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用热毛巾捂脸并且还在喝醒酒汤的蔡京,听到儿子回来的动静,就挥手示意房中的无关人等都出去,只留了父子二人在房中。
蔡京问蔡攸道:“官家怎么说?”
蔡攸在蔡京面前站定:“官家没有明说,只是孩儿看他的样子,似乎并不在乎界河商市从哪儿买的粮食。”
蔡京不会冒然出手,在撕破脸前一定会摸清赵佶的心意,要不然这个奸相怎么能当那么久?
“哦,是吗?”蔡京端着醒酒汤,笑道:“看来官家还真是大方啊,一年多花一百万啊。”
这钱最后还不是官家自己花掉的,他有什么不舍得?而且自家老爹为何要和武好古过不去?武好古一个武官,又不会当上宰执。蔡攸心里嘀咕着,却是没有明说出来。
蔡京的眼神忽然变得锐利起来,深深的戳了儿子一眼:“你别小看了武好古!他比他老师苏东坡难对付多了!”
蔡攸张了张嘴,想要问清缘由,但又不敢开口,就怕被蔡京训斥一顿,只能低头:“孩儿知道了。”
“二苏能有今天,其实都要归功于武好古!如果没有武好古替苏东坡筹谋,他现在还在海州养老呢,怎么可能当上右相?而且这一次他去西北带兵,很有可能会立下大功。到时候起码能加一个遥郡,以后就是朝廷的大将了。”蔡京顿了一下,示意儿子坐下来,然后缓缓说道:“官家已经把日后宣抚幽燕的差遣许给他了!而且还准他蓄养私兵!”
原来蔡京已经试探过赵佶了!而且还得到了让人讶异的答复。
赵佶根本不在乎武好古在界河商市养兵,而且还要将以后宣抚燕云的大任交给他。
这可是封王的大功啊!
蔡攸闻言大惊失色,“他去宣抚幽燕?还可以蓄养私兵?怎么会有这种事!”
“那是官家圣明!”蔡京冷笑道:“如果说本朝真有谁能收复燕云,那么就非武好古莫属了。
一个界河商市就不知道坏了多少辽国高官权臣的心境,还和燕云豪门拉打得火热。界河商市的云台学宫里面居然还有不少姓耶律和姓萧的学生!
将来高丽一旦兴起,和咱们东西夹攻,他武好古靠收买拉拢都能把燕京城拿下。”
蔡京此时并不知道高丽国根本就是外强中干,而辽国的国祚还有二十多年。他还以为最多十年后就会有宋丽合击辽国的好事儿了……
“那他岂不是真的要封王了?”蔡攸低声嘀咕道。
他倒没想过武好古在封王后会被赵佶卸磨杀驴——赵佶不是赵构,而且北宋一朝对功臣还是很优待的。一帮开国将门混到如今,都还保着富贵,并没有谁给灭了门。
而且武好古阿谀奉承的本事在朝中也排得上号了,赵佶和他亲得跟什么似的,根本不存在功高震主的事儿。
蔡京道:“他封王为父才不在乎,他如果和老夫一体,为父还会助他一臂之力。可是他偏偏和苏家那些奸臣交好……若是封了王爵,还不成了苏党的后援?苏东坡命是不长了,可是还有苏辙、苏迟、苏迈、苏迨这些人。”
这事儿武好古的确有不对的地方……如果他好好的和蔡京结成忠党,蔡京巴不得他收复燕云,自己也能跟着沾光。可武好古却偏偏捧起了苏东坡,还造成了苏东坡拜相这样严重威胁蔡京地位的事情。
苏东坡的子侄门徒一大堆啊!到时候一起分润了北伐的大功,蔡京还怎么混?而且苏东坡是旧党领袖,蔡京是新党首领……让苏家得了志,蔡家能有好日子过?
蔡攸也觉得问题有点扎手,片刻后问道:“那大人准备怎么办?”
武好古“通辽”的事情可大可小,闹大了,论死都有可能。但如果赵佶要包庇,那还有什么事儿?哪怕御史台跳得再高,一句“奉中旨”不就什么事儿都没了?
“总会有办法的,不过咱们不能冲在前面。”蔡京扯了一下嘴角,“只要咱们不出头,让别人去咬他就是了。这样万一咬不死,咱们也不会折进去。
攸儿,你也别小看了天下悠悠之口。武好古已经做了得罪天下读书人的事儿,一旦有了口实,天下士子怎会放过他?到时候官家就算能保住他,界河商市也有可能收归朝廷管辖。没有了界河商市,将来他还能宣抚燕云?”
蔡攸知道蔡京所指的是“左右榜进士”和“太学改革”的事儿。虽然主推的是苏东坡,但是谁都知道武好古才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左右榜进士”和“太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实政论》就是武好古提出的。而且这两项改革的大本营,也不是苏东坡的相府,而是武好古创立的云台学宫。
现在云台学宫的第一代博士和通才都已经学成毕业了。他们这些人大多被安排到云台学宫本部、界河云台学宫、界河四开书院(四所六艺属于)、开封府辟雍学宫和开封府国子小学(六艺书院)担任教师。这伙人数量虽然不多,就一百多个,但是却代表着一种和原来的文士截然不同的士。
“那么西北军中要不要招呼则个?”蔡攸又问。
“打招呼有用吗?陶子礼那厮心大的很,说不定还想直取兴灵,破灭西夏呢。武好古手里捏着几千精锐,那可是打败过两万西夏大军的强兵啊……陶子礼怎么可能不用他们?”
“不会真的让武好古领兵破了兴庆府吧?”
“怎么可能?你忘了元丰四年的那一战了?无定河边拔几个州是一回事儿,打到兴灵又是另一回事儿了。”蔡京打了个哈欠,“把武好古折腾到西北去就已经赢了一招,接下去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大人,您说的那个告发武好古的小人,是不是要弄过来?”蔡攸试探着问。
杜文忠虽然不是武好古系统的核心人物,但却也是非常接近核心圈子的,一定知道许多内幕!
“当然要弄到手里,你跑一趟清池县吧,从吕颐浩那里把人带来。记着,这事儿不能让旁人知道。武好古那厮在沧州可是颇有势力的。”
在杜文忠的问题上,武好古的确是疏忽了……也不能说疏忽,主要还是武好古的势力草创,根基还是忒浅。而且北宋的政治氛围也比较宽松,官场上斗来斗去都是放嘴炮。什么杀手,什么死士的并不多见,武好古在界河商市算是有死士的,那200个阻卜战奴和千人假子军团,还有西门家、慕容家、柴家的那帮子侄都是能替武好古上阵杀敌的。
但是他们不是干杀手的料,既不会“追”,也不会“暗杀”。如果杜文忠走沧州江湖的路子逃亡,柴家倒是能找到他。可是他却不知怎么到了吕颐浩手中,这些那帮江湖人士连杜文忠的影子都找不到了。
……
武好古并不知道自己一个小疏忽给有心当小辫子给抓了,也不知道蔡京已经有了夺取界河商市的计划。他只知道童贯和武好文联袂到了开封府——他们俩是回京述职的名义到达的,所谓的述职,当然就是向赵佶报告前线的情况和各级将领的功劳了。
不过武好古没有见到他们,因为这两人都是把国家大事放在首位的官儿,入城后也没回家,而是直接风尘仆仆的就去了皇宫。这二位当然不用閤门司慢慢排班了,直接就去崇政殿候见,而且很快就在摆了地图台的崇政殿偏殿里面见到了官家赵佶。
从赵佶那里,童贯和武好文听说了武好古要去替代高俅带兵的惊人消息。
“陛,陛下要让武好古去指挥两直精兵?”
“陛下,我大哥他同意了?”
赵佶心情非常不错,他刚刚听童贯和武好文叙述了西北前线大战的情况——这可比看奏章过瘾啊!童贯就是个能吹的,武好文又当过“说书”,自然能说了。
如果不是遗传性胆小的毛病,赵佶都想学李世民,来个御驾亲征了。
“唔,”赵佶笑着点头,“高俅的功劳很大了,加遥郡是肯定的。童贯、武二,你们俩也是功不可没啊!难道就不应该让武大郎也立点儿功劳?一个遥郡,朕看他也加得了。”
童贯和武好文听了赵佶的话儿,很有点儿无语了。
打仗啊!而且是和可怕的西贼打,可不是闹着玩的!
赵佶大概知道他们俩想说什么,笑着开口:“旁人怕西贼,武好古可不怕。他在界河商市整天和辽人打交道,辽人不比西贼凶狠?”
是啊,武好古还收了大石头为徒,还和阿骨打称兄道弟。区区西贼给他们二位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你们不必担心了,”赵佶笑着,“童贯,回头你和武好古一起走,去鄜延路监军。”
“奴婢领旨。”童贯知道赵佶是什么意思——仗还得他来指挥啊!
“武二,”赵佶看着武好文,表情稍微有点古怪,“这个……你的功劳很大啊!不过钟傅不想用你当机宜了,那就给你换个地方,先去做一任相州通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