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早安大明 > 第607章 反击的号角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早安大明!

徐渭和胡宗宪商议了许久,也喝了许久。

第二日凌晨,徐渭起晚了,急匆匆来寻蒋庆之,却得知蒋庆之出门了。

“今日有朝会,伯爷说去见识一番那位吕嵩的锋芒。”富城手中拿着一大坨牛肉,正准备为孙重楼做肉干。

徐渭赶紧去追,紧赶慢赶赶到宫外,蒋庆之已经进去了。

他这般急切的模样落在了别人的眼中,顿时引来嘲笑。

“这是想到了什么妙计,急匆匆赶来禀告。晚了!”

“哈哈哈哈!”

徐渭回身,想着昨夜和胡宗宪商议的那个法子,眼中闪过厉色。

——蒋庆之弄出了沼气池,每年农户因此增收一成多。且农户增收越多,逃避赋税,交不起赋税的可能性就越小,户部因此会多出不少进项。

这可是墨家的功绩?

你吕嵩既然想拆我墨家的台,那倒也简单,增收那部分赋税,是不是该分润些?

当然,这个分润不是分给蒋庆之和墨家,而是给……道爷!

钱粮进了道爷的私库,蒋庆之便能从中获利。

有了钱粮,墨家可重金聘请工匠,乃至于转向兵仗局,从那里获取工匠……兵仗局是内廷机构,你吕嵩有本事弹劾一个试试。

胡宗宪担心这会引发君臣大战。

皇帝的私库和户部的公帑之间该如何分界,如何隔离,这个都是有规矩在的。一直以来群臣最担心的便是皇帝暴富。

把增收的赋税分润给嘉靖帝做引子,这事儿于情于理都不对,纯属胡搅蛮缠,无理取闹……户部必然不会答应,且可以义正辞严的驳斥。但同样也只是引子。

此事被拒绝是板上钉钉的,连朱希忠都没脸赞同。

徐渭和胡宗宪后来商议的结果是:以此为由,蒋庆之和嘉靖帝全面联手,把墨家和皇室融合在一起。

蒋庆之脑子里有不少好东西,把它们弄出来变现,变成无数钱粮。

手中有了钱粮,帝王可养大军,可养工匠……墨家借此不断扩张。当墨家成功取代工部,收益更是令户部把肠子悔青时,朝中的格局就变了。

君强!

臣弱!

到了那时,按照徐渭的说法:不听话的臣子尽数驱逐。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钱粮在手,打造神兵利器的工匠在手,精锐京卫在手……

放眼这个天下,谁能敌?

士大夫们也不得不低头妥协。

到了此时,蒋庆之的那些远景宏图才能一一实现。

可正主儿人呢?

徐渭恼火的看着宫中,他知晓吕嵩有备而来,甚至做好了各种应对准备。

蒋庆之能有什么法子?

徐渭不顾那些嘲讽,默默的低头盘算着……

他的面色越来越难看。

蒋庆之已经到了殿内。

他看到了吕嵩,吕嵩正和几个官员交谈,有人指指蒋庆之这边,吕嵩回头,见是蒋庆之,眸子微冷,颔首一下。

蒋庆之颔首,那边有人说道:“长威伯可是又有了利国利民的宝贝吗?”

蒋庆之上次逆袭靠的是燧发枪,那人这番话便是讥讽他被吕嵩挤兑的无计可施,只能用压箱底的宝贝来抵抗。

“你这话却有失偏颇。”有人笑吟吟的道:“好歹也是利国利民不是。”

“哪有那么多利国利民的宝贝,你以为那是烂大街的东西?”官员嘲讽道。

蒋庆之自然不会和这些杂鱼啰嗦,但老丈人却忍不住出手了,“你等可有这等烂大街的东西?”

官员一怔,李焕骂道:“就一个火枪,老夫的女婿便能标榜青史,你一无能官吏,也配置喙他?”

李焕最近颇有些焕发第二春的意思,在朝中频频发声。每次皆是和墨家,或是和蒋庆之相关。

那官员期期艾艾的,显然没法在这上面和蒋庆之较劲。且他担心的是,朱希忠正虎视眈眈,一旦开战,老纨绔最喜把老弟的峥嵘岁月拉出来夸耀。

——来,你给本国公弄个京观,不拘谁的,倭寇的也成,哪怕是缅人的也可以,去弄一个来。

这话一出,谁敢争锋?

见对方偃旗息鼓,李焕刚想乘胜追击,道爷来了。

净鞭声中,嘉靖帝看到了蒋庆之。

他微微蹙眉,觉得蒋庆之来的时机不对。

让严嵩去查户部的贪腐,嘉靖帝的目的有二,其一让严党和吕嵩斗,其次是把严党丢出来,转移儒家的目标。

严党实力不弱,一旦全力出手,蒋庆之那边的压力便会减轻很多。

年轻人啊!

总是耐不住性子!

嘉靖帝握着玉锥,想到了昨日去后宫时卢靖妃说的笑话。

“臣妾听闻长威伯如今整日都在琢磨给那未出世的孩子弄东西,从衣裳到启蒙的故事,甚至还亲自去盯着人做摇篮等物。这哪像是个重臣的模样,分明就是个含饴弄孙的老人家。”

但嘉靖帝却觉得这才是自己的表弟。

他本就是个重情之人,若非有二龙不相见的判语在,两个儿子也不至于丧爹般的在宫中厮混。

今日这娃瓜子来了,定然是要和吕嵩对上。

他能有什么法子?

嘉靖帝看了一眼严嵩,昨日他召集了近臣议事。期间他提及此事,严嵩说此事难办,哪怕在自己的不满注视下,严嵩依旧苦笑摇头,说户部那边的日子不好过,吕嵩这几年越来越抠门,这才确保了每年年底不至于闹饥荒。

这一点吕嵩有功,所以嘉靖帝也不能无故换掉他。

吕嵩丢出冗费论,在大明当下的财政背景下,竟无人能反驳其一二,可见此人大才。

嘉靖帝甚至动过收拢此人的念头,但芮景贤却禀告,说吕嵩此人是铁杆的士大夫,骨子里认可的是儒家之道,当年大礼议时,是坚定的杨廷和一派。

嘉靖帝听到这个,所有兴趣都消散了。

殿内竟然诡异的沉默了下来。

所有人都知晓蒋庆之今日来者不善。

而吕嵩看着从容不迫,可见有备而来。

这一战谁会胜?

吕嵩!

赵文华看了蒋庆之一眼,觉得这人有些蠢。

他都看出来了,嘉靖帝准备推出严党来抗衡儒家,让他蒋庆之安心歇息。可这厮不但不领情,反而气势汹汹的入朝报复。

没错儿,在赵文华的眼中,蒋庆之就是来报复的。

每个人看世界什么样,和世界没关系,都是他内心世界的对外投射。

在赵文华心中,吕嵩昨日狠抽了蒋党一顿,换做是自己,最迫切的想法就是报复。

他看到蒋庆之动了,心中不禁一哂。

来了。

赵文华看了严嵩父子一眼。

严嵩站在文官首位,眼观鼻,鼻观心。

严世蕃却肆无忌惮的打量着蒋庆之,眼中有欣赏之意,也有调侃之意。

——年轻气盛啊!

蒋庆之走出来,先冲着道爷行礼。

道爷瞥了他一眼,觉得这娃还是不够稳重。

可见是日子太安逸了些。若是后院忙碌些……比如说有一群猴儿。

嘉靖帝莫名想到了当年自己后宫乱糟糟的那阵子,堪称是焦头烂额。前朝事儿都顾不上了。

“臣在家中听闻有人提及了前宋冗官冗费之事,并把此事与当下大明,当下墨家相提并论。可有此事?”

蒋庆之看着吕嵩,毫不掩饰自己的锋锐。

吕嵩点头,“正是。长威伯,打造火枪为何不能交给兵仗局?”

“本伯需先纠正你一点。”蒋庆之缓缓说道。

同样是和吕嵩当朝辩驳,朱希忠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好像比老弟差了些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却想不出来。

“老夫洗耳恭听!”吕嵩淡淡的道。

“前宋冗官冗费,乃是大势所趋。彼时每次科举录取若干人,这些人得安排地方吧!每月得有钱粮。加之门荫录用的官员,每年增加的官员不在少数。天长日久,耗费惊人。”

吕嵩缓缓点头,表示认同这个观点。

“当下大明财政艰难,想来吕尚书比本伯更清楚来由。”蒋庆之看似捧了吕嵩,但吕嵩眸子里却多了警惕之色。

老子差的就是这个……朱希忠想到上次自己和吕嵩辩驳时,全程吕嵩都轻松写意,而老弟只是说了一番百官都知晓的常识,吕嵩却如临大敌。

“其一,依旧是科举,每科科举要录取多少人?数百人。这数百人每年耗费多少钱粮?一年数百,十年数千。加之别的荫官……”

卧槽尼玛!

这不就是前宋的老路吗?

“相对而言,大明的门荫少了些,故而财政还可维系。”蒋庆之微笑道:“本伯说的可有错?”

吕嵩点头,让蒋庆之有些讶然。

蒋庆之早已习惯了儒家的狡辩,没想到吕嵩竟然选择了默认。他看了一眼群臣,不少人看向吕嵩的目光中都有些不以为然,乃至于困惑不解。

果然,狗曰的都是一群不要脸的!

蒋庆之继续说道:“城外墨家的人,养他们的钱财来自于本伯。那么,敢问吕尚书,这冗费从何谈起?”

不等吕嵩开口,蒋庆之一挑眉,顿时朱希忠熟悉的气息就出来了。

当初在昆明时,蒋庆之在决断的那一瞬,就是如此神色。

随后沐朝弼倒霉。

“本伯想问问,每年科举录用的官员,可是冗费的大头?”

蒋庆之盯着吕嵩,“是与不是?”

吕嵩默然点头,但眼中有冷意,可见有反击的手段。

蒋庆之颔首,“那么,本伯想问问,为何要频繁科举?”

“为何每年要录用那些官员?那些官员是儒家还是墨家?是儒家冗费,还是我墨家冗费?”

“读书出仕理所当然!”有人反击。

这是千年的规矩!

“这个理所当然是谁定的?”蒋庆之看着那人,目光敏锐,“凭何要让那些人为官?从你的话中,本伯是否可以倒推出一个结论。那就是……”

蒋庆之手指官员,“读书,便是为了做官!”

轰的一下。

殿内气氛就炸了。

这特么是反击啊!

不是应战,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抽了儒家一巴掌!

朱希忠红光满面。

老丈人双手握拳,极力忍着吹爆女婿的冲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