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字文先。弘农华阴人,东汉末年名臣,杨震之后、杨赐之子、汉末名士杨修之父,世代忠烈。少年时受家学的熏陶,最初被举为孝廉,州举其为茂才。熹平年间,以博学多闻,被公车征拜为议郎,迁侍中、京兆尹,任京兆尹时毅然处死巨宦王甫。后为侍中,五官中郎将,迁颖川、南阳太守,三次迁为永乐少府、太仆和卫尉。其后历位三公,董卓欲迁都长安,百官无敢异议者,唯其力争,免官。卓死复为太尉,李郭之乱中尽节护主。献帝都许,杨彪被曹操诬陷下狱,孔融力救后被释出,又任太常。后其子杨修为曹操所杀,汉室衰微,遂诈称脚疾,闭门不仕十余年。曹丕受禅,欲以杨彪为太尉,遭推辞,于是拜光禄大夫,待以客礼。杨彪至死仍自称汉臣,其著作很少见,仅在《古文苑》中有《答曹公书》一篇。
try{ggauto();} catch(ex){}
杨彪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并且都以忠直而闻名。《后汉书》曰:“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杨彪正是杨宝在华阴山救黄雀的“衔环”典故所指的“四世太尉,德业相继”的第四代,还是世代研习《欧阳尚书》的家族,和汝南袁氏同为当时的名门大族。最初被举为孝廉,州里推举其为茂才,公府征辟,都不应命。
杨彪中年时得子杨修,后杨修因恃才放旷,再加上政治立场原因,为曹操所杀。曹操虽赠许多物品给杨彪补偿,但他亦万分痛惜,《后汉书》记曹操问杨彪:“公何瘦之甚?”杨彪说:“愧无日磾(金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