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还真像郑秀秀想的那样——在跟承恩公夫人说了后,承恩公夫人刚要惩罚李舒,就因李舒提前跟承恩公世子打了招呼,然后她娘还没出手,她就被她哥哥数落了,她哥哥也是李舒那个调调,说李舒只是私下闲聊罢了,又没让她到处说,是她自己到处说,现在却怪李舒,说她不讲理,她娘看她哥是那样一个态度,因对唯一的儿子自然比对女儿更宠爱,再加上心底也觉得儿子说的对,所以就没帮郑秀秀惩罚李舒了。
郑秀秀看还真是这样一个结果,不由气急败坏,满脑子想着要怎么收拾李舒,就在差点想不到方法的时候,想到了李舒传的谣言中,说临江郡王跟木槿似乎有些不清不楚,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郑秀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还是将李舒是最开始造谣的人这个消息传到了临江王府。
虽然她不喜欢看到临江郡王为了木槿出头,但要是能收拾一下李舒,她还是想看到的,另外还能试探一下,看看临江王爷是不是真的跟木槿有一腿。
赵垚收到这个消息后,果然将李舒记到了黑名单中,准备伺机收拾这个罪魁祸。
郑秀秀不知道赵垚已准备不日找李舒的麻烦,看临江王府没动静,还以为自己的盘算落了空,当下不由叹了口气,想着既然没用,还是自己亲自想办法找李舒的麻烦吧,不过赵垚没找李舒的麻烦,却让郑秀秀觉得,看来之前李舒说临江王爷跟木槿有一腿的消息,看来是假的,要不然也不会不为木槿出头了,而一想到这个消息是假的,倒叫郑秀秀松了口气,要不然,这会儿李舒就算倒霉了,一想到木槿跟个王爷,还是个不要自己的王爷有关系,还是要让她气坏了,所以赵垚没什么动静的事,对她而言也不全是坏消息就是了。
她哪知道赵垚之所以暂时没出手收拾李舒,是有原因的呢。
不是赵垚不想收拾李舒,而是,郑秀秀送来了李舒造谣的消息,但是又没提供证据,赵垚自己也收集不到证据,没证据,他便不方便收拾有承恩公府罩着的李舒了,毕竟要是有证据的话,就算他是一个远支宗室,没什么权势,但也可以将证据提交昌平王府,让昌平王爷拿着证据,上承恩公府找李舒的麻烦,就像先前查出郑秀秀造谣,是因为找到了她指使的那几个下人,对方招出了郑秀秀,有明确证据,所以昌平王府能找郑秀秀麻烦一样。
现在既然没证据,他能怎么着李舒?自然就只能先记下了,以后再找她的麻烦了。
郑秀秀不知道这一点,还以为赵垚跟木槿没关系,所以不帮她收拾李舒呢。
因郑秀秀道歉了,上层圈子的人都知道这事了,看连京城红人承恩公府都在昌平王府跟前铩羽而归,自己家家势比不上承恩公府,自然更不敢造谣木槿如何如何了,于是先前那些流言便渐渐止了,木槿总算恢复了清白,于是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她是没受影响了,但传谣的那些人就倒了霉了。
郑秀秀还好一点,她已经跟卫贵妃的弟弟订了亲,倒也罢了,但像汪小姐等先前聚在一起议论的小姐们,各家夫人知道了当时聚在一起造谣的都有哪些人,便在心底打定了主意,不会娶她们为媳了,不说她们这种搅家精娶回来会家宅不宁了,便是得罪了昌平王府,也没人敢娶了啊,生怕娶了以后昌平王府会因为那些姑娘,将他们家列到黑名单上,那就不好了。
这样的变化,可是愁坏了各家,不少家族里的明白人纷纷骂几个在昌平王府惹祸的夫人或小姐,有些为了不被列入昌平王府黑名单,还分了家,以求减轻影响,那几家小姐,亲事上也艰难了不少,她们那时已知道造谣也是有成本的,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想说啥就能说啥的,可惜为时已晚,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只说赵元娘先前也担心木槿被承恩公府、郑太后还有卫贵妃几个大有来头的人围攻,会不会有事,甚至跟赵三夫人等人那样,担心会不会连累到昌平王府,这会儿看不但昌平王府没事,木槿也没事,不但没事,还白得了一万两银子的精神赔偿费,不由笑着跟世子妃道:“娘,看来表妹是个有福的,能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心中暗道,自己当时幸好没像赵三娘那样跟着汪小姐瞎起哄,说什么错话,要不然这会儿也跟赵三娘一样,以后亲事都要艰难了。
不过木槿的运气的确不错,啧啧啧,本以为她这次要倒大霉了,毕竟对上了太后的娘家还有皇帝的宠妃,昌平王府再得帝宠,胜算也小的,结果遇上了明辨是非的今上!
今上果然不愧为明君,明辨是非,没因外力干扰就站在承恩公府一边,而是帮理不帮亲,于是木槿就躲过了一劫。
虽然是得助于永和帝隆恩才躲过了一劫,但有贵人相助,也说明木槿的运气好不是?更何况还得了一万两赔偿呢,就更不错了。
虽然一万两对昌平王府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她来说还是不少的,毕竟就算将来自家继承了王府,财产不少,但大多都是要留给自家哥哥的,给自己的嫁妆那是有限的,能有十万两就顶了天了,她将来只有十万两的话,那一万两对她来说,自然不算小钱,所以看木槿在之前得了昌平王妃给的一万两银子补偿后,现在又得了一万两银子,赵元娘也是有些羡慕的。
世子妃不由笑道:“傻丫头,什么有福,这些本来就是应该的,要是没逢凶化吉,别人泼她脏水却不会受到惩罚,那才说明这世道不公了呢,现在这样才是正常的,所以你以后要行正事,身正才不用怕影子斜,要不然看看老三,以后有她受的。”
听了世子妃的教育,赵元娘敛笑郑重点头道:“女儿受教了,会谨记在心的。”
世子妃看女儿听进去了,不由满意地一笑,道:“马上要中秋了,今年就由你来操持吧,只要你能将王府的中秋操持好,以后去了夫家,基本上管家的事都能应付得了了。”
赵元娘中秋后就会出嫁,这中秋由赵元娘理家,也算是世子妃给赵元娘出的实习考题了,合格了她也放心女儿出嫁了。
赵元娘脸色凝重地道:“是!女儿会好好努力的。”
她未来的夫家是理国公府,虽然也是兴盛的大家族,但比王府的人口还是要少一些的,王府几代经营,如今有好几百号人,人际关系也错综复杂,她要是能处理好王府的事,到了夫家,的确也能处理的好,所以对这一次实战训练,赵元娘自然需要认真对待。
却说清安伯爵府里等着木槿倒霉、连周韬都在观望没在流言冒出来的第一时间过来安慰木槿的众人,完全没想到事情展出乎他们意料之外,有郑太后和得宠的卫贵妃帮衬,还没帮得了承恩公府,还是让他们被皇帝斥责,这说明昌平王府还真是简在帝心啊。
所以这时看卫宣送信给承恩公府,说是郑家姑娘多口舌,若不好好教养,他不想要;然后皇帝又插手了,训斥了承恩公府,让承恩公府好好教养姑娘,让承恩公府颜面扫地,木槿这方大获全胜,周韬看皇帝看重昌平王府,看昌平王府这样得势,而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新贵的卫宣也对木槿很好,木槿的靠山很雄厚,便忙忙地上门安慰木槿了,道:“听说承恩公府四小姐找你的麻烦?没怎么样吧?要有的话,跟爹爹说,爹爹尽力帮帮你。”
他之所以这样安慰木槿,一是为了向卫宣和昌平王府示好,二是为了附和皇帝,毕竟皇帝都骂了承恩公府了,这种情况下,自己要还不上前安慰女儿,只怕皇帝就要觉得他这个父亲有问题了,而木槿可是皇帝最看重的昌平郡王的亲外孙女,要在皇帝跟前留下一个他怠慢自己重臣外孙女的印象,那可不是好事,所以周韬自然就赶紧过来安慰木槿了。
只可惜木槿早看透了他。
哦,先前自己处于风口浪尖的时候你不见踪影,现在自己度过了危险,你倒出现了,这是哪门子慈父呢?
不过对方既然想装慈父,那她也配合一下,给他找点事情做做,毕竟这可是他自己提出来的,不是自己要求的。
于是当下木槿听了周韬的话后便一脸感动地道:“谢谢爹爹,说起来还真有一事相烦爹爹。”
周韬看木槿不但没因自己的话感动地摇头说没有事不用劳烦他,相反说有事,不由有种不祥的预感升起,不过话既然已经说出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了,当下便道:“你说。”
当下木槿便道:“也没什么,就是现在承恩公府虽然道歉了,但外面一些不知道情况的人恐怕还在乱嚼舌根子,所以父亲要是听到了,帮女儿澄清下,让别人知道这事是承恩公府诽谤的就行了。”
听了木槿的话,周韬脸色不由僵硬了,暗道这丫头,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真傻,竟然让自己在外面说承恩公府的不是,这不是让自己跟承恩公府对上吗?昌平王府不怕承恩公府,他家可是怕的,他要敢在外面说承恩公府诽谤自己的女儿,就算是真的,承恩公府不能反驳,但人家记恨在心,以后找自己的麻烦,他也要吃不消啊,所以他怎么可能在外面给木槿澄清。
木槿提的这个要求,其实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如果周韬真是个好父亲——都不用多好,就是差不多的,不用她说也应该做的,现在她说了,对方的脸色还有点难看,这就让木槿进一步明白,这个周韬,看来的确像昌平王妃他们说的那样,就是个嘴上甜的,于是当下不由心中冷笑,但脸上却没露出分毫,只故作疑惑地道:“爹爹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女儿提的要求不妥?”
周韬这时已反应了过来,强笑道:“没有没有,这本来就是为父该做的,你不用说我也会做的,所以为父这是看你提的事情简单,有些惊讶罢了。”
木槿看他这样说,不由想笑,想着你就装吧,看你装到什么时候,心里虽这样想着,但她并未揭穿他的伪装,只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笑道:“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周韬两次来找木槿,都没达到自己的目标,相反,还吃了不大不小的闷亏,心中不由有些不舒服,当下不想多留,免得木槿又说些什么气着了他,所以便赶紧告辞了。
看周韬回了来,白姨娘便忙问他,道:“怎么样,她情绪还好吗?”
白姨娘看流言被昌平王府解决了,想到将来木槿回来,她们只怕难找她要钱用了,当然更没法欺负她了,相反,木槿可能还要压在她们头上作威作福,心里可真是怄死了,这会儿这样问,是想打听一下情况,看看木槿是不是虽然流言散了,但已经因为之前的事,精神摧毁了,要是木槿被打击的精神不振,颓废丧气,那也能稍解她心头之恨了。
结果却听周韬没好气地道:“有那么多人帮她,她情绪自然好的很。”
白姨娘一听周韬这口气,就知道他在木槿那儿,只怕又碰了什么壁,要不然不会这样的,而这种情况,让白姨娘听了却觉得分外受用,倒不是看周韬倒霉幸灾乐祸——她还没那么大胆子,敢对周韬倒霉幸灾乐祸,而是想着周韬越在木槿那儿受气,就会越讨厌木槿,这样木槿回来了,周韬肯定会因为厌恶她而对她不好的,到时不用她做什么,光是被周韬收拾,就会有她受的了。
不用她出手当恶人就能收拾压在自己头上的人,白姨娘自然高兴。
不过看周韬心情不好,怕触他霉头,让他迁怒自己,也就不多问,赶紧退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