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其他类型 > 红楼霸王:项羽穿薛蟠 > 第四十六章 虞姬之影,勋贵之殇(下)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红楼霸王:项羽穿薛蟠!

翻开史书,不难发现一个规律。

一个王朝建立的初期,大多都是皇帝高度集权。

这时候的勋贵,都是跟着皇帝打天下的,是皇帝身边最信任的人。

所以天下初定,他们就是朝廷最顶层的势力。

或为封疆大吏,或为朝堂巨擘,大多手握大权。

对外开拓,对内镇压,掌握着国家大部分话语权。

随着王朝发展,国势逐渐稳定。

皇帝换了几代后,就会在文官清流们坚持不懈的撺掇下,对手握大权的勋贵们下手。

给予高官厚禄的同时,慢慢开始剥离他们手中的权力。

但,总需要有人为天子牧民。

尤其是缺少能教化民众,治理内政的中下层官员。

这时候,就要依靠开科取士上来的文官。

虽然朝廷最顶层的依旧是勋亲贵戚,但中层及以下慢慢就被科举上来的文官替换。

士林逐渐发展壮大,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

此消彼长之下,勋贵的权势就会慢慢走向衰落。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勋贵集团就会随着爵位更替,以及文官集团的崛起,一点点走向没落。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需要几代人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大多不思进取的勋贵,话语权被剥夺殆尽,慢慢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等到完全转型,文官集团彻底掌握话语权的时候。

这个朝代可能就会迎来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那就是出现一位,后世史书中的“仁宗”。

这个“仁”绝非是对百姓,而是对文官集团。

最知名的,如那明仁宗、宋仁宗的出现,就是文官集团走向台前,甚或走上巅峰的时代。

只是往往一旦出了仁宗,文官是走向巅峰了,但这个朝代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如今的大魏,就正处于这样一个转型期。

大魏传承至今已经第三代,国土版图基本已经定型,很少再对外用兵。

对外政策上,基本已经转为守势。

开国勋贵传至第三代,甚至第四代。

别看朝中大权依旧多在勋贵手中,但更多的勋贵已经逐渐失去依仗的爵位,颓势尽显。

而随着三年一次的科举,文官已经大量进入朝堂,逐渐掌握六部和地方。

也许这一代,也许下一代,大魏可能就要出现一位“仁宗”皇帝了。

少数高瞻远瞩的勋贵,会提前安排家族转型,想要融入文官集团。

如贾家在上一代的家主贾代化,已经做了很多安排。

他建立族学,让族中子弟投身科举。

更是耗尽心血,将儿子贾敬培养成进士,以期能延续家族的荣耀。

可惜即使这样高瞻远瞩的人,终究算不到所有。

好在现在的贾家架子还在,人脉遍布各处要职。

所以别人看来,贾家依旧是个令人恐惧的庞然大物。

也就只有身处其中,贾家顶门立户的爷们,能知晓其中一些端倪。

贾珍身为贾家族长,自然感受极深。

此时他见薛蟠认真的点头,确认了想要进军,便想着还是让他知难而退。

“我祖父也曾任京营节度使,一般事还好,但人走茶凉,想要个能带兵的官却是难办。”

贾珍的祖父贾代化,活着的时候正是任职京营节度使。

现在还有不少京营之中的官员,都是他那时提拔的。

这也是薛蟠来找他的一个原因。

try{ggauto();} catch(ex){}

贾珍自然也明白,所以在他看来,自己这样说就已经是在婉拒了。

可惜对面的薛蟠却似乎听不明白,还笑着道:

“珍大哥知我不缺钱,就是想混个武官耍耍,你帮我想想办法。”

贾珍见他如此不知进退,又继续提醒道:

“薛家是书香继世之家,就算捐官也是文官,怎么就想起进京营了?”

他觉得,某些话没法点得太透。

该提点的自己都给他点出来,将来即使真的后悔了,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珍大哥知我大字不识几个,再说文官哪有武官威风?”

项羽其实也听出贾珍的婉拒之意,但他有他的想法,自然不会和贾珍细说,便只装作听不懂,死缠烂打的道:

“总之,我就是想带兵耍耍。”

贾珍想起薛蟠出名的呆蠢,更加想要推脱。

当下,他便一脸为难的道:

“这种事问问西府二老爷最好,何必舍近求远?”

项羽闻言,却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问道:

“珍大哥觉得,以我姨父的性子,肯帮我进京营做武官?”

贾政虽对亲戚不余遗力,却也不会什么忙都帮。

明知薛家不适合武官,他定然不会答应。

贾珍自然知道贾政的性子,所以推脱的同时,也是在变相的提醒薛蟠。

但见自己几次婉拒,他依旧不为所动,贾珍也只能无奈的问道:

“你到底想要做什么官?”

项羽一听似乎有门,心中一喜,忙道:

“级别越高越好,只要能带兵的。”

他就是想要个带兵的名头,好将五百家生子转为亲兵。

至于具体的职位,当然是越高越方便了。

听薛蟠似乎铁了心要进京营,还想要带兵的实职,贾珍更加不想管了。

“若是地方的倒还好说,哪有捐京营实职的?”

项羽闻言,却是难得的吹捧了一句:

“若是不麻烦哪里还需要找珍大哥,我自己花钱就捐了。”

这话倒也并非虚言。

薛家在京城也不是一点门路没有,想要捐个官还是不难的。

难的是捐个实职带兵的官。

贾珍见他如此,只能沉吟不语,片刻后才道:

“容我斟酌几日,若有信儿了再告诉你。”

这事能拖就拖,他实在不想管。

不然将来薛蟠后悔,他没准落个坑害亲戚的名声。

至于过几日,大不了再告诉他自己已经尽力了。

“那就先谢过珍大哥了,我等你的好消息!”

听到对方让他等信,当即便满口称谢,还道:

“珍大哥放心,此事定然不让你白忙,一应开销之外,定然还有酬谢!”

贾珍邀薛蟠来逗蜂轩,本来想要再叫上几个人,好吃酒赌钱,一起高乐一番。

没想到薛蟠竟是为了这种事。

此时贾珍难免有些意兴阑珊,只摆了摆手,道:

“都是实在亲戚,我一定尽力而为。”

项羽起身拱手,似很是满意的道:

“如此,我便先告辞了!”

从宁国府出来,项羽心中却莫名又想起那道身影。

虽然他没看到容貌,但那身形实在是太像虞姬了。

如果……是不是可以……

他的心中百转千回,却又有些犹豫。

那可是侄儿媳妇,自己究竟该如何才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