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亚历山大很有压力
杜聿明问道:“那么我们不去仰光?那样是不是会被人诟病?”
王明宇道:“我军水土不服,大军出现了问题。现在我们要在曼德勒休整。至于休整的时间,那只有等到大军恢复恢复再说了!杜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啊?总不能让我们拖着一大批上吐下泻的人去和小日本蛮干吧?这可都是咱们的弟兄啊,咱们作为长官,得为兄弟考虑考虑不是?”
杜聿明暗自笑了一声,你西南王的称号岂是白叫的?西南地区的水土和这边差异也不是很大,现在说出这么个理由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怎么想的了。不过既然有理由了,那么别人即便是想说什么,也没有办法说的出口。
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些,最主要的是蒋委员长问起来,那也有话说。而且王明宇的这种做法,蒋委员长绝对不会怪罪的,因为曼德勒正是整个缅甸战场的核心地区。也是咱们此行的目的,实际上如果甄真的保住了滇缅公路的畅通,谁又愿意把自己的精锐无故的死于异国他乡呢?
杜聿明此刻才觉得自己小看了王明宇,他抗命是不假,但是抗命却不会让蒋委员长生气,而且很有可能还会博得蒋委员长欢心,这里面的学问就大了。至于史迪威这个名义上的指挥官,实际上蒋委员长也是给他面子而已。
这个时候的蒋委员长自然还是比较的信奉美国人的。不过对于318集团军,蒋委员长早在自己电报的时候就估计到,这封电报出去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要是王明宇真的能够觉得服从自己,自己都舍不得让他去缅甸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
而且这一次真正的想要在缅甸不吃亏的话,蒋委员长还就真需要像王明宇这种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人。一味的服从只是绝对不可能在这种盟军中取得什么成果的。蒋委员长虽然不怎么懂军事,但是他对人心的把握已经登峰造极。
这一次的远征军看上去气势恢宏,但是实际上盟军当中还有英国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英国人能够给自己人好处?想都别想!
王明宇的电报并没有及时的回过去。而是等到318集团军的部队到达了曼德勒,并且开始在曼德勒布防之后,才向亚历山大回电。
这一次回电的是杜聿明,杜聿明也是被无奈。这种得罪人的事情,是他杜聿明最不想做的事情。不过很无奈,现在人家王明宇是他的顶头上司。
此刻亚历山大没有收到王明宇的回电也是暴跳如雷。按照他的想法,应该在他电报之后的二十分钟之内,肯定有回复的。没有想到这个电报居然会在一天之后才到达。
亚历山大正在拜访史迪威中将。这一次史迪威中将来华之后,担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而且亚历山大得知此次中国远征军的指挥权在史迪威的手中,因此亚历山大将军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了。
“史迪威将军,这一次我的想法是中英双方共同的守卫仰光地区!您看如何?”亚历山大将军爆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撤退,而不是为了真正的守备仰光。
史迪威当然不知道。英国人的想法,史迪威看到亚历山大将军如此的配合,于是笑道:“这一次我是奉中国战区总司令蒋的命令来到这边指挥中国远征军的。不过我暂时还没有和他们取得联系!”
亚历山大道:“昨天我以盟军指挥部的名义,给他们一封电报,让他们配合我们共同守备仰光地区!可是到现在他们还没有任何的回复,已经整整一天过去了!”
史迪威似笑非笑的道:“哦?亚历山大将军,我们可有商量过吗?哈哈,开玩笑,开玩笑!亚历山大将军的做法,我也认同,这一次我们和你们本来就是配合作战,最终的目的就是消灭进攻缅甸的日军!共同防御仰光自然是非常好的建议,我原则上也是认同的。”
“报告,中方回电!”亚历山大的勤务兵进来报告道。“拿来!”亚历山大看上去很淡定,实际上内心也是非常的急迫。英国方面一再催促他们撤回印度,亚历山大自然也不可能担负这么多英国将士的性命,不过要撤退自然要有人断后,否则他们跑不远!
亚历山大看着电报,越看脸色越是铁青!最后愤然的把电报拍向了桌子道:“无耻的中国人!无耻的中国—军人!”
史迪威将军看了亚历山大铁青的脸色,然后在骂着中国的军队,脸色不太好看的说道:“亚历山大将军说话注意自己的言辞!”
“混蛋,你看看他们说了什么?水土不服?他们在休整?战事瞬息万变,他们派过来难道。是来度假的吗?一帮无耻的军人!这就是中国人眼中的抗战英雄?我看是狗熊还差不多!”亚历山大现在正的快被王明宇气疯了,如果他们真的一直呆在曼德勒的话,那么亚历山大觉得还不如自己直接走了呢。
实际上英国人也还是抱有着一丝的幻想,那就是日本人威慑于大英帝国的军队,不敢进攻仰光。然而实际上亚历山大也认为这种想法有点无知,如果日本人不进攻仰光的话,那么他们进攻缅甸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不配合他们,按照亚历山大原本的设想。中国人到这边,然后英国人把前面的防区交给中国人,然后他们开始慢慢的撤退,最后他们成功的撤回印度。而且里子面子都有了。
有中国人和日本人打仗,他们英国人就可以从容的撤走,但是现在如果没有他们的话。那么英国人就是怕了日本人,直接逃走了。这样的确是有损他们大英帝国的声誉,这也是亚历山大看到王明宇他们拖延不来之后,恼羞成怒骂了出来。
实际上也是王明宇等人这些的变故,让亚历山大措手不及导致的。
史迪威看了看电报道:“水土不服是很常见的,中国的地域辽阔,出现这样的问题很正常的。我知道。这位王明宇将军是出生在中国中南部地区的,而缅甸可是气候炎热的丛林地区……”
亚历山大道:“现在战事紧张,他们要休整到什么时候?史迪威将军,我看您作为他们的指挥官,一点约束手下的权利都没有吗?”
史迪威有点生气了,这个亚历山大怎么乱咬人呢啊?难不成没有中国的军队他们就不能打仗了吗?
史迪威道:“亚历山大将军,你先不要着急,我现在就联系他们。如果大军还能够前进的话,就让他们前进吧!但是你也知道。这些事情需要协调的。”
亚历山大听到史迪威这么说,也道:“如果中国方面没有合作的诚意,那么我们只能自己对抗日本人了。但是同时我们也将取消滇缅公路中国人的使用权!”
这样的威胁对于史迪威来说简直就是不能忍受,但是他必须要忍受。这一次他代表的中方的利益。史迪威默默的点点头,然后命人电报给318集团军询问情况。
这一次王明宇倒是挺给史迪威的面子,电报中称318集团军水土不服,现在只能在曼德勒做调整。不过请盟军方面放心,自曼德勒以北地区,他们保证绝对不会放一个日本人进来!
史迪威从这一封电报中就可以看出,318集团军这哪里是水土不服啊,他们是直接切中了要害。这一次英国人摆明了要和他们一起打日本人,但是318集团军不愿意被英国人利用。他们现在直接以保住滇缅公路为己任。
史迪威将军无奈的耸耸肩道:“亚历山大将军,这一次我也无能为力,我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尽快的赶过来,不过他们好像现在遇到了点麻烦!”
亚历山大气苦,原本的计划都被这中国人打乱了,难不成现在就夹着尾巴走人?那样不就等于说,没有了中国人,他们看见日本人就像老鼠看到猫一般吗?
可是日本人的进攻实在太过的疯狂,亚历山大,现在真的变成了压力真大了。现在逃跑那真的被人诟病,最为主要的一点是,他们现在撤出阵地的话,日本人就会像闻着腥的猫一般的扑上来,到时候他们一撤退,后面到处都是日本人的追兵。
最后能够活着回到印度的人可想而知只能有多少了!亚历山大现在最为苦闷的是,如果中国远征军长时间不来的话,那么他们将很难抵挡住日本人的进攻,最终他们想逃回印度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现在亚历山大只能寄希望于史迪威将军能够对于中国的军队有威慑力了。
亚历山大近乎有点哀求一般的说道:“史迪威将军,作为中方的指挥官,我想你不会不知道。这一次战斗的意义吧?这一次我军是为了和中国的军队一起抵抗日军。现在日军凶猛的很,我们大英帝国也只能避其锋芒。这里距离中国非常的近,即便是美国也是希望如此吧?”
史迪威将军点点头道:“我不否认是这样。现在美日也在开战,作为盟军中国战区的参谋长,这一次中国远征军的最高指挥官,我有义务让他们参与进来。但是我希望英国方面不是抱着利用他们的想法,否则我也是不好交代的。”
史迪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亚历山大的态度瞬间的转变,有求于人必有所图。亚历山大这么想中国的军队到来,第一无非是希望能够借用中国人的手减少他们的损失,这第二嘛,史迪威将军不愿意多想。因为他分析认为,英国人也有可能借用中国人固守阵地,便于自己撤退。
亚历山大立刻摇摇头道:“我们大英帝国的勇士绝对会奋勇到底的。我们现在正在准备同古会战,这样吧,让中国军队在同古一带集结,抵抗日军!我们负责防区的右翼,这样中国人总应该能够接受了吧?”
同古南距仰光250公里,北距曼德勒320公里,是仰曼铁路的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西北还有克永冈(开道。)机场,是日军“必须迅速占领”之地。因此亚历山大将军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史迪威将军站在地图旁边看了看道:“同古的位置很重要,而且同古距离曼德勒的路程也只有两天左右!战略位置十分的独特,同古会战看来也是势在必行啊!”
而是事实上,历史上的同古会战却没有真正的打的起来。至于原因有很多,这里也就不一一的阐述了,总而言之,是很多客观的因素造成的。不过这一次亚历山大提出的同古会战,显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仰光基本上是保不住了。
亚历山大提出同古会战,实际上就是把他们的军队往后移动,这样他们距离印度又更近了一步。到时候同古还是由中国人打,他们可以堂而皇之的一走了之。不得不说,论起逃跑来,英国人还是开动了他们的脑筋,似乎在这方面也是颇有天赋的。
史迪威思前考后之后,终于决定和远在曼德勒的王明宇部通电话,作为中国通,史迪威的中文还是很过关的。因此史迪威和王明宇的通话自然也不需要翻译从中协助。
对于王明宇,史迪威是听说过这个人,但是由于史迪威来了之后,基本上王明宇就沉寂了下来。因此史迪威对于王明宇也只能从一些请报上得出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人。在史迪威的眼中,王明宇的几个特点如下:年轻、高官、能打、桀骜不驯!
史迪威现在有着蒋委员长的命令,因此对于整个远征军都有着领导指挥权。现在亚历山大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由得他不去协调了,在推搪的话,恐怕整个远征的计划都要破灭了。
于是乎,史迪威将军让人拨通了远在曼德勒的专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