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太医局授课
头天杜文浩在太医局报到,太医局负责教学安排的判局(副校长)给他安排的教学任务是担任疡科专业外舍(一年级)风科的授课任务。
太医局类似于现在的国家医科大学,共分三个系,分别是方脉科(内科)、针科(针灸)和疡科(外科)。又分设九个专业,分别是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疮肿兼折伤,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每个专业的学员除了学习本门必修课之外,还要兼修其他专业的学科内容,(元代对此称为“三科通十三事”,在宋代只有九事)
杜文浩担任的是疡科专业风科的授课内容,由于风科是方脉专业的必修课,对于疡科而言,只是兼修课,相当于现代大学里的选修课课程。其重视程度当然比不上必修课了。
杜文浩也不在意,第二天早上头两节是他的课,太医局只有教授才能享受局里专门的小轿接送,也就是说教授才有专车,其他的医学博士和助教,只能自己搭公车了。
好在杜文浩现在的条件很不错了,上次一张处方就卖了十万两白银,不必为钱愁。他也不想乘轿子,便买了一匹小毛驴,骑着毛驴上班。
太医局就在翰林医官院(俗称太医院)的旁边,建筑面积比翰林医官局大,但是,不同的是,翰林医官局在皇城范围内,有小门通外。而太医局则在皇城范围之外,与皇城不相通。
杜文浩骑着毛驴来到门口,向门卫出示了自己助教的腰牌之后,进入校园,来到办公大院。这里有几排平房,太医局的提举(校长)有单独小院,几个判局(副校长)在一排,教授在另一排,都是单人单间,而医学博士和助教们,则分别挤在两个大间里,每人一张办公桌。
杜文浩的办公桌在靠里的角落里,他把毛驴交给侍从关进马厩,撩衣袍进了办公室。
里面已经有十来个博士、助教围着堆吹牛,仿佛没看见他似的,没人跟他打招呼,杜文浩当然也不会热脸贴他们冷屁股,也不过去凑热闹,独自一人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起课本理理思路。
这课本是刻板印刷的,不分段落没有标点,重要字句用大字注明,解释内容则用小字。杜文浩虽然来到北宋半年了,还是不太习惯看这种文字的书籍,翻了翻大致内容了之后,便扔在一边,自己理思路,想想准备讲什么。
不多时,上课的梆子声响了。
杜文浩拿了讲义,撩衣袍正要出门去上课,迎面走来一个老头。正是太医局负责教务的判局潘国金。
潘判局微笑对杜文浩拱手道:“杜先生今天是第一次上课,局里同僚十分仰慕先生医术,提出旁听先生一堂课,我们商量之后同意了。先生没有意见吧?”
杜文浩现了潘判局嘴角有一丝讥笑,想起昨日酒宴上,这潘判局对自己也是说话阴阳怪气的,现在又来突然听课这一手,显然存心想出自己的丑。当下淡淡一笑:“大人都已经同意了,我能有什么意见呢?听罢。”
“还有一事,乙大班学员听说先生擅长华佗神技,也想听听先生讲授,所以,我已经决定调课了,上午四个班在一起上大课。先生没意见吧?”
外舍两百人分四个小班,两个小班组成一个大班。必修课是小班授课,兼修课则是大班上课,也就是两个班一起上,现在潘判局提出两个大班一起上,这是很少有得事情,以往只有从太医院聘请德高望重的太医作辅导课时才这样上,现在对杜文浩这个新来的年轻大夫这样上,显然不是为了德高望重,而是想出他的丑,这一点杜文浩很清楚。不过,艺高人胆大,再说了,大不了不当这助教,回去坐堂就是了,所以也不在乎。当下淡淡一笑:“行啊,既然要听,多叫几个人来又有何妨?”
“是吗?”庞判局两眼放光,“要不,把内舍和上舍的学生也一起叫来?还有提举大人和各位教授,先生觉得如何?”
杜文浩感觉有种被戏弄的感觉,但是,他绝不会屈服这样的境遇。当下悍然道:“随便!大人安排就是!”
潘判局有几分得意,偷偷瞧了瞧那些等着看热闹的博士、助教们,见他们都兴高采烈,摩拳擦掌,当下道:“行啊,既然这样,我去请示一下提举大人,看看他有没有时间来听课。”
潘判局转身走了。
杜文浩摇摇头,回头瞧一眼那十几个一脸幸灾乐祸的博士和助教们,轻轻哼了一声,走出门口,背着手站着等。
一个白苍苍的老者慢慢踱出门外,来到杜文浩身边,拱手道:“杜先生请了,老朽付博。”
“付先生,有何指教?”杜文浩见这老头刚才也在那一伙嘀嘀咕咕的人群之中,所以言语有些不客气。
付博看了杜文浩一眼,轻轻摇头,低声道:“杜先生,太医院的一些规矩你可能不太清楚,本来昨天想提醒你的,但人多嘴杂顾不上。你初来咋到,又太年轻,老朽也不忍心看你出丑露乖,所以想提醒你一下。”
“请指教!”
“先生贵庚?”
杜文浩没明白他为何突然问这件事,随口道:“二十出头吧。”
付博对杜文浩的冷淡并不在意,点点头:“嗯,先生可知,能入太医院的学生,都是从各地医局通过严格考核择优录取的,有一定行医经验的人了,年龄最小的也是三十好几的人。”
“哦……?”杜文浩有些吃惊,他昨日没有见过这些学员,现在才知道,这些都是各地考来的优秀医者,原来自己要教的是一帮老学生。
付博又道:“在太医院任教的老师,年龄最小的也是四十岁了,一般都是五六十岁的,七八十岁的也不乏其人。”
杜文浩明白了,自己这么年轻,当一帮老学生的老师,更与一帮四五十岁的老大夫同行,难怪他们难以接受,要给自己穿小鞋,说到底一句话,不服气。
付博又道:“其实,旁听授课这个规矩倒也不是特别针对你的,所有新来的大夫,判局大人都会安排旁听授课,平时的授课,也会有意识安排一些听课,视情况安排,主要目的,是让同行相互了解一下各自医术水平,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倒没有别的意思。”
对于听课杜文浩是不怕的,虽然他没当过老师,但有这份自信。他不爽的是搞突然袭击,再加上昨日的境遇,让他不得不望这方面想。便撇撇嘴,笑道:“是吗?”
付博道:“看你年轻,又是初来咋到,老朽好意提醒你一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什么意思?”
“先生可能不知道,太医局授课过程中是允许随时提问的。”
“这我知道,任何一所学校,都允许学生提问,怕学生提问的老师绝对不是好老师。”
付博昏花的老眼聊起来,好生看了杜文浩一眼:“先生勇气可嘉,那是老朽多嘴了!”袖袍一拂,转身要走。
“付先生请等等!”杜文浩听得出来,这老头的确是想帮自己,忙把他叫住,“多谢先生好意提醒,适才晚生说话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好说!”付博转过身,笑了笑,“听课本属正常,可先生居然要求全局学生一起听课,甚至还要求提举大人和诸位教授也来旁听,不免给人一种狂妄的感觉。等一会课堂上,不仅学员会听提问,旁听的老师也会提问的,估计这一次许多问题会意想不到,甚至可能超出医术以外,先生可要做好准备。”
这些人会提什么样的问题呢?杜文浩猜不到,他感到有些紧张起来,毕竟,能进太医局当老师,功底绝对不浅,自己千万不能轻视,而且,自己所学相当一部分知识是这些一千年前的宋代医者不掌握的近现代医学知识,就怕习惯成自然,随口说出,被别人当做谬误嘲讽,自己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论点,那可就麻烦了。这老先生好意提醒,倒可真诚请教他一些应对之策,忙拱手一礼:“多谢付先生金玉良言,晚生才疏学浅,只怕应答不妥,有失师道尊严,还请先生指点。”
“呵呵”付博对杜文浩的态度很满意,捋着白胡须点点头,“有两点你要记住,第一,太医局不会为了维护所谓师道尊严而袒护老师授课中的错误,尤其是在有老师旁听的情况下,旁听老师若不指出错误,学生有权举报,一旦被上头知道了,轻则挨批,重者罚薪辞退!被太医院辞退的医者,以后就再也不能行医了。”
杜文浩心头一凛,拱手道:“那该如何是好?”
“要避免出错,授课时尽可能讲众所周知的东西,切勿哗众取宠,讲一些没有定论的问题,容易被人抓到把柄!”
杜文浩连连点头,拱手道:“老先生所言极是!第二点呢?”
“若是讲错了,切莫强词夺理,当堂承认就是。一般情况下,大家也不会太过为难于你的。不过,这一次先生要求提举大人和教授们旁听,这些医学博士和助教为了显示自己的本事,一定会故意刁难先生的,只怕不会轻易放过先生任何一点错误。所以你教课更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