有些不合理,但从政治上考量,就产生了这样的规定。

朝廷要保证对海军的控制与影响,在金明池上自然起不到多少训练作用,毕竟大汉的海军已经完成了从内河水师到海军的蜕变,因此,更多的,还是进行“政治审查”以及忠君爱国教育。

如今的大汉水军,基本自成系统,主力舰船基本的停住在河南、江南、福建、广东的几大军港了,再包括高丽、流求、安南,由七支大小舰队构成。

其中,在官兵的招募选拔、培养训练,也有极大的自主性,这些年,水军或者说海军的展,也始终呈现一种昂扬向上的趋势,哪怕在兵制变革中,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海军是进攻型兵种,朝廷养着如此规模的一支专业海军,自然不只是为了保卫疆土,大汉虽有万里海疆,但来自海上的威胁,几乎没有。

因此,大汉海军,实则就是为扩张准备的,自从帝国的陆地战略转变为收缩防守之后,刘皇帝鼓励培养了多年的开拓精神,就寄托到海军上了。

而纵观大汉海军这二三十年的展,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且不提过去在历次涉及到水战、海战的国内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从近十年来看,海外贸易的高速兴起,海上丝绸之路的蓬勃展,这些繁荣背后,大汉海军就是最为基本的支撑,为之保驾护航。

如今,向南洋传播大汉文明与荣光的,除了那些海商之外,其主力军,就是大汉海军地。三年前,由安南海军都指挥使郭良平上表,组织军队,进行了一次远洋航行,一方面做远航训练,另一方面则向海外诸夷展示大汉国威。

大汉海军,展了这么多年,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老一辈的功臣勋贵们,如郭廷渭、张彦威者,已早已退居归养。

如今,负责海军事的,乃是海宁侯刘光义以及林仁肇,海宁侯刘光义甚至还挂着一个枢密副使的头衔,被看作海军地位提升的标志。

但是,老一辈海军将帅们的子弟、门生,依旧充斥于海军这个大系统内,像郭氏家族,就有数十人,充任各级指挥与职事。

作为海安侯郭廷渭的长子,郭良平的前途自然是有保障的,对于他提出的远洋计划,朝廷中有些异议,尤其是对海军兴起饱含警惕的“大陆军派”,直接拿劳民伤财、徒劳无功来表示反对。

不过,刘皇帝对于郭良平的建议,到持高度认可的态度,并大大褒扬一番,刘皇帝那里认可了,那下边的阻力也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准备,在中枢的支持下,远洋舰队组建完毕,从安南地区的金兰港出,刘皇帝亲自命名:横海舰队。

这支横海舰队的组建,原本是不打算大动干戈的,但是在组建的过程中,左添一点,右增一点,规模一下子就上去了。

最初按照郭良平的计划,只打算出动安南海军一部,有个十来艘舰船,两三千人就足够了。但经过中枢一番商议,觉得太小气,于是,枢密院下令,从诸军港抽调战舰、官兵,仅作战舰船,就调动了五十二艘,其余辅助船只,也超过百艘,官兵及辅助人员超过逾两万。

除此这外,沿海的诸市舶司,还各自组建商队,满载着大汉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随航,而得知此消息,一些有海贸产业的权贵们也跟着参与进来,至于民间的海商,同样很积极,出海的收益从来不低,但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但是,若跟着大汉海军一道远航贸易,那自然之外的风险,几乎是降到最低了,有如此威武雄壮的海军护商护航,那生意还能不好做吗?

因此,等郭良平率领“横海舰队”出之时,就变成一支由四百多艘军、官、商、民船组成的庞大的舰队,说是去远征的,一点都不过分。

那一次远航,结果是成功的,大汉帝国的马步军所向披靡,横扫东亚无敌手,但海军出动,驰骋大洋,同样无可匹敌。

带队的,又是郭良平这样的积极扩张分子,舰队往返,前后历时一年半,“拜访”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抵达波斯湾,取得了朝廷官方与中亚地区的直接对话。

这是从陆地上,极难实现的,比如此时统治着波斯大部分地区的加色尼王朝,要是从陆上取得联系,先就得先灭了黑汗国,甚至是仍旧处于强盛期的萨曼王朝。

等回到安南之时,大汉又多了十几个藩属国,所有大船几乎都是满满当当的,除了商品货物、金银珠宝,还包括一些俘虏与美人,另外则是新臣服的诸夷国使者。

远航的过程与内容,显然是丰富的,曲折的,但与成果相比,又实在不算什么。而此前朝廷的投入,在丰硕的收获面前,更不值一提,都不需细算,只通过计吏凭经验,就能得出此次远洋的收益是投入数倍的结论。

别的且不提,就那几百名美女,这种异域风情,充满了新奇的诱惑,在大汉的权贵阶层中,都很受追捧。

而经横海舰队的满载而归后,朝廷对于外洋,也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就是那些反对经商、反对海贸的顽固分子,也不得不承认其中的利益。

而从官府到民间,又再度爆一次出海热潮,过去的“小打小闹”,终究不如这种大规模的行动带来的收获让人震撼,令人心动。

作为起者与执行者,郭良平得到了堪称丰厚的奖赏,刘皇帝赐封一等致远伯,这可不是承荫袭爵,而是自己奋斗出来的。这在引起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勋贵子弟投身其中,荣誉与利益同时向他们招手时,实在没有多少人抵挡得住那诱惑。

同时,海军的价值再度体现出来,其地位再度得到了巩固,并且,正式开启了“南下”的战略转型。

过去,不论是海上贸易也好,海军展也好,重点都是放在北方的,一者北方有高丽、日本这两个相对成熟的国家,二者大汉海军的起源与展是从北方开始。

但是,时移世易,仅仅高丽与日本,已经不能满足大汉日益高涨的海贸需求,二者,大汉海军的内部展需求,也逼迫着向南转移。

停留在北方,只是故步自封,而放眼大汉四邻,唯独有南洋,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而通过多年的展,很多人都认识到,南洋那些蛮夷地区,虽不开化,但地方是真好,物产是真香,那些金银、香料、珍珠、玛瑙、珊瑚,包括粮食、瓜果,实在是大有价值。只要能成功带回,那就绝对不亏,大多时候是有的赚的。

并且,帝国子民去做生意,特权是自然的,在大汉可能只是一个黔屁民,到外面,就是大爷,是人上人。

到开宝二十年,大汉在南洋各地开辟的聚点,其中在地图上标记有名的就达三十七处,至于那些无名点就更多了。

远航结束后,郭良平回朝述职,又提出建议,要在三佛齐国的蒲罗中岛,建立一个海军基地,作为大汉在南洋地区的一个支点,籍此掌控南洋商道,维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同时也保护大汉的商民保护,随时对当地施加影响力。

蒲罗中岛是什么地方,刘皇帝本来是不知道的,但比对着地图,经郭良平的解释,现,那就在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哪里还不清楚是什么地方,于是,果断的同意。

刘皇帝是很满意的,比起那种需要他亲自下令,强行推动,这种由下面的臣僚们,根据形势展需要,主动提出的方案,他更加欣喜。

不论是远航也好,还是在南洋设立海军基地也好,郭良平都是深得圣心,这大概也是刘皇帝那般大方给予伯爵赏赐的原因。

蒲罗中岛是三佛齐国的地盘,如今也是南洋土着国家中的一“大国”,周遭不少小国、势力,都是其藩属,而依靠着那条东西方贸易的黄金水道,获利颇多。

大汉提出这样的要求,显然是让三佛齐国难以接受的,稍显过分的是,汉使提出要求后,所给的补偿,只是减免其对大汉一年的进贡。

此事,扯皮到开宝二十年,还没个结果,三佛齐那边,始终坚持不同意,两国关系也难免恶化,甚至影响到下南洋的汉商汉民的正常经营活动。

而朝廷这边,却不耐烦了,刘皇帝交代的任务,拖延这么久,他们也是有压力的。而海军集团内部,就更加不满了,见外交途径解决不了,第一反应,自然是诉诸于武力,而枢密院海军司,已在制定征讨三佛齐国的计划,积极促进的,仍是郭良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