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面高调表态目标是冠军,这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日本方面自然是很不屑的,尽管他们对于拥有杨帆的中国队还是有一点担心的,但是,日本人骨子里是看不起中国队的,在他们的眼里,中国队除了杨帆,其他人都不足为惧。这样一支球队居然敢先喊出拿冠军,这是在挑衅啊。
一时之间,日本方面也是群情沸腾。媒体上也是为日本队加油鼓劲外加对中国队冷言嘲讽。
对于中国足协大佬弄出来的这嘈杂的局面,高鸿博既愤怒又无奈,他只能够假装不去理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对决赛的考虑和分析上去。
现在对于中国队而言,有一个好消息是,日本队是一路火拼过来的,特别是在半决赛中和韩国队拼的很凶,而且他们的半决赛在中国队后面一天,也就意味着他们比中国队要少休息一天,他们在体力消耗方面一定胜过中国队。
高鸿博和教练组正在召开战术分析讨论会议。
高鸿博现在还没有打定主意在面对日本队的时候将要采用什么战术。
“日本队是讲究进攻的球队,但是,不要忘记了,他们的教练是扎切洛尼。”高鸿博在和教练组的人开会时,这么说道。
“是啊,一个意大利教练。”付博点头说道。
扎切罗尼是在去年年底履任日本队主教练的职务的,他上任2个月,只带领日本队进行了2次集训。2011年亚洲杯前4天,日本队才凑齐了所有的人员,在多哈训练了两次,边比赛边调整,最后一路前进,在半决赛还淘汰了死敌韩国队,杀入亚洲杯决赛。这是彻底显示日本足球实力和底蕴的比赛,也因为这样的胜利使得日本队上下获得了足够的自信,扎切罗尼也从一个原来被认为只会带着比埃尔霍夫打高中锋战术的意大利人成为了日本足球新的领头人和指挥官,得到了日本足球协会、球员和球迷的信任。
要知道这种信任是很不容易获得的。2002年世界杯,虽然特鲁西埃的球迷人气很高,但是他在日本足球协会内部被批得一塌糊涂,虽然日本历史上第一次进入了世界杯16强,但是特鲁西埃还是在世界杯后就被轰得下课走人。
2006年世界杯,带领日本队在中国亚洲杯上一路艰险地夺取亚洲冠军的济科从未得到日本球迷和日本足球界的信任。甚至在世界杯前的最后6个月,不断有日本球迷到东京日本足球协会的门前示威,要求济科下课。整个德国世界杯期间,济科是在媒体的鞭笞和球迷的痛骂中度过的。此后原本在鹿岛攒下人脉的济科和日本足球之间几乎恩断义绝。很少再参加日本国内的足球活动。
2010年世界杯,冈田武史在1998年带领日本队参加法国世界杯惨败的基础上吸取了教训,最后设计了无锋战术,他的战术体系原本不被人所理解,被认为是保守,胡闹。小组赛面对荷兰,就是落后也以我为主,坚持打防守反击,尽量少丢球。最后日本在本土之外第一次小组出线。冈田武史的失败经验和思考使得他成为了日本足球历史上的大师级人物。
在冈田武史之后,日本方面认为日本队的进攻已经有相当水准了,日本队的软肋在防守,在世界大赛上,防守的重要性甚至比进攻还要来的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选择了扎切洛尼这个意大利教练来执教,很显然是想要在日本队保持进攻依然犀利的情况下,改善防守能力。
高鸿博这话的意思就是,日本队现在比以前更加难对付,他们的进攻不错,防守却做得更加好。
“这次的决赛,我的考虑是想要打防守反击的战术,我们在前场有杨帆,全队做好防守,进攻方面由杨帆去想办法。”
“至于说怎么去踢防守反击,这也是有选择的,其中一个选择,那就是在开场的时候就加强攻势,在比赛中争取尽快入球,迫使日本队压出来和我们对攻。那样我们会有更多地机会。”
“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一开始就做好防守,日本队肯定会压出来进攻的,我们就缩回来以防守为主,避免先丢球,如果获得反击机会,就看杨帆能不能抓住了,如果没有机会,那就和他们拖到点球决战,来赌运气。”
“你们怎么看?”高鸿博问道。
教练们纷纷陷入了沉思。
一般来说,洲际大赛的决赛通常都很乏味,因为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保守一点的做法,先保证自己这边不丢球,然后才考虑进球。当然了,也有例外,那就是一支球队对于自己的进攻很有信心,也许会坚持进攻为主,争取先进球,争取多进球,以取得比分上的领先和胜势。
日本队是一支以进攻为主的球队,虽然他们的教练是一个意大利人,但是,他们的战术应该不会太过保守。
所以,面对日本队的进攻,整体实力不如对手的中国队选择打防守反击,这是比较合适的战术,问题就在于高鸿博刚才所说的,防守反击也有先反击再防守和一直防守为主这两种套路,如何选择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中国队助理教练付博第一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谨慎一些比较好,老高。防守是第一位地。我们必须先保证先丢球的不是我们,才能考虑击败日本队。在这样的决赛中,先丢球的一方会变得很被动,尤其是我们面对进攻很好的日本队的时候,一旦我们丢球,就不得不压出去进攻,这样的话,我们的防线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高鸿博不置可否的微微点头,却并没有言表示认同付博的观点,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其他人,他希望再多听听他们地意见。面对决赛,面对中国队有机会历史性的登顶亚洲之巅的机会,高鸿博内心是紧张的,他是一个年轻的教练,年轻意味着有拼劲,有朝气,但是,也意味着经验不足,这个时候就应该集思广益。
特别是中国队整个教练组,包括他高鸿博在内,没有一个球员有洲际大赛的决赛的经验,这就是一个最大的软肋,必须小心准备和应对。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付指导。”另外一个助理教练苏茂镇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一点。扎切洛尼以及日本队一定不会想到我们会在决赛中主动进攻。他以为我们会打防守反击,认为我们会先稳住防线。我觉得这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主动进攻,争取先进球。这会打日本队一个措手不及。”他有些兴奋的说道,作为中国队杀入2002世界杯的功臣,作为一个年轻教练,能够随队一起杀入到亚洲杯的决赛,他很激动。
“我认为保守点比较好。这是决赛。我们不能犯错误,先丢球是致命的,我们必须先做好防守,日本队的中前场实力很强大,我觉得他们比澳大利亚的进攻能力还要强上不少,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付博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的意思很明显,要保持谨慎。
“决赛比的不是谁表现更优秀,而是比谁犯的错误更少。”在高鸿博没有说话之前,付博又补充了一句。
高鸿博有些犹豫了,两个助手,付博和苏茂镇,这两人的意见是相左的,付博倾向于保守,苏茂镇倾向于保持侵略性。
现在,进攻和保守是一比一,打平,决定权就在高鸿博的手中了。
高鸿博没有马上给出回答,面对决赛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他现在考虑太多,更加犹豫。付博的理由是有说服力的,这样的决赛最终胜利的都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的球队,要想不犯错,保守的防守是办法。
这个时候,苏茂镇又说了一句话,“别忘了,我们有杨帆,有这个大杀器,要是不在进攻上有所作为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
苏茂镇这话又使得高鸿博向进攻这一边倾斜了一点,是啊,有杨帆这个核武器在手,要是不在进攻上做点文章的话,实在是太暴殄天物了啊。
这个教练组内部会议开了有半个小时,直到最后都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不过,高鸿博清楚,他必须尽快做出选择,不管是进攻还是保守,都必须尽快有一个结果,这样才能够在训练中更早的演练战术,为决赛和日本队对决有针对性的准备。
在下午的训练的时候,高鸿博终于做出了决定,最终高鸿博内心的野心和赌性起到了作用,他还是决定在开场的时候搏一搏,先压出去进攻,争取能够打日本队一个措手不及,要是能够先进球的话,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居然决定了战术,在训练中就要开始演练,高宏博也做出了一个决定:全队封闭训练!
任何媒体记者,包括中国的记者,都别想看到中国队的训练,更别提拍到中国队训练的画面。
如果在亚洲杯刚刚开始的时候,中国队搞什么封闭训练的话,中国的媒体以及一些关注中国队的外国媒体也许会很不满,你不让我们拍摄训练,我们怎么报道啊?!
不过,现在中国队杀入了亚洲杯的决赛,出于对于决赛的谨慎态度,中国队选择封闭性训练,虽然让媒体不爽,但是,媒体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够表示理解。
决赛了嘛……
而因为中国队杀入了决赛,并且决赛对手是日本,这也极大的刺激了中国球迷们去现场看球的热情。
短短一天时间,卡塔尔都多哈的街头就多了很多中国人。事实上,在卡塔尔人以及欧洲人眼中,中国人和日本人是很难分别的。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却是很容易区分谁是中国的,谁是日本人。
因为中国的球迷大多是穿着中国队的红色球衣,即使是不是穿着中国队战袍,也是穿着红色或者是近似红色的衣服。
中国队在决赛中抽签抽到了客队签,他们将使用客队更衣室,并且在比赛中身穿客场球衣。
而中国队的客场球衣是红色的那一套——事实上,这是一个让中国球迷很想不明白的问题,明明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红色是主色调,而在中国国内,红色也意味着喜气和欢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队的主场球衣会一直都是白色的那一套?而红色球衣反而是客场队服呢?
很多球迷对此愤愤的吐槽,将这个也列为中国足协业余的一个罪状之一。
而日本队那边则是以蓝色调为主,这和日本队国家队的球衣颜色是相符合的。
中国球迷的热情完全被激出来了。为了能够在现场见证中国队历史性的次捧起亚洲杯,国内的旅游团都纷纷紧急加开了各种来卡塔尔看亚洲杯决赛的旅游团,球票外加几天的食宿和旅游项目,旅行社直接开除了非常高昂的价码,但是,饶是面对如此高价,还是无法阻挡球迷的热情,但凡是来多哈看亚洲杯决赛的旅行线路套餐完全被抢购一空。
在中国足球非常不景气,在中国球迷憋屈了这些年的,在面对日本队这个死敌,种种的因素的刺激下,中国球迷的热情就如同那喷的火山,完全爆了。
而这场和日本队的亚洲杯决赛的门票,更是早就被抢购一空,而在网络上,高价求购决赛门票的帖子到处都是,有搞到了决赛球票的球迷在网络上纷纷晒出自己的球票,就会引起那些没有买到球票的球迷的各种羡慕嫉妒恨。
央视也在电视中疯狂的打广告,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时间,也就是在八点档的电视剧开始之前,也打出了粗体的字幕广告:一月二十七日,多哈,中国加油!
可以这么说,整个神州大地,都为中国队和日本队的这场亚洲杯决赛而疯狂了。
在这样的热烈气氛下,时间过得很快,中国队和日本队的决赛这一天很快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