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悄然而逝。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9月15日,就这么短短三天的时间。
日军那边不断调派援军,将其投入到战场当中,昼夜不停的进攻,配合强大的海天优势,已经将外围的几个关隘要地拔掉。
连成一片,一路畅通无阻朝着罗店战场进攻。
而从最前沿阵地被迫撤退的国军将士也同样退到作为第二道防线的罗店战场,与从市区不断突破日军封锁线的援军汇合,想在第二道防线罗店战场这里继续迎敌,挡住日军进攻的脚步。
从这点上看,国军这边的指挥官还是有能人的。
还知道依靠国土纵深的优势来跟日军纠缠,只是兵源和武器方面存在的差距实在难以弥补,没得办法。
就这样,作为第二道防线的罗店战场又一次变成中日双方的绞肉场。
而且两边都明白,这一次罗店战场只要失守,都没有再夺回来的可能。
所以日军这边为了尽可能增加打下罗店战场的胜率,市区内的日军与从其他方向的日军已经连成一片,也是发了疯阻击着市区内想要前去罗店战场支援的国军。
市区内的国军也是一个个不要命的去冲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给身后身旁的战友开路,只为多一个人能够冲出封锁线,去支援罗店战场。
战况之惨烈,一寸街头一寸血都不足以形容。
这三天的时间,李强那边在做动员,王一这边也没闲着。
借助之前擒下旧日帝国海军头子长谷川清这个老鬼子在国军结识下的人脉,王一也找到了能够帮自己把人带到前线记录的国军将士。
就是在87师担任团长的周卫国。
当王一找到自己,提出这个要求时,周卫国也没有直接答应。
作为军人,他明白在这种时候带着十几二十个平民突破敌军封锁,杀到罗店战场的这段路有多危险,一个不好连自己都得交代在路上,哪还有空余的人手去看着这些记者的死活。
就算他这边多出来一个王一随行,周卫国也不敢担这个风险,直言得见到了人再给回复。
王一也没强求,得到了周卫国算是保证的回答后,便回到在租界内的临时战地医院内,边帮忙救人,边治自己因救人亏损的内伤。
同时,也在关注着李强那边的动向。
当初他向家里要人,并将其安排到大陆日报内,目的只有一个。
便是让这些经过组织考验的同志有一个第一手记录正面战场和国府种种不做人行径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制造舆论,将舆论化作攻势,随时随地能够捅国府一刀。
安排在大陆日报理由也很简单。
大陆日报这个报社是自己当初还在美服开荒的时候出资搞起来的,明面上的说辞就是作为一个中立第三方,能够在民国这边不偏不倚记录民国这边的情况。
好让大陆集团根据民国这边的情况来选择投资对象,保护大陆集团的在华利益。
毕竟在民国这边办报纸,搞报社没什么刊号限制,就看你销量如何,背后的靠山是谁。
在当下这个喉舌都被国府掐住的时期,想要让百姓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府的动态,不让其混淆是非,搞得一点群众基础都没有,就得有一层国府都不敢动的虎皮。
眼下这场淞沪会战,在王一看来便是对这些同志的一个历练。
如何不偏不倚的记录报道,如何运用新闻学把国府在这个过程中的无能,还有国军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报道出来,都是他们要学的。
现在不积累经验,后面怎么跟西方阵营那帮家伙打口水战。
三天时间一到,李强便带着动员完毕,做好心理准备的十几名年轻男女与在码头等着的王一汇合。
王一站在码头,看着河对岸那边的烽火,再看着眼前这一个个带好装备的同志,这才看向李强。
“李老板,你也要跟着去?”
“我动员他们来的,我这个组织者要是自己都不跟着,还怎么让他们相信我,而且我之前也是在上海滩混的啊,不要小瞧我啊,王先生。”
介于王一自身身份安全的原因,至少在明面上,这些被安排过来的同志或者说积极分子并不知晓王一本人的真实身份,对于王一,只知道对方是一个两头下注的中间商,有本事,但具体不知。
两人也只能在这些同志面前演戏。
“既然李老板心意已决,诸位,还请上船,我送你们过去。”
“就这么过去?日本人现在可是发了疯,除了租界他们不炸,租界之外的地方都被炸了个遍,这几天河对岸的国军伤兵一个都送不过来,咱们这样是不是有点平白无故送死了?”
一名年轻人看着外面时不时在河面炸起的水花,脸都黑了,他是不怕死,也知道这一去有可能回来,可出师未捷身先死这种死法也太冤了。
“呵,这位小哥且放心,我在,子弹也好,炮弹也罢,都得绕着你们走,诸位,请上船吧。”
“忠义,你信不过这位王先生,总得信李老板吧,他都不怕,咱们也没必要想这么多了。”
“我这不是为咱们的安全考虑吧,死也不能是这么个死法啊,你说是吧,振民。”
“行啦,你就听方敏的吧,赶紧上船,人家还在那看着呢!”
絮絮叨叨间,也是鱼贯登船,王一看着这些人,若有所思,倒是最后上船的李强察觉到了端倪。
“怎么?陆地神仙动凡心了?”
“没看出来你还挺乐观的,刚才那个小哥叫忠义?”
“哦,赵忠义,刘振民,方敏,都是积极分子,说起来还算是我的师弟师妹,他们的老师也是咱们的同志,怎么了?”
“没什么,上船吧,我送你们过去。”
这年头同名的太多,像忠义这种名字,虽不及张伟那样普遍,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起这名的还真不少。
等到全员登船,王一站在船尾,对着码头就是一掌。
掌风带来的反作用力也推着这艘小木船平缓朝着河对岸驶去。
乌篷船摇摇晃晃,河对岸那边的炮火声离自己越来越近,时不时也有炮弹落水,炸出一片水花。
而在船里的这些进步学生,积极分子,同志只能抱着身上的装备,祈祷着自己别被流弹给砸了喂鱼。
尤其是当船行到中间时,落在河中的炮弹更多,炮火声更加接近时,这种提心吊胆的感觉更是拉到了顶峰。
对于这些小个五六岁的年轻人,李强倒是坐的稳稳当当,处变不惊的态度也在慢慢感染他们,渐渐的,他们也发现好像确实没有一颗炮弹砸到他们,都是在他们周围爆炸,除了动静大一点外,连让船身摇晃都做不到。
再联想到刚才上船之前王一说的话,那个叫方敏的女学生就壮着胆子探出半身,想看看与他们一同登船的王一在干嘛。
一探出头,她便看到这样的一幕。
身形瘦削的王一以高人负手式站在船头,望着愈来愈近的河对岸,整艘乌篷船无风自动,平稳前行。
船身所过之处,风平浪静,可在这时不时落下炮弹,有流弹飞过的河面上,却显得格外违和。
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对于方敏这个进步学生而言,实在是无法理解。
这才是当下这个时代大众对于异人圈该有的认识,多为道听途说,从未亲眼所见,也不知其神异之处。
一股无名风吹来,将方敏探出的半边身子推回船内,便见到李强似笑非笑看着自己。
“怎么样,现在信了吧?”
“可你不是说过,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是啊,那你觉得他是救世主吗?还是神仙?”
李强的反问也问住了方敏,李强也不恼。
“所以他跟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都是想为咱们这个饱受列强欺凌的祖国出一份力的中国人,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他比我们厉害一点点,剩下的,都跟我们没有任何差别。
好了,都别出去冒头了,老实呆着吧,快靠岸了。”
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跟他们探讨,在王一保驾护航下,一行人也是有惊无险到了河对岸,
男生负责扛着重一点的物件走在中间,王一在前面领路,李强在后面跟着,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通行证,一路畅通无阻来到了与周卫国约好的防区。
“周团长,久等了。”
此时周卫国所带领的团属于刚从阵地上换下来修整不到一天,他也没想到真的有人不怕死,真想去罗店战场的前线记录战况。
不说别的,光就这份心,敢过来对岸的行动他就得佩服。
“王老板,没想到你还真能找到人啊,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日本人发了疯在打,别说出去了,就是守着都难,你真打算带着这些枪都没摸过的学生去送死?”
“这里面有多凶险,他们都知晓,眼下国难当头,你们军人在前线浴血奋战,他们也只是想用自己的方法尽一份力,总得让全国上下知道,你们做了什么吧。至于这途中的凶险,前线我不敢夸下海口,可在这市区,他们也好,你手底下的兵也罢,但凡有一个伤了死了,你都可以拿枪崩了我,我不反抗。
你也明白,在这里困着,倒不如赌一把,看看能不能在外围给日本人造成点困扰,罗店战场那里,日本人在那里投入的兵力越多,这边压力就会越小。”
“不用你说我也明白,既然王老板还有你带的这些人都不怕死,那好,我周卫国也陪你疯一把。反正我的团定位就是机动,在这打跟在外面打都是打,就是你们带的这些人得听我指挥。”
“那是自然。”
在这点上,王一和李强都不会跟周卫国唱反调。
而周卫国这边也开始动员,很快就将李强他们编入了队伍中间,王一这个英雄单位自然不在此列。
他的任务只有一个,作为唯一一个机动,具备滞空能力的英雄单位,负责为周卫国的部队保驾护航,尽可能保全对方的人数突破日军在市区的封锁线。
“弟兄们,走,去给兄弟部队开路!”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周卫国一声令下,便带着队伍朝着中日双方交战火力最猛烈的街道直奔而去,王一也先走一步,去为他们开路,探明前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