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其他类型 > 大拆家 > 第159章 次贷危机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大拆家!

第二天上午,林建伟和福伯一起来到贤达证券投资公司。

随后,他叮嘱高强,让高强尽快安排人手调查美利坚的各项经济数据,以及收集华尔街方方面面的信里、资料。

一个星期之后,贤达证券投资公司便把搜集到手的所有资料全部都给了林建伟。

林建伟拿到这些资料之后,花了一个礼拜对其进行分析。

随即。他发现美利坚近三十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已出了大问题。

所谓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理想,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

美利坚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背景是70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内容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等市场的干预,打击工会,推行促进消费、以高消费带动高增长的经济政策等。

美利坚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如今已带来了几个相当严重的后果:

一、为推动经济增长,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在表面上促进了生产。

二、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广大中产阶级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来,美利坚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利坚老百姓的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却一直呈下降态势。

据统计,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美利坚的平均每小时工资仅仅与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岁男人的收入则比30年前同样年纪的人,低了12%。

美利坚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是流入到了富人的腰包,统计表明,这几十年来美利坚的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美利坚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收入却不见增长,与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密切相关。

三、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引诱普通百姓通过借贷超前消费、入市投机。

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解除管制,其中包括金融管制。

自80年代初里根政府执政以后,美利坚一直通过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宽对金融业的限制,推进金融自由化和所谓的金融创新。

1982年,美利坚国会通过《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给予储蓄机构与银行相似的业务范围,但却不受美联储的管制。

根据该法,储蓄机构可以购买商业票据和公司债券,发放商业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甚至购买垃圾债券。

另外,美利坚国会还先后通过了《1987年公平竞争银行法》、《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方案》,以及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等众多立法,彻底废除了1933年《美国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基本原则,将银行业与证券、保险等投资行业的之间的壁垒消除,从而为金融市场的所谓金融创新、金融投机等打开方便之门。

在上述法律改革背景之下,华尔街的投机气氛日益浓厚。特别是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利率不断走低,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不断加快,加上弥漫全社会的奢侈消费文化和对未来繁荣的盲目乐观,为普通民众的借贷超前消费提供了可能。

特别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只涨不跌的神话,诱使大量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消费者纷纷通过按揭手段,借钱涌入住房市场。

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Leverage)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

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

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try{ggauto();} catch(ex){}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

举个例子,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

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

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100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

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a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单子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

b一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相当于c收到300亿保险金,承担保险责任)。

这样一来,CDS被划分成一块块的CDS,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

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3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相当于d收到280亿保险金,承担保险责任)。一转手,c赚了20亿。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炒。

a、b、c、d、e、f……都在赚大钱,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

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利坚的次级贷款。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利坚房产投资人。

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

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都跟着赚钱。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根本就没人接盘。而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一天,只能把房子甩给了银行。

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

那么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的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相当于G收到200亿保险金,承担保险责任),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

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减去g收到这200亿保险金,g的亏损总计达(800亿)。

这时,即使g是全美利坚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

林建伟仔细分析之后,不由得瞪目结舌!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美利坚已出现次贷危机,只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爆发而已。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