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早安大明 > 第686章 一人之威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早安大明!

吉能的父亲能力不足,性格也有些缺陷,进取不足,自保有余。这样的势力在漫长的草原历史上多不胜数。

当草原混乱时,这些势力可以苟延残喘,直至一个首领出现,开始统一草原。

谁都没想到,这个首领竟然是俺答。

兄弟之间不需要什么剑拔弩张,俺答不断率军出征,不断扩张部族势力,在身边渐渐的聚拢了一帮子人。

当他的势力庞大到了足以让兄长忌惮时,这个兄弟之间的局也就结束了。

没有人知晓二人之间的权力是如何移交的,但从此俺答就成了这个部族的首领。

吉能作为曾经的继承人跟着叔父厮混,而他父亲的手下被俺答顺利兼并。

其中就有林思源。

草原上奉行的是丛林法则,什么忠心耿耿,说出去别人会赞你一句好汉子,但回过头会嘲笑你是个大傻逼。

林思源自然没有为吉能父亲效忠的念头,被俺答兼并后奋勇厮杀,多次立功,直至积功为都督。

都督,在俺答麾下算是高官,但很遗憾,俺答的心腹更多是千户,万户……特别是万户,那是独掌一面的官职。

林思源就想要一个万户的新职,而不是看似尊贵,却虚幻不实的都督。

南下前俺答曾说过,此次大战立下首功者,官升两级。

林思源要不的是这两级,他想要的是……

让俺答看到自己的价值。

攻破大同城!

这是俺答梦寐以求的伟业!

明人的九边重镇被攻陷,俺答第一次有了坚城作为依靠,号召力顿时就能上几个台阶。

而且对明人民心士气的打击之大,无与伦比。

从此明人的九边防线形同虚设,俺答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这样的战功,俺答该如何赏赐?

武将第一人!

谁敢质疑?

林思源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率军出征。

他在大同外围不断游弋,不是哨探,而是在寻觅机会。

就像是头狼带着狼群在狩猎。

直至今日,他终于寻到了机会。

他作为诱饵丢出去的麾下已经缠住了明军。

只需再过片刻,他率军杀到,大功必然到手。

可就在此时,瞭望手的尖叫声却击破了他的美梦。

“都督,是蒋字旗!”

一面大旗在地平线上跃起,马背上的骑兵高擎旗帜。

就在大旗之前,隐约可见一人在策马疾驰……

“是蒋庆之!”

敌军中有人惊呼。

三战三捷,大同城外筑京观。

人的名,树的影。

只是一面大旗,就令敌军士气骤然下跌。

而正在和守军缠斗的敌军听到蒋庆之三个字,拼死的信念也在不断滑落。

明军将士士气大振,甚至敢于发动反击。

“都督,蒋庆之……两千骑,他只有两千骑!”瞭望手欢喜的道。

是继续冲杀,还是停住?

两千骑,对手若是换个人,林思源只需派出五百骑去牵制,主力依旧可以直扑守军。

城头在欢呼。

“是长威伯来了。”

“万胜!”

欢呼声中,有人说道:“长威伯只带了两千骑!”

热情在迅速消散。

一个将领说道:“敌军只需牵制他……不好,总兵!”

众将在看着张达。

黄茂身边有人低声道:“蒋庆之带着两千骑……太少,敌军只需以一部牵制他即可,主力依旧可以直扑我大同城。”

黄茂眼中闪过厉色。“张总兵,撤!马上把人马撤回来。”

张达摇头,黄茂厉喝,“长威伯只带了两千骑,敌军尚有三千,他如何是对手?撤回来,否则本官定然要弹劾你。”

当初张达为何身陷绝境?就是因为胡宗宪威胁要弹劾他。

大明以文制武,文官们弹劾武将几乎是一弹一个准。历史上张达无奈出击,被敌军追杀,导致大败。

胡宗宪只是御史,黄茂却是地方大员,他出手弹劾,那后果更为严重。

张达看着那面大旗。

大旗在风中招展,大旗下的那人隐约可见,他正在加速。

这是不退之意!

为了我大同,伯爷率轻骑疾进,面对优势敌军竟然不退!

“伯爷高义,我岂能退缩?”张达目光炯炯,“集结步卒,出城!”

黄茂骂道:“好一个张达,好一个张达……”

身边的人说道:“藩台,此刻要看敌将。”

黄茂按着城头,目光炯炯的盯着敌军。

敌将会如何应对?

是进,还是停?

林思源的脑海中各种念头在翻涌。

以一部牵制蒋庆之,主力依旧扑向大同城,但很有可能会迎来一场复杂的混战。

蒋庆之那两千骑的实力如何,是这一战的关键。

若是与守军差不多,林思源会毫不犹豫的出击。

明人的京卫经过了清洗和重建,而虎贲左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若来的是虎贲左卫,那么……

“都督!敌军在加速!”

两千骑……蒋庆之竟敢加速!

这是要寻求决战之意。

城下!

城头!

所有人都在看着林思源这边。

“停下!停下!”林思源举起手,开始减速。

正在疾驰的战马被拉住了,顿时一片长嘶声。

“敌军停了!”

城头,黄茂按在城头的双手猛地发力,问:“为何?”

一个武将沉声道:“敌将忌惮长威伯!”

只是一面大旗啊!

“撤回来!”

敌军开始撤离,守军也顺势回收。

“列阵!”

林思源厉声道。

那两千骑开始减速。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

直至三百步。

战马长途奔袭,显得有些疲惫,它们打着响鼻,甩着尾巴。

马背上,蒋庆之眯眼看着敌军,“四千余骑。”

“少爷,出击吧!”孙重楼有些按捺不住了。

蒋庆之摇头,“我军远来疲惫,且等等。”

对面敌军中突然出来一骑。

“蒋庆之!”

蒋庆之策马出去。

“本将林思源!”

林思源在打量着蒋庆之。

果然如传闻中的年轻,且俊美。

神色从容淡定,仿佛对面不是优势敌军,而是土鸡瓦狗。

气度也不错!

林思源发现蒋庆之只是看了自己一眼,目光随即越过自己,看向了远方。

他压根没把林思源放在眼中,而是在观察是否有伏兵。

这份谨慎令林思源不禁暗自点头。

至于被无视轻视,他觉得不是坏事儿。

蒋庆之没看到伏兵,有些遗憾的叹道:“俺答太过谨慎了。”

换做是他,定然会主力长驱直入。

这话正合林思源的胃口,他也在观察明军的情况。

明军看着有些疲惫,但令他诧异的是,无人面露惧色。

这和大同守军,乃至于以往他遇到的明军截然不同。

但凡明军露出惧色,林思源马上就会出击,以四千余骑突袭蒋庆之。

蒋庆之看着他,突然笑道:“本伯等你许久,四千对两千,为何不敢出战?”

林思源眯着眼,“谁知你是否有伏兵。”

众人看着蒋庆之拿出了药烟。

点燃,轻松的仿佛在家中一样,然后用药烟指着林思源。

“本伯发誓并无伏兵,四千对两千,可敢与本伯一战?”

双方瞬间安静了下来。

蒋庆之发誓并无伏兵……在这个信奉神灵的时代,誓言几乎与契约有同等效力。

四千对两千,守军在侧,但林思源可以分兵牵制。

往日别说是两千,就算是五千,一万,俺答的麾下都会毫不犹豫的主动出击。

今日呢?

城头,黄茂低骂:“此刻就该赶紧合兵一处,他这是要寻死吗?寻死也别带累咱们!”

“敌将会如何?”几个文官紧张的趴在城头往外看。

林思源犹豫了。

他用兵以大胆著称,可在此刻,他看着从容的就像是郊游的蒋庆之,却犹豫了。

蒋庆之三战三捷中,最为出色的一战曾被俺答当做是教训告知他们。

敌将分兵,蒋庆之却把手中兵力集结在一起,只迎战一路敌军。

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就在别路敌军赶来增援时,却遭遇了蒋庆之的伏兵。

——这一切都是个圈套!

俺答当时告诫诸将:蒋庆之用兵狡黠,你等遭遇他时莫要轻敌。

“都督,守军士气高涨!”一个将领低声道。

林思源看了右侧一眼,守军竟然在蠢蠢欲动。

这是压倒林思源的最后一根稻草。

林思源调转马头,“撤!”

马蹄声轰隆,渐渐远去。

城头,黄茂不敢置信的道:“敌将竟然撤了?”

“万胜!”

城头将士们在振臂高呼。

“万胜!”

城外列阵的守军在振臂高呼。

蒋庆之策马缓缓而来。

“藩台,该下去了。”有人提醒道。

蒋庆之好歹是主将,作为布政司使,黄茂自然该去迎一迎。

黄茂到了城外,正好蒋庆之下马走来。

张达带着诸将上前,“见过伯爷!”

蒋庆之颔首,拍拍张达的肩膀,“干得不错!”

张达抬头,“多亏了伯爷!”

今日若是无蒋庆之,大同守军的损失不会小。

张达直起腰,指着黄茂说道:“这位是黄藩台。”

“陈集见过伯爷!”

这时陈集来了,单膝跪下。

“干得不错!”蒋庆之颔首。

他姿态闲适,目光转动间,那些将士都投以崇敬的目光。

黄茂一直在等着蒋庆之主动打招呼,可这厮竟然无视了他。

果然是跋扈啊!

黄茂拱手,“见过长威伯。”

蒋庆之止步看着他,眸子眯着,“你便是黄茂?”

“正是本官。”黄茂不卑不亢的道。

“听闻你多次对战事指手画脚?”

蒋庆之看似平静的问道。

他人没到大同,但早已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大同文武官员之间的矛盾。

张达老脸发红,身边的尤青说道:“伯爷这是要作甚?”

一个老将说道:“告诫黄藩台。”

黄茂没想到蒋庆之竟然一来就为张达出头。

他微笑道:“本官……”

“对征战一窍不通,也敢冲着战局指手画脚,谁给你的勇气?”蒋庆之冷冷道:“无知者无畏,说的便是你这等人。”

众目睽睽之下,蒋庆之这番话令黄茂无法忍耐,他刚想反驳,蒋庆之淡淡的道:“本伯在此,你可敢一试?”

瞬间,黄茂想到了京师传闻。

当朝殴打重臣,当街斩首使者……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蒋庆之这不是告诫!

他是在护犊子!

黄茂深吸一口气,低头退开。

他低头了!

瞬间,张达只觉得一股郁气从胸口那里冲了出来。

他看着蒋庆之,这一刻,他愿意为这位恩主赴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