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约昌城一战过后,双方就一直处于僵持之中。
种建中率军退回蒲昌海,瓜分完战利品之后,就让各部暂时收兵回去,等待下一次招集令,这次攻下约昌城,收获丰厚,特别是阿柴部分得五成战利品,可谓是赚了个钵满盆满,恨不得大伙别散了,另外找个黑汗国城市再干一票,可惜种建中志不在此。
黑汗名将阿克莫尔从于阗带来增援的兵力也不过三万,以这样的兵力远征各部是不够的,加上进入冬季以后,白天还能忍受,一到晚上,荒原上冷风呼啸,严寒刺骨,足以把人冻死冻伤,这种天气劳师远征,实在不明智,所以双方只能僵持着。
这种情形其实不符合大宋的利益,大宋要的是把黑汗打痛,然后把它逼到谈判桌上来,在谈判桌上谋取最大的利益,至少也要逼得黑汗开放国门,允许佛道等教派自由进入黑汗国传教。
种建中以哈桑之子萨尔瓦为质,派人去约昌城找阿克莫尔,提出两国坐下来解决争端,阿克莫尔无法做主,派人回八刺沙衮请示哈桑,这一去一回又耗费了许多时日,等来的却是哈桑的愤怒。
哈桑强烈贵了大宋和西州回鹘等部擅自兵攻打约昌成的行为,要种建中先放回萨尔瓦,还回掠夺的财富,才同意双方谈判。
哈桑并不只是嘴上叫得响,还实实在在地开始集结黑汗大军,准备亲自率部东征,就算天气寒冷,不宜远征玉门关,但打打阰邻的西州回鹘和黄头回鹘还是可以的。
西州回鹘亦都护(国主)毗伽布的斤大为紧张,因为西州回鹘单独位于北面,大片疆域与黑汗接壤,黑汗王哈桑大怒之下,若是举国来攻,西州回鹘恐怕难以抵挡。
毗伽布的斤多次致书种建中,希望大宋和各部一同出兵,帮助西州回鹘抗击哈桑,这也是当初各部与大宋结盟时立下的条款,同盟遭到攻击,大家必须一齐出兵救援。
种建中自然不能拒绝,但现在黑汗还没进攻,以这个理由,种建中暂时搪塞过去了,只是哈桑真的进攻西州回鹘的话,到时出兵救援 是必然的事,这不是种建中希望看到的。
本来是要逼黑汗就范的,现在瞧这架势,反而有些象被动挨打,这怎么行?
怎么办?
沙州西大营的帅帐里,种建中和刚调来的副将姚古对着地图,都不禁在心里问出了这三个字。
姚古是原熙河军悍将姚雄的胞弟,姚家与种家一样,都是河东望族,代代出将才,姚古自身在军事方面也极有天份,真算来不差乃兄姚雄多少;
面对西域眼下的困境,他慨然一叹道:“这仗着实不好打,本来朝廷就不希望西域起大战,如今河东大地震,光是赈灾就耗费无数,此时只怕更不希望西域有大战了,可这分明是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嘛,让咱们这些在西域主持其事的将领左右为难,真是……..”
姚古说到这望了种建中一眼,没有接着说下去,他不说种建中也知道他这是在埋怨朝廷束手束脚了。
种建中轻劝一句说道:“姚将军不必口出怨言,朝廷确实有朝廷的难处,再者说了,《孙子兵法》有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咱们若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不正合兵法之道,又合朝廷之意吗?做不到这一点,那只能怪咱们才疏学浅,未能习得用兵之精髓。”
姚古苦笑道:“话是这么说,然而放眼古今,能以战屈之兵已难能可贵,又有几人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种建中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再与他争辩,转而说道:“我大宋联合西州回鹘等六部,一日而下约昌城,造出若大声势,哈桑竟然不为所惧,如今看来,想不战而屈人之兵怕是真的不行了,然西北苦寒,这一入冬季,更是难以用兵,想再给黑汗施加些军事压力都难啊。”
姚古想了想说道:“倒也未必不行,我宋军士卒不适应西北苦寒,但吐蕃各部却长年生活在高寒之地,如今的天气对他们来说,还是能展开军事行动的,而且上次阿柴部得到若大好处之后,意犹未尽,种将军何不试着让阿柴部联合羌塘和脱思麻部,从昆仑山西麓进攻于阗呢,真到哪时,只怕黑汗疲于应付,也没法再兴兵攻打西州回鹘了,或许再有这次施压,能把黑汗逼得来找咱们和谈也说不定。”
种建听了姚古的建议,不由得转向地图仔细查看起来,从羌塘控制的西侧,沿白玉河北下,确实可以攻击克里雅城和于阗城,如今驻守于阗的军队大部分被阿克莫尔带到约昌城来了,于阗一带正好空虚;
若是突然动袭击,特别是在这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冬季出其不意的来一下,说不定真能攻下于阗城,到时不但能解西州回鹘遭受攻击的危险,还有可能把黑汗逼回到谈判桌上来。
种建中不是那种三心两意,犹疑难定的人,一经想通这一点,立即对姚古说道:“姚将军此议甚善,事不宜迟,本将这就联络阿柴、羌塘、脱思麻三部,他们若是同意出兵,到时就由姚将军带三千人马汇合黄头回鹘与草头鞑靼,做出准备攻击约昌城的假象,牵制住阿克莫尔,再由阿柴等三部负责突袭于阗。”
“好,既然种将军也认为此议可行,那咱们就这么定了。”
“来人!传各部驻沙州使者前来议事。”
*******************************************************
杨逸一早回到洪家寨,又埋头苦干了半天,终于把前些天积压下来的公文给处理完了,他把最后一份文牍一扔,拍拍手,伸了个懒腰,对萧忆笑道:“萧先生,那腊肉的味道如何?”
杨逸昨夜出去,早上才神清气爽的回来,萧忆不用想也知道他干嘛去了,想起昨天见到的那个女扮男装的美娇娘,萧忆虽然不知道那是辽国的公主,但从那价值万贯的紫帽貂裘上就能判断出,对方来历不简单,他瞥了杨逸一眼漫不经心地答道:“腊肉再好,又怎么比得了国公那边秀色可餐呢?我对昨天那人的身份颇为好奇啊!”
“那你就慢慢好奇吧,恕我无可奉告。”
“对了,清娘随大人出使过辽国,想来是知道昨天那人身份的,国公既然不肯相告,来日回京,我自己去问问清娘好了。”
对萧忆这家伙的威胁,杨逸嗤之以鼻:“萧先生啊,你还真把我当惧内之人了是吧,哈哈哈,别说问清娘,你直接去问十三娘都行,我家娘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你若去问她,没准她真能告知你真相呢。”
“果真?国公真的无所谓?我倒是听是夫人的绣花针乃东京一绝。”
“滚你蛋,敢乱毁我娘子的名声,小心我把那块腊肉也提走。”
“哈哈哈!”
两人也算是苦中作乐吧,闲扯了几句,杨逸才正色地说道:“这儿萧先生看着吧,我到新城去看看可有什么问题。”
杨逸说完不理萧忆反应,带着几个护卫便直奔忻州新城而去,路过塌毁的老城时,看到许多老弱还在瓦砾间翻找着可用的物品,有些人一边找一边还在抹着泪,杨逸见了颇为感慨,灾难过去了,只是人们心底的悲伤是不可能那么快抹去的。
杨逸对身边的一个侍卫吩咐道:“你回去告诉萧先生,就说是我的命令,开春后在旧城废墟上栽上松柏,城中有多少百姓在这次地震中遇难,就栽种多少棵,并立碑为记,今后废墟上的松柏永不准砍伐。”
“是,大人。”侍卫应一声,立即掉头回去了。
杨逸觉得与其劳民伤财建个记念碑记念遇难者,不如栽上松柏,松柏有万古长青的寓意在内,这样既可以记念遇难者,又可以为后人造福。
来到新城后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几万人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眼看一座崭新的城市即将成形,人们脸上都多了几分喜色,吆喝声,号子声,冲墙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看到这番新气象,杨逸心情也为之大好,在城里走走看看,了解新房缺少什么材料,然后立即安排人手解决。
工地上的军民见到他,都会亲切地问好,杨逸挺享受这从受万民崇敬的感觉。
从新城回来的半道上,遇到越国公主带着十几个护卫,背弓跨剑打猎回来,她紫帽貂裘,脚踏长靴,英姿飒爽而又婀娜多姿,身上的紫色披风猎猎地拂动着,瞧上去她们的收获还不错,有山鸡,有黄羊,还有一只狐狸。
越国公主打马靠过来,颇为得意地对杨逸说道:“怎么样?今晚想吃什么,山鸡?黄羊,还是狐狸?”
侍卫们很识趣地落在了后面,杨逸不失时机地调戏道:“都不想,我只想吃…….”
杨逸虽然没明说,但那目光在她那凹凸有致的娇躯上巡睃着,比什么语言都更生动,更明白。
越国公主带着女儿家的娇嗔盈盈横了他一眼:“你也真是的,身边这么多护卫,还天天吃咸菜送稀饭,让他们去猎些活物回来不行吗?活该你受罪。”
“特里瞧你说的,本国公是来赈灾的,身边人手都不够分派,那有你这番闲功夫?”
“不是没闲功夫,是你死要面子活受罪。”
“是是是,可不这样,又怎么能体现出特里你的价值来呢?
“感情我来就是帮你打猎来了?”
“这只是其次,主要还是……咳咳,我想吃什么我记得刚才我跟你说过了。”
“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