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布多的动作很快,他选择在埃里克的飞机制造厂对面租了一个厂房将“功勋报社”办起来。
之所以选这个位置,一是因为巴黎20区与19区一样同属穷人区,这里租金便宜且也可以找到便宜的工人。
另一方面,科布多是考虑到夏尔。
公司聚在一起,夏尔如果要参观、视察,只需要走一个地方就可以了,不需要两头跑。
夏尔喜欢这样会为自己打算的下属,他考虑的很周到。
加利埃尼的态度和夏尔差不多,他们都不太关心报社本身,他们更关心的是报纸,以及报纸能在军队中发挥多大的作用。
结果发行时取得了惊人的成功,20万份送到前线瞬间就被士兵们抢光,10万份送往民众的更是供不应求。
“我不这么认为!”费尔南中校表示反对:“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士兵们使用手榴弹,不能把它放在次要的位置!”
“中校!”科布多反问:“如果是您,在前线的战壕里随时有可能送命,您更希望有一份报纸让自己兴奋、愉快、充满活力,还是看着苦闷且教条的教程并跟着学习?”
“您或许是对的!”费尔南中校反对道:“士兵们更愿意看到胜利,但学会使用手榴弹有可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重点是我们必须先让士兵们喜欢这份报纸!”科布多苦口婆心的解释道:“这样他们才有可能看手榴弹教程,否则,即便我们把手榴弹教程放在头版头条,士兵们也只是用它来擦屁股!”
……
科布多是从记者角度看问题,费尔南中校却是从重要性考虑,两人争来争去互不相让。
最后还是夏尔解决了这事。
“士兵们看完这个热点后意犹未尽,顺带着就学习了手榴弹教程,于是就有更多人学会使用手榴弹。”
“反之,如果我们把手榴弹教程放在头版头条……不只没能起到预期的效果,有可能还会有反作用!”
科布多赞同道:“说得对,这就是我想说的。”
“但中尉只带着两千人不到一百辆坦克,从侧面突破轻轻松松的就获得了惊人的胜利。”
“两个选项摆在我们面前,您会选择哪个,中校?”
费尔南中校最终被说服,就连在办公室另一边没有参与讨论的加利埃尼也微微点头。
加利埃尼看了科布多一眼,眼里闪过一丝意外,这个记者口才不错,而且对夏尔的战术理解相当透彻。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平时他想见加利埃尼一面都难,现在却有机会直接面对面说话,而且是上下级关系。
“你以前在部队服过役?”加利埃尼问。
try{ggauto();} catch(ex){}
“不,将军!”科布多回答:“我只是……出于对军事的兴趣,再加上工作的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加利埃尼似乎明白了,这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战术家”。
或许是他没有服过役也没在军校学习过,因此没受到法兰西军队固执而带有偏见的“进攻战术”的影响,反而更容易接受夏尔的新战术。
加利埃尼认为,科布多应该不能用于战场的实际指挥,他只是理解而无法在战场上使用,这跟夏尔是两回事。
但是……
加利埃尼很快就想到这个“人才”可以怎么利用了。
“你或许可以在另一个地方发挥作用,少尉!”加利埃尼饶有兴趣的望向科布多,问:“你知道圣西尔军校吗?”
“当然,将军!”科布多一脸懵,他不明白自己跟圣西尔军校有什么关系。
“是这样的。”加利埃尼朝夏尔方向瞄了一眼,后者正在跟费尔南中校讨论军报内容泄密问题。
加利埃埃尼压低声音说:“我把夏尔的战术和战例做了归纳,并把它们都送到圣西尔军校让他们编为教材。”
科布多对此十分赞同,他重重的点了点头,凑近了些小声回答:“明智的做法,将军!有朝一日这些军官走上战场,他们只要能发挥夏尔战术的十分之一,法兰西军队就不一样了!”
“但这没什么效果!”加利埃尼面带遗憾微微摇头:“所有人都没把这些战术当一回事,他们已经习惯了那套‘进攻战术’并将其奉为宝典。这些战术虽然在我的命令下编为教材,却被丢在角落里无人问津!”
科布多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军校的教员和教官是长期学习法兰西“进攻战术”的那批人,而且是坚定的拥护者,否则就会被视为“异端”赶出学校。
而学员则没有经过真实战场的磨练,他们依旧什么也不懂等着教员、教官给他们灌输所谓的战术。
他们已经形成固化的模式并周而复始的“正常运转”了。
夏尔的战术虽然在前线、在战场被证明是正确的,但在后方,对于圣西尔军校这个“正常运转”的机器而言却是一粒外来的“沙子”,它毫无疑问会被当作一种“危险的思想”隔离在军校理论之外。
“可是……”科布多疑惑的问:“将军,我能做些什么?”
“我需要一个人到圣西尔军校去讲课!”加利埃尼盯着科布多:“这个人讲的就是夏尔的作战理论,我认为只要有人讲,就会有学员思考到底哪种作战理论是正确的,这就是我需要的!”
科布多咽了下口水:“将军,您不会是……想派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