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渊,字文懿,辽东郡襄平县人,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军阀,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夺其叔公孙恭位,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后遣使南通孙权,孙权立其为燕王,并遣甲士万人携珍宝前往辽东,公孙渊害怕魏国讨伐,于是斩送吴使首至洛阳,明帝拜其大司马,封乐浪公。在击败前来讨伐的毌丘俭等后叛魏,自立为燕王,建年号绍汉,并置百官有司。明帝遣太尉司马懿率军四万讨之,公孙渊大败,并其子为魏军所斩。
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左将军公孙康之子,公孙康死的时候,因其子公孙晃和公孙渊等年纪尚小,大家于是拥推其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后来公孙恭则因病渐渐变成了阉人,不能治理辽东,公孙渊逼夺叔父公孙恭之位,魏明帝不听刘晔劝告,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此时已经是三国鼎立,公孙渊的存在,严重威胁了曹魏的统治,两者必然有一战。
公孙渊在掌权不久后,便开始与吴国往来,公孙渊企图向吴称臣以为外应,孙权打算册封公孙渊为燕王,东吴自丞相顾雍、辅吴将军张昭以下等举朝劝谏,认为公孙渊必败,因此反对孙吴对公孙渊的支持,没有被孙权采纳。孙权便遣张弥、许晏等,携金玉珍宝,立公孙渊为燕王,公孙渊没想到孙权会如此看重自己,认为东吴远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讨伐,又垂涎东吴送来的珍宝,于是诱斩吴使,并将其首级献给明帝,明帝于是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还让他继续持节任辽东太守,统领诸郡。明帝遣使者傅容、聂夔封公孙渊乐浪公,之前公孙渊派去洛阳的计吏对公孙渊说:“使团中有位名叫左骏伯的人,力大无穷,不是普通人。”公孙渊大为恐惧,于是带领甲士,包围使者居住的学馆,然后才出来拜见使者,又数次对陪伴的国内宾客口出恶言,使者回洛阳后,便对明帝说明此事。
公孙渊渐渐有了不臣之心,此时魏国正在跟蜀汉与东吴,进行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不希望后方的辽东生事,孙权派特使从海路联络高句骊,两路夹击魏国。明帝为了试探公孙渊,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不料,公孙渊突然叛魏,在辽隧阻击毌丘俭,并与之展开激战,毌丘俭见形势对己不利,便退兵。公孙渊见打败了毌丘俭,于是自立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绶,给边疆少数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侵扰北方,又再次称臣于吴,希望得到外援,正式与曹魏决裂。
try{ggauto();} catch(ex){}
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公孙家此前能割据一方,只不过是钻了中原混战的空子,欺负曹魏腾不出手来对付自己,如今三国已经进入谁也吃不掉谁的战略相持阶段,对魏国威胁最大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已经去世,孙权几次进攻也被击退,魏国终于可以全力攻打辽东了。魏太尉司马懿在魏明帝毫不动摇地支持下,以四万兵马远征四千里,克服了大雨连绵等困难出奇制胜。没多久,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懿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在流星坠地的地方,杀死了公孙渊父子。辽隧城被攻破,相国以下的数千名官吏被斩首,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了洛阳,辽东、带方、乐浪、玄菟等地也相继平定,称霸东北亚五十年的公孙家宣告灭亡。
在攻打过程中,司马懿和高句丽联合,共同攻打辽东,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曹魏反击,摧毁了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司马懿一看,高丽的都城都给毁灭了,于是就撤军了,司马懿虽然平定了公孙渊,但是却没有在玄菟郡和乐浪郡、带方郡建立有效的统治,在朝鲜北部地区留下了权力真空,同时由于战争,当地的汉人死伤无数,高句丽很快卷土重来,在玄菟郡和乐浪郡的基础上重建立了高句丽,而中原的西晋则陷入了八王之乱以及五胡入华,无暇东顾,就这样让高句丽一直扩张,一直到唐朝时期才灭亡高句丽。
司马懿平定了辽东,但是却留下一个真空的朝鲜给高句丽,这才让高句丽有机可乘,从这方面见,后来朝鲜能够独立成为国家,也是缘起于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