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上下历史数千年,农民起义成功的次数屈指可数。
硬要说在封建王朝农民起义比较成功的人,其实也仅仅只有朱元璋一人。
陈胜吴广、张角、黄巢、李自成。
这些人的起义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不可逆的问题。
第一项过不了关的问题就是起义军通常都很缺乏专业的军事训练,也没有什么组织能力,就算是装备再好,其实有时候都没办法和正规受过训练的官军对抗。
这一项是张角的硬伤。
黄巾起义短短时间内遍地开花,各州大多响应张角的号令,顷刻之间,东汉朝廷就陷入了全面战争中,可是张角黄巾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后,结果一年就被镇压,陷入了颓势,张角死后,更是一落千丈,丢失了本来的初心,被朝廷各个击破。
第二项过不了关的问题就是军纪。
在持有拥有欺凌弱者的能力后,有些人的本性就会暴露出来,起义军的后期,就是完全不当人了,他们打不过朝廷,就开始将屠刀指向百姓,最终丢掉了民心。
黄巢就是如此。
第三项过不了的关,就是领袖素质,具不具备远见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李自成在取得一定成就后骄傲自满、腐化堕落,最终在纵容将领胡作非为,再加上糟糕的政策,很快就失去民心和支持。
由此可见,农民起义的难度到底有多高。
而且,整个过程,在面临战争上,你还必须过五关斩六将。
第一关,你得先打朝廷,把朝廷打散了以后,朝廷就会散权给地方,地方的势力就会做大。
第二关,就要打同为起义军的同行,只有打赢了他们,你才能成为起义军之中最后的胜者。
第三关,开始面对那些被中央朝廷放权的军阀,干碎军阀,你才有新的空间。
历代面对起义军的叛乱,中央军的朝廷能打赢就自己镇压,打不赢,管不住了,就会放权给地方,地方做大了就会帮你打起义军。
起义军就像是身处一个巨大的养蛊场,必须杀完阻挡在眼前的一切敌人,才能成功摘到胜利果实,否则就是给别人打工的嫁衣。
朱元璋为什么得国最正。
因为他的天下是真的自己一路打过来的,以上的流程全部走了一个遍。
虽然牢朱有很多地方值得诟病,什么杀功臣,什么包庇儿子,但是他在打仗这方面真没毛病。
从古至今北伐第一人,第一个从南方打到北方统一的人,这个含金量还是要认的。
这个时候,楚世昭作为起义军,就要分析大周王朝的短板了。
没人比我更懂大周王朝。
但再定睛一看,大周王朝似乎已经被灭掉了,就像是路边一条野狗给各路军阀给踢死了,楚世昭直接是释怀了。
【嘉德六年六月,马溯安无力约束在北方建立的五胡七国,双方呈现出对峙的形态,而马溯安为了继续扩张自己的力量,决定南下攻打大周王朝的残余力量。】
【同年七月,卢毅谋取马溯安的信任后,悄然回到范阳老家,起兵勤王,拥戴周室。】
在画面上,楚世昭的推进速度很是缓慢。
起义军的推进速度一般来说是非常快的,一口气就能吞下很多的地方,但是楚世昭在看到了北方局势的多变以后,选择了长线对抗的决策。
毕竟楚世昭这一次不是周王室出身的模拟局势,那可是有着旧有体制的保障,可以很快就能得到地方上大部分人的支持。
起义军对于地方势力来说,完全就是一个新的领导人,你要是打得太快,一口气吃的地盘多了,能不能消化还是问题。
楚世昭就是打一个地方,运营一个地方,至少把这个地方能打造成一个根据地为止。
而且,楚世昭的思路很明显。
他拉拢的对象就是基层的百姓。
董卓犯下的一个错误,就是错误地将世家大族认为是可以拉拢的对象,搞错了拉近关系的人。
他早期的操作,单独拎出来是没毛病的。
第一时间修正出身,拉近自己和董太后的关系,然后再给在“党锢之祸”中遭遇打击的士人进行平反,不仅恢复了陈蕃等人的爵位并对他们的子孙予以补偿,更是专门派人祭祀陈蕃、窦武等人。
随后更是任命汉阳的周毖为吏部尚书、汝南的武琼为侍中、颍川的荀爽为司空而这些人不是世家就是在党锢之祸中受牵连的士人。
甚至就连袁绍出逃这事董卓也没有追究,还任命其为渤海太守。
不断地向世族、士人群体示好以达成合作的局面。
因为董卓起初目的就不是篡位,他是想效霍光伊尹,当一个权臣。
其实,董卓但凡是一个高逼格的世家大族出身,或许其他人也就忍了。
但问题是你董卓是一个泥腿子,最开始还是给袁家打工的故吏,搞半天你还想倒反天罡。
董卓的示好、拉拢没有用,反而是推波助澜加强了这些人的势力、实力。
最终感觉自己受到‘蒙骗’的董卓,开始报复性凌辱那些大族,一幅‘我对你那么好,为什么你们要背叛我’的舔狗怨种模样。
后续的做法变本加厉,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董卓搞极端点,不断拉拢那些武夫,提高像他这样出身的寒门地位,让同阶级的人做大,可能他灭亡的时间还能往后稍稍。
楚世昭现在的核心力量是起义军,这些人出身大多低微,那么楚世昭维稳的就是他的基本盘。
说起来是最能打,也是最不能打的集团——农民。
说他能打,是因为农民一旦有了信仰,他是真给你拼命,可以做到真正的悍不畏死,英勇陷阵。
说他不能打,是因为农民没有核心思想,没有信仰,是很容易变成一场闹剧,不战而降。
楚世昭要做的,就是让这支农民军,这支起义军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要干什么,而不是每天浑浑噩噩地像是行尸走肉一样糊口饭,一天就过去了。
【嘉德六年八月,楚世昭的乞活军声势浩大之后,当地的节度使已经有注意到这支起义军的动向。】
【而楚世昭在数次带领起义军下,已经基本掌控了徽州一带。】
【但是,粮食产出对于楚世昭而言,却一直都是一个问题,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然而在楚世昭的手上,他是没有战舰前去攻打这些城池。】
【这个时候,姜兴的白袖军被官军击破,他的余部认为楚世昭是一个值得投靠的人,于是带着少数不多的水军战舰投靠楚世昭。】
【嘉德六年九月,在得到了百余艘战舰后,楚世昭亲率部队突破当地节度使的封锁抵达和州,而楚世昭到达对岸的采石,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
【原本楚世昭的起义军身处缺粮的尴尬境地,将士们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先前的地方慢慢享用。】
【见此,楚世昭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自绝退路。】
【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楚世昭的率领下攻克太平。】
【嘉德六年十月,楚世昭论功行赏,将那些随行的将士拔高职务,而楚世昭积极做思想工作,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
【楚世昭对于自家的兵士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很多人因此感到疑惑,认为自己打赢了仗,应该得到属于自己的战利品,而那些打下的城池,里面的财富、粮食、女人都应该给他们瓜分。】
【楚世昭只是反问了一句,“若今日在城中的人是你们,你们的屋子被人霸占,你们的财富被人夺走,你们的女人被掠凌,你们会坐视这样的军队继续留在这里吗?”】
【“换做是你们,你们又会怎么做呢?”】
【在楚世昭的几番话语劝导下,这些将士们不再有任何的异议,执行楚世昭的号令,与当地百姓划分界线和距离,宁愿睡在路上,也不愿意入屋扰乱百姓生计,动摇军纪。】
【这方便楚世昭展开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嘉德六年十二月,楚世昭在太平郡开办陆义会堂,指在提高起义军的基本素质,进行基础军官的培育教导。】
【嘉德七年一月,楚世昭从自身做起,他不克扣起义军每一员每一户的粮饷,再加上赏罚分明,将士们生活有保障、活得有尊严,而所处之地的赋税,楚世昭调度有方,不为难百姓,这让徽州一带恢复生产,有世外桃源的乐土之象。】
画面上,乞活军的军纪一开始仅仅只有60点的及格线,全靠楚世昭的威望保持明面上的军纪。
保障了后勤生活,又做了思想工作,军纪开始上扬到70点,再加上楚世昭的起义军多少是从血海里杀出来的,缴获了官军的装备,反而比大周王朝的官军还要像官军。
【嘉德七年二月,一位名为王守义的人,听闻了你在南方的事迹,为了留有一口饭吃,他投身于你。】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好嘛。
王守义先前跟的起义军,是有道家基础的宗教形式起义,为了活命,他改信教。
现在,楚世昭的乞活军势头正盛,而且表现优异,无形之中也开始对那些流民、零落乡野的能人产生吸引力了。
【嘉德七年三月,楚世昭兵发应天府,认为在南方的兵家必争之地是为南京,唯有打下南京,他在南方才能说是真正立足。】
【嘉德七年四月,势头最盛的楚世昭,被身处应天府的节度使陆烈唤作乞贼。】
【“诸君唤我为贼,然我所窃何物?”】
楚世昭的心中有感而发。
那些活不下去的农民,百姓就是贼了吗?
他们之所以是会被喊作贼,无非就是他们这些被上位者视为‘泥腿子’的人不听使唤了,造反了。
那些奴役反抗了,所以就成了贼。
弱肉强食的道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显示的淋漓尽致。
在这些上位者的眼里,农民一辈子就该是农民,就该是老老实实听他们话的奴役,若是不听,就该是贼!
【嘉德七年五月,楚世昭率师攻打应天府,由于楚世昭的名声极好,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而陆烈为了抵抗起义军,甚至为了扩充军备,对治下的百姓极尽压迫,使得楚世昭在打赢了这场战事后,当地的百姓夹道相迎。】
【而楚世昭攻占南京,照旧没有继续为难当地的百姓,严令将士注重军纪,不拿百姓一物。】
【嘉德七年六月,楚世昭广纳天下之士,以此再度提高起义军的素养。】
【他对外攻讦大周王朝的数列宗罪,认为大周王朝的覆灭早有定数,理所当然。】
【对内,讲究以民为本,使军民相融,摒弃地域上的介怀。】
【嘉德七年九月,马溯安在长安遭遇了兵败,匈奴人攻破了长安城池,不久之后范阳同样失守,整个北方大多陷入了匈奴人的手中。】
【长安城破,匈奴人再度屠城,百姓鲜有生还。】
【经历四次动荡后的长安,分别遭到了巫蛊之乱、韩罪破都、马溯安的屠城、如今再吃到匈奴人入境后的屠刀,十室不存一。】
【而匈奴人入境,从未将大周王朝的百姓视为自己的子民,而是当成了彻头彻尾的奴隶,他们制定了新的制度,将大周人视为最低级的劳动力,尤其是匈奴人杀死大周人,是不受法律制裁的。】
【在北方大面积沦陷过后,胡人开始全面积压北方百姓的生存空间,这让北方有权有势的士族开始选择南渡避难。】
【史称——‘衣冠南渡’。】
【而那些士大夫为了避免给胡人留下东西,纷纷放火烧城焚邑,使得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
【嘉德七年十一月,北方被冻死的百姓不计其数,而粮食大多被烧毁的情况下,百姓不仅需要忍受寒冷,更要承受饥饿,仅是一年的时间,北方人口骤减数百万之众。】
【北方百姓遭受了极大的苦难,社会秩序崩溃,在北方士人衣冠南渡后,文化与经济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贼盗蜂起,北地大饥,人相食,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楚世昭其实很早就想过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可真正出现了这样的惨状时,他终究是握紧了拳头,悲愤积压心中,难以言语。
而且,这不是楚世昭不愿意施救,是他完全没有这个机会,他在北方是彻底失去根基的。
终究还是迟了。
与此同时,桓奕、李凤宁的神色都肃穆了起来。
她们其实一开始都没有想过五胡乱华到底是怎么个混沌浑噩的情况。
直到现在,五胡乱华的景象彻底体现出来的时候,她们终于意识到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现在,大周王朝失去了唯一的救世主楚世昭后,桓奕心里愈发觉得这样的形式举步维艰。
另一侧。
身处江南鱼米之乡的王凝君看着画面上的‘楚全己’,感觉这个人很像是她认识的一个故人。
作为王守义最小的女儿,她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研究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楚世昭。
几乎每一次模拟推演,王凝君都要深思楚世昭每一步走势的深意,正是王凝君琢磨的次数越多,越发意识到这个人的强度。
这么多次模拟以后,王凝君已经不想让她的那个父亲造反了。
几次尝试下来,在楚世昭统治时期的生活,百姓最美满,生活最安康。
天天搞这些幺蛾子,不如找准时机,投靠楚世昭,说不定另有出路。
结果这一次,王凝君劝说父亲北投朝廷,找到楚世昭效力,还没到长安,楚世昭就下落不明了。
到了现在,她的父亲又又又又投靠起义军了。
真的是在轮回。
太难以评价了。
但是呢.这次模拟推演,王凝君闻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味道,因为这个乞活军的首领楚全己真的太像太像那个男人了。
执政的风格,做事的态度,就是那股子纯正的味道。
就是研究楚世昭太多次,这种极其特殊,不像是传统君主的个人风格,王凝君根本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