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 第六百一十三章 战争的代价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贝当和福煦先后致电表示对夏尔的“信任”。

贝当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向夏尔表示祝贺:

“又是一场举世瞩目的胜利,中将,我以你为豪,法兰西以你为豪。”

“另外,我听说他们提名让你担任总司令?”

“这是我为数不多认同议会的决策之一,我甚至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一点毫无疑问,即便是现任总司令。”

贝当还是隐晦的背刺了福煦一下。

……

福煦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对夏尔怀疑的态度,他在《功勋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暗戳戳的指出夏尔这一仗的胜利存在很大的随机性,不是战争的常态云云。

另一面却通过魏刚给夏尔送了一封密电:“精彩的一仗,中将,恭喜你。另外,我认为现阶段你在海上的胜利更重要。”

夏尔暗自点头表示同意。

陆地上取得再多胜利对夏尔而言都是战术性质的,议会都能用各种借口拿捏夏尔。

甚至彻底打败德国人对夏尔还是不利的,因为“鸟尽弓藏”,到时议会就能毫无忌惮的对付夏尔。

反倒是海上交通线,那决定了夏尔对物资的掌控,是战略性的,是卡住了所有资本家包括议会的命脉。

……

索姆河南岸,福煦坐在办公桌前对着地图发呆,那是一张索姆河英、法、德三军的兵力部署图。

远处炮声一阵紧过一阵,枪声持续不停。

英军又一次对德军防线发起进攻。

自从夏尔取得了哈塞尔特的胜利后,英国人简直就像发疯了似的,一轮一轮又一轮的对德军发起进攻,就连从夏尔那进口的“骆驼”战斗机也被派上了战场。

福煦知道这是为什么。

英国世界第一的威信遭到空前的挑战,殖民军已对英国失去了信仰,不只是非洲部队,就连向来以“忠诚”著称的印度、澳大利亚部队都希望与法军协同而不是英军。

这些军队使用的装备甚至都是英式的。

但福煦想的却不是这个,也不是陷入僵持的索姆河战场,而是夏尔。

福煦在考虑一个问题:如果真让夏尔来担任总司令,他能接受吗?

从个人角度出发,福煦不愿意接受,甚至很难接受。

因为这意味着对福煦的全面否定。

现阶段法兰西使用的战术理论是福煦的“进攻理论”。

即便冒出了贝当的“防御理论”和夏尔的“随机应变理论”,但“进攻理论”依旧是主流,福煦依旧是战术理论最重要的奠基者,依旧是无法撼动的存在。

一旦夏尔成为总司令并大力推行他的“随机应变理论”,福煦的时代将就此终结,其被淘汰的速度可能会比想象的快得多。

然而……

这真的是重要的吗?

福煦抬起头来,听着炮声枪声传来的方向。

英国人用的就是典型的进攻战术,它意味着死亡、僵持,以及毫无意义的消耗。

福煦感觉自己是个罪人,是个杀人犯是个刽子手,为了维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而将无数生命推到战场成为尸体,包括敌人。

而夏尔的战术,却能用极小的代价包围并俘虏敌人,在决出胜负的同时又让大多数敌我士兵活下来。

不,我不能继续这样下去。

夏尔是对的,他的理论、他的战术是大势所趋,任何站在对立面的人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

所以,我必须支持他,不管是从哪方面考虑!

“将军!”布鲁斯上校站在福煦挺身敬礼,等了一会儿见福煦没回应,疑惑的又喊了一声。

福煦猛然惊醒,抬眼看到站在面前的布鲁斯上校先是一愣,接着面无表情的问,语气带着嘲讽:“有什么吩咐吗,上校?”

布鲁斯上校是黑格的参谋,他精通法语长驻索姆河南岸,名为促进英法两军协同,实则是向福煦传达英国远征军的“需求”。

福煦永远忘不了布鲁斯上校那副虚伪的面孔,他表面很有绅士风度,眼里却满是不屑,语气带着威胁:“我们会视情况为贵军提供物资,将军,希望您能明白,战争时期的物资,很多时候即便有钱也买不到。”

现在,布鲁斯上校又站在福煦面前,翩翩有礼一脸谦卑。

“是这样的。”布鲁斯上校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了上来:“我们希望贵军能与我军协同,这是明天的作战计划。”

福煦接过文件一看,法军火炮搬到前线从侧翼轰炸索姆河北岸的德军。

福煦先是皱了皱眉头,接着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此完美的作战计划!”

布鲁斯上校当然能听出福煦话语中的讽刺,但他面不改色:

“你也这么认为?那太好了!”

“我们都知道,南岸法军防线前出三公里左右,而英军防线依旧在后方。”

“那么,法军只需要将火炮拉到前线,就能从侧翼轰炸敌人防线甚至是敌人的炮兵阵地。”

“这会给英军的进攻带来很大的帮助。”

(注:索姆河法军防线因为夏尔沿河穿插一口气推进了5公里,南北两岸防线出现不均衡的落差)

福煦反驳道:

“这的确会给英军的进攻带来很大帮助,上校,我承认这一点。”

“但不知你是否考虑过,一旦我军将炮兵拉到前线开火,他们就将遭到德军两面炮火的夹击。”

“他们有可能顷刻间被炸上天,连一点渣都没能剩下。”

布鲁斯上校平静的扬了下眉:“这就是战争的代价,您说是吗?”

这话一语双关,说的不只是战争的代价,更是法军获得物资的代价。

福煦脸上露出了笑容:“是的,这的确是战争的代价,但你似乎忘了,法兰西海军击沉了12艘德国潜艇。”

说着,福煦将早就准备好的报纸丢到布鲁斯上校面前。

布鲁斯上校表情一滞:“我不明白您说的意思,将军。”

福煦眯了眯眼:

“我想知道,你们会为战争付出什么代价,上校?”

“只要我一声令下,英国军队将什么物资也得不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