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泉州弄好了组织框架后,赵昕接下来可做的事情也就不多了。
也唯有是等橡胶回来,然后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然而橡胶树的种子,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成熟。
因此现如今的赵昕,也只能是跟橡胶树比命长了。
好在……
泉州的居住环境倒是还行。
就是雨水稍稍地多了些。
当然!
跟印度、三佛齐来比的话,好像又算不上是什么了。
另外,跟随赵昕回来的一些侍卫什么的,如今,也已经算是在泉州安了家,落了户。
赵昕自己到处跑无所谓,可跟随他一同到处跑的那些人,难道他们也无所谓么?
咳!
只是这正经人家的小娘子,肯定不愿意嫁给他们这种每隔个几年,就要到处漂泊的。
也只能是买一些歌妓之类的,凑凑数。
这么一搞,起码暂时他们便不会想回索兰吉,想回朱罗,想回三佛齐了。
当然,这也不是个办法。
赵昕必须得想好,接下来,自己的后十年,乃至于二十年,得在那里定居才行。
泉州?
还是三佛齐?
还是回索兰吉?
又或者是朱罗?
琢磨了一番之后……
赵昕觉得,只能说各有取舍。
像如果是回朱罗。
起码,大宋在印度南部会更加地安稳。
而如果是回索兰吉。
则是能第一时间面对战争的前线。
至于三佛齐的话……
就是搞科学研究。
泉州……
讲道理,现如今对他而言,已经毫无价值。
毕竟这美洲作物接下来如何进行种植,推广,都已经交由别的人去做了。
只不过……
怎么说呢,泉州起码离陈圆圆会近一些。
只能说……
再待个一年吧!
于是……
黎元六十七年。
赵昕便疯狂地给陈圆圆写信。
不过……
不是写完就发。
而是写一封,包好,这样再写上好几百封,跟小学生完成暑假作业每日日记一样,到时候,陈圆圆就可以每天都看一封。
就不至于以后自己不在的时候,她就没人跟她聊天了。
然后六十七年。
在赵昕无所事事,不知不觉间,便写了足足有上千封。
平均每天差不多三封。
最后……
等这一年的冬天,赵昕便又不得不回到三佛齐去。
同时……
把那些妓院,青楼什么的,也不管什么姿色不姿色的了,但凡是女的,都给打包带走。
于是……
泉州一带的青楼、妓院,全都被赵昕给一扫而空。
完了……
再带着侍卫,还有侍卫那刚刚满一两岁的孩子,回三佛齐去。
现如今的朱罗、索兰吉,汉族人口还是太少了。
不过……
赵昕已经给赵哲写了信。
让他接下来源源不断地继续往这两地移民。
同时……
对于以前那种有的地区,会有弃婴的。
朝廷应该拿出一定的财政,来遏制这种现象。
而且……
可以尽可能地,去劝说这些人,到三佛齐、到索兰吉,到朱罗去。
赵哲在收到了赵昕的信后,也是命皇孙去执行。
而陈圆圆这边,也得知了赵昕又要离开的消息。
虽说脑子里早就告诉了自己,这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可不知为何,这心里还是隐隐作痛。
黎元六十七年,冬。
赵昕再次出海。
二月。
顺利抵达三佛齐。
在三佛齐又停留了大半年,跟老四处理好了以后要在三佛齐建立一个橡胶园的计划。
以及留下了一些有关橡胶硫化技术的猜想,以及对橡胶未来的应用后。
紧接着……
黎元六十八年,冬。
赵昕又抵达了朱罗。
跟自己的两个小妾见了见面。
说起来……
现如今他的两个朱罗小妾,都已经年近四十了。
不知不觉间……
已经过了这么久了。
跟老二聊了聊如今朱罗的近况。
老二也是表示,正走在集权的路上。
由于赵昕一开始就收了各个地方的兵权,因此,这朱罗各地方,也还算是好吧。
反正……
如果下面的人谁要是想要反叛的话,还是很容易就会被暴露出来的。
赵昕也只能是让他谨慎点。
另外……
还不要忘了对其儿子的教育。
感觉这才是最关键的!
毕竟……
就算是老二把朱罗经营得再好,他要是死了,他儿子不行,那也没用啊。
为此……
赵昕也是在这又停留了一年,对自己的子孙后代,进行了一番教育。
也就在这一年。
赵哲病逝。
其嫡长子赵立以皇孙的身份,临时执掌国政。
而到了这一年。
橡胶树也已经是在三佛齐落地生根,甚至有的,还长出了一些半腿高的小树苗。
眼看朱罗也没什么大事后,黎元七十年,赵昕这才终于又回到了索兰吉。
此时的索兰吉,已经不是当初的索兰吉了。
正如同赵昕这一次回三佛齐的时候,三佛齐的一些主要的街道,已经被铺上了水泥路一样。
索兰吉也是如此。
因为赵昕之前让那些婆罗门、刹帝利给他打造的大宋皇城,终于都给打造出来了。
该说不说!
这印度的石造建筑的水平就是高。
愣是用石头,就把大宋的宫殿给做了出来。
只是……
有一说一。
跟大宋的,还有一点不是很一样。
只能说……
这是一种大宋跟印度建筑技术,以及文化的融合。
不过……
也有至少六七分相似了。
老三见到赵昕回来后,也是特意地跟李师师一起领着赵昕,欣赏这新的宫殿。
只能说比当地的寺庙,殿宇,都还要气派上许多。
“近来……索兰吉可有什么大事发生?”赵昕问道。
老三也是回道:“回皇祖父,一切都也还好。”
赵昕也是道:“就算是现如今外面看似一片太平,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我们的人在这里可以说是最少的。”
之后……
老三便给赵昕在宫殿当中,安排了一处花园,给赵昕居住。
也算是有了一个可以安心养老的地方了。
接下来……
赵昕没事就坐在亭子里,晒晒太阳。
或者是躺在石造的建筑里,看看外面正在下着的瓢泼大雨。
当然!
也会不间断地,让老三派出人去,去打探像是伽色尼王朝,还有塞尔柱王朝的消息。
另外……
命人去阿拉伯地区,取来了一些石油的样品。
果然!
经过赵昕的一番研究。
这三佛齐的石油跟阿拉伯的石油,还有点不一样。
因为阿拉伯的石油,更容易产生剩余的残渣,而这些残渣,若是能够再加以提纯,分离的话,大概就是他想要的沥青了吧?
赵昕让人把一些样品,也送到了三佛齐还有大宋去,给科学院的人拿来做研究用。
主要是看看,怎么拿来铺路。
只是有一说一……
这沥青,多少味道有点不太好闻。
如果是劣质沥青,没有经过提纯的沥青,那肯定是一大股味道的。
而如何对沥青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也就成了关键。
随后……
赵昕又让老三派人,到非洲地区去进行探索。
非洲这地方,只能说赵昕认识得也不是很深。
只知道,这里有很多人力资源可以使用。
赵昕也琢磨着。
要不要自己也搞搞人口贩卖?
不过这样做……好像也太不文明了。
关键是……
印度本身就有大量的劳动力,甚至比大宋的劳动力,都还要便宜,只能说有点用不上。
那就看看这里,有没有什么神奇的作物吧。
结果也是很快……
赵昕所派出去的人,就帮他把咖啡豆给带了回来。
据说……
直接把这玩意放嘴里咀嚼的话,可以起到一个醒脑提神的效果。
而赵昕只想说,那么苦,你特娘的,不醒脑提神就有鬼了。
这不就相当于是给你一耳光,让你不要睡么?
不过这对赵昕来说,绝对是一个能够赚钱的大项目。
既然原来的咖啡很苦的话,那为何不加上印度的蔗糖,然后做成饮品呢?
经过赵昕的一番操作过后。
果然!
一个新的饮品,也就诞生了。
赵昕紧接着,也是让人去进口更多的咖啡豆,完了,拿到塞尔柱王朝、伽色尼王朝,还有印度南北去卖。
一开始,不少人肯定都是拒绝的。
但是吧,在尝试过了以后,感觉还挺好喝。
又据说能醒脑提神,就连大宋皇帝都喝。
然后……
这其他人也就慢慢地接受了。
只是……
此时的咖啡毕竟还是一种野生作物,很少有人专门地去大规模地种植。
因此……
产量只能说根本不高。
为此……
赵昕也开始让一些人,到非洲去,把当地的一些咖啡树的种子,都给带回来。
事实上……
印度自己也可以种。
赵昕也是让老二、老三,都各自找了一些海拔相对较高的地方,去进行尝试。
这要是成功了,那还是很赚钱的。
当然!
如果真的兴起来后,会不会对大宋的茶叶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总得来说……
这玩意也不是十分地冲突。
可能有的人,他本身就不喜欢喝茶,但是一遇到了咖啡以后,却喜欢上了咖啡呢?
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而当赵昕在探索着全球各种珍惜植物以及如何利用它们产生更高的价值之时,大宋这边,这一年,也出了一些事。
主要是大宋的西边,出了一点小小的问题。
这东喀喇汗国伊卜拉欣二世,由于国内发生了内乱,所以便跑到了西州回鹘的地盘,去向大宋求救。
然而西州回鹘讲道理,也是个菜鸡。
这些年来,他们的贵族养尊处优了那么多年了,你叫他们去打仗,他们哪懂得什么打仗。
你叫他们做做生意,倒是可行。
结果……
这东喀喇汗国的叛军,便杀到了西州回鹘的地盘,要求西州回鹘交出伊卜拉欣二世。
说实话!
西州回鹘一开始自然是怂得要死的,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要是这仗真的打起来,他们未必能够打得过。
但是一考虑自己的背后是大宋,那可是连天竺都打下来的狠国啊。
然后……
这腰杆也是不知不觉地,便又挺直了起来了。
派出使臣,告诉对方,吾国乃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你们未经允许,便擅自带兵越过了国境,吾国汉家阿舅大官家要是生气了,小心你们的脑袋。
至于伊卜拉欣二世……那说起来,也算是我汉家阿舅大官家的臣属,你要是想要的话,那你便派人去跟我家汉家阿舅大官家谈吧。
你还别说!
这西州回鹘还挺会推卸责任,意思就是,不是我不想把伊卜拉欣二世交给你,而是,这是我汉家阿舅大官家的事,你要谈,就去找我汉家阿舅大官家谈。
对方说实话,其实对大宋还是有一点怵的。
毕竟……
即便是远在西域的他们也听说过,大宋的疆域已经去到了北印度。
讲道理,离他们这里,其实也不是很远了。
甚至还有传闻说,大宋的海军,天下无敌。
这要是真的跟大宋结了怨,他们肯定不讨好。
然而……
下面便有人道:“大汗,不要犹豫,而且就算我们就这么算了,难道那大宋就会就这么算了?”
“对方也都说了,那可是他们的汉家阿舅大官家啊。”
“都这层关系了!大宋肯定不会对此事袖手旁观。”
领兵的首领一听,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但随后又反问对方道:“那你觉得,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对方便道:“做好跟大宋开战的准备,而且,如今趁着大宋还没有反应过来,能抢多少东西,便抢多少东西。”
首领便道:“围城,准备攻城!”
同时……
还分了一部分的人,到其他尚未有所警觉的西州回鹘的地盘,去进行抢钱抢女人。
一时间……
这大宋的西部,也是顿时便乱了起来。
而且……
由于西州回鹘很多年都没怎么打过仗了,甚至处于和平的时间比大宋这边可能还要长,这就使得西州回鹘的地盘士兵根本不堪用。
遇到从东喀喇汗国过来的这些亡命之徒,又如何可能打得过。
临阵放三箭,都算是对得起他们的亦都护了。
然后大概过了二十多天吧,这消息便传到了幽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