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431章 海州的幽灵 三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天下豪商!

朐山县城之内,海州州衙。

这座始建于唐朝的陈旧官衙里面,今天可真是热闹非凡了,接连两拨贵客到访。先来到的是从郁州岛上泛海而来的二苏兄弟和四个苏门弟子,他们是知海州事曾肇亲自从码头迎来的。一伙人还没在州衙里面坐踏实,黄庭坚和武好古后脚就带着礼物到了。

曾肇忙又起身出去迎接,把个幸近大儒和黄庭坚还有陪同而来的米友仁一块儿迎进了海州州衙后院的内客堂。

而武好古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苏东坡。苏东坡穿了件土黄色的对襟长衫,头上戴着一顶东坡巾。老人家看上去有点瘦削,一张原本应该是国字型的脸上颧骨突出,眼窝深陷,山羊胡子则全白了。

和苏东坡一起的还有一个年纪稍微轻一点,也稍微胖一点,五官样貌却非常相似的老头,自然就是曾经当过次相的苏辙了。苏辙的打扮也和苏轼差不多,一身便装,不过并没有戴东坡巾,只是顶了一帕方巾,悠然自得的和哥哥一块儿坐在上座。

知海州事曾肇也是一副随和的样子,同样没有穿官服,还一个劲儿招呼来访的武好古和黄庭坚还有米友仁入座。

不过武好古和米友仁却不敢在老前辈面前放松,都是全套的绿袍官服,正襟危坐。

虽然他们俩都是官家心腹,荐跻两府仿佛是早晚的事情。可是官场上还是有辈分高低的,而且武好古还是来拜师的,而米友仁干脆比武好古还低一辈,二苏兄弟就是他“爷爷辈”的高人了。

苏东坡的四个学生也在这里,也都是一身便服坐在那里,摇着扇子,全是名士做派。

黄庭坚替武好古一一引荐了诸人,武好古则一边抱拳行礼,一边偷眼打量着二苏兄弟的风采。

呃,说真的,武好古实在看不出两个老头子有多少魅力。仿佛自己、高俅、潘孝庵和米友仁这“四大心腹”看起来还更好一些呢!也不知道宋人为什么就粉苏东坡呢?

不过前辈高人就是前辈高人……就在武好古离开开封府前,《文曲星》杂志的特刊,《东坡归来》(就是俏金娘和苏东坡的真人秀画册)的第一期就大卖了一回,定价200文(指花魁行的收入,分销商卖多少另外计算)的画册,仅在开封府就卖出了2万本!在整个大宋的销量,保守估计都有二十万册啊!

这样的销量,接下去的“花招儿”唱卖一定能卖出个天价来的……

幸好这年头宋人还没有什么肖像权和专利意识,要不然苏东坡就该去开封府状告自己了!

一边想着侵犯苏东坡肖像权的事儿,一边说着寒暄的场面话儿,说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始说起了正事儿。就看见黄庭坚一脸严肃:“老师,弟子这次陪同武崇道自开封府而来,就是为了请您收武崇道入苏门,传以衣钵的。武崇道是儒商出身,祖上乃是武周皇族,自幼修儒习画,虽然年轻,但是在儒学和画艺上都极有造诣,堪称是一代奇才。若是能入老师门下,一定能发扬苏门之学!”

苏东坡一笑,轻轻摇了摇扇子说道:“米元章、章子厚、程正叔、范尧夫荐武崇道入门的信,老夫都已经收到了。”他看着武好古,“他们都说你是当世大才,儒门新秀。而老夫在海州也拜读了你的《共和商约》……的确很不简单啊!

虽然《礼记》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说法,但是真的将之付诸实行的,也只有《吕氏乡约》和《共和商约》了。而且,《共和商约》的完善程度要远远超过《吕氏乡约》,就是老夫也感到非常佩服啊!能有你这样的弟子,是我苏门之荣!”

这就是收徒了?虽然武好古之前一番运作,已经让苏东坡无法拒绝,但是东坡先生的这番话,还是让武好古喜出望外。

他连忙起身,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拜师帖,走到苏东坡跟前,双膝跪地,高举拜师帖:“弟子武好古拜见恩师!”

苏东坡笑着收下拜师帖,又伸手在武好古的手臂上虚扶一下。武好古顺势就站了起来,立在苏东坡跟前。

东坡先生看着武好古英挺的模样,微微笑了笑道:“坐,坐下说话吧。”

武好古又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坐好了,虽然正式的拜师仪式还没有举行,但是从现在开始,他就是苏门弟子,也是苏东坡理想的继承人了……

东坡先生捋着胡子,用扇子一指身边的兄弟苏辙道:“我和子由这些日子都在讨论你的《共和商约》……子由都认为‘商约’不是太好啊,将来总有一日要乱天下的!”

这个看法……呃,很可能是有道理的!

武好古知道,《共和商约》和界河商市,还有云台学宫以及武装博士团这些原本历史上没有的事务一一出现,已经注定了未来的天下,必将比原本的历史更加纷乱了。

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现在有了可以组织一个政权的方法(《共和商约》),政权实践的基地(共和商市),以及拥有理想的武装团体(武装博士团),还有武好古怎么一个能折腾的资产阶级导师。有了这一切,靖康之耻如果仍然如期出现,那么这个大难将会变成一个独立于封建王朝的资产阶级共和政权诞生的契机。

而北方的少数民族,无论是女真还是蒙古,恐怕都没有足以摧毁一个拥有几百万人口,庞大的手工业和东方大海制海权以及大量海外殖民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也许取而代之的,很有可能将是更加长期的混乱和征战……

不过这个真实的想法,武好古是不能和苏东坡说的。

而且武好古早就知道二苏会问这样的问题了,至于答案……他也早就考虑好了。

“老师,《吕氏乡约》是农民之约,《共和商约》是工商之约,但是士农工商终究是以士为首的。学生以为,或许士人之约,才是真正实现天下为公的途径吧?”

又要“约”?

在场的众人都目光灼灼看着武大儒,似乎在等着他的“士人之约”。

武好古笑道:“恰好海州这边就有一个实践士人之约的机会。”

海州?

他想干什么?海州可是朝廷的一个州啊!不是县以下的镇、乡、市,不可能自治的——宋朝的中央政权所触及的范围基本上也就到县,之下都是各种形式的自治。

曾肇突然明白了,看着武好古问:“崇道,你说的是海州商市?”

海州商市的“商市”之名是随口叫出来的。那里将来或许会变成商市,不过现在海州商市其实是一个安置贬官的地方。等到下一次朝廷党争闹起来的时候,那边恐怕就会住满倒霉的被贬官员了……

武好古一脸正色地说:“修撰称朐山县城北的新城为商市是不妥当的,虽然那边的确是由商行建起来的,但是将来要居住的主要还是朝廷官员啊。”

“说得也是。”曾肇想了想,“得改个名称,东坡先生,苏相公,你们怎么看?”

二苏兄弟互相看了对方一眼,苏轼微微笑着,苏辙则皱着眉头——武好古这个“恶儒”莫不是又在打什么坏主意吧?

“不如就叫天涯镇吧。”苏轼叹了口气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一笑泯恩仇。”

“好!就叫天涯镇!”曾肇点点头赞同道。

武好古说:“天涯沦落人也是堂堂士大夫!将来天涯镇必是全天下士大夫最为集中之地了……这士大夫之约,不如就从天涯镇开始吧!”

这话说的在座的士大夫们都眉头大皱。

天涯镇的贬官之所,应该空空如也才好啊!怎么会变成全天下士大夫最集中的地方呢?那得有多少人被贬过来?

“是该有个《天涯之约》。”苏东坡摇着扇子说,“蓝田吕氏的乡民和界河商市的商人都能选贤与能,堂堂士大夫肯定比他们要强啊!”

苏辙听了哥哥的话,也觉得是该怎么弄。

都说士农工商以士为首,现在农工商都“选贤与能”了,士反而不能“选贤与能”,这样怎么体现士的高贵呢?

而且,“商约”唯财,“乡约”唯德,都是顾此失彼,若在天下推行一定会出问题。如果能在海州试出一个“德财兼备”的“士约”,将来国家就有大治的希望了。

而这个“士约”,显然要在苏门学士的指导下制订。苏辙心想:自己是当过宰相是,又是饱学大儒,苏门之中还有那么多的学士,都是饱学鸿儒,而且又可以参考“商约”和“乡约”,一定可以制订出最好的“士约”……

想到这里,苏辙也跟着点点头:“是该制订一个《天涯之约》了……崇道,你也一起来参与吧。这次老夫要和子瞻、子开(曾肇),还有苏门弟子们一起来拟一个《天涯之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