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帝国风云 > 第一百零三章 余波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帝国风云!

如果说设得兰海战打破了英国皇家海军两百年来不败的神化,那么多格浅滩海战则把英国皇家海军推下了神坛。

这场海战到底有多大意义?

十二月十七日,即海战后的第四天,也是公海舰队与斯佩舰队回到威廉港的当天,帝国与意大利的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帝国外长明确表示,只要意大利以轴心国身份参战,帝国在战后将不插手地中海事务,并且把奥匈帝国约束在亚得里亚海,如果奥斯曼帝国同样以同盟国身份参战,其势力范围则在黑海与克里特岛以东海域,等同于把大半个地中海交给了意大利。对于如此厚重的“礼物”,意大利当局不可能不动心,只是仍然没有立即给出明确答复。主要就是,意大利希望获得由奥匈帝国控制的部分地区,并且增强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而帝国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当然,意大利仍然犹豫不决,也与英法的努力有关。

虽然英国没有答应把地中海交给意大利,法国也不会答应,毕竟法国早就不再跟英国争夺北大西洋的制海权,地中海是法国海军的主要活动场所,但是英法给予了意大利其他方面的好处,比如经济上的援助。此外,法国也暗示意大利,只要意大利以协约国身份参战,法国就将在领土纠纷中做出让步。

可以说,争取意大利,成为一九一四年底。轴心国与协约国在外交上的重头戏。

因为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意大利身上,所以很多人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国家,即奥斯曼帝国。

十二月二十一日,奥斯曼帝国先向俄罗斯宣战,正式加入这场战争。

导致奥斯曼帝国以轴心国身份参战的因素非常多。比如帝国赠送的两艘战舰,以及亲德的奥斯曼帝国战争部长等等。但是有一件事,成为奥斯曼帝国参战的直接原因,即加入奥斯曼帝国海军。更名为“勇敢的苏丹塞利姆”号的“格本”号战列巡洋舰在十二月十八日进入黑海。袭击了俄国黑海舰队。虽然在这场小规模海战中,“格本”号没有取得战果,但是直接促成了奥斯曼帝国与俄国交恶。可以说,即便奥斯曼帝国没有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向俄国宣战,俄国也会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事实上,“格本”号袭击俄国黑海舰队,与奥斯曼帝国海军没有半点关系。

在把这艘战舰赠送给奥斯曼帝国之后,德皇让包括地中海分舰队司令在内的全体官兵都留在了奥斯曼帝国,而奥斯曼帝国也聘用了这些官兵。还授予了他们正式军衔,让他们成为了奥斯曼帝国海军军人。

问题是,这些军人,仍然为帝国服务。

显然,“格本”号杀到塞瓦斯托波尔港,并非奥斯曼帝国的本意,因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内部在参战问题上依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以战争部长恩维尔-帕夏为的亲德派与以相为的亲英派剑拔弩张,甚至有爆内战的可能性。更要命的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即帝国皇帝十分庸碌,根本没有影响力。

当时。奥斯曼帝国已经在跟英法进行秘密谈判了,甚至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只有一个问题,让奥斯曼帝国没有以协约国的身份参战,即奥斯曼帝国与俄国的积怨太深了。

当时,奥斯曼帝国相明确提出,只要俄国肯归还克里米亚战争中侵占的领土,奥斯曼帝国就以协约国身份参战,而且保证在俄国做出承诺之后,立即向德意志第二帝国与奥匈帝国宣战。

对此,英法持积极欢迎态度。

要知道,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国一直支持奥斯曼帝国,借助奥斯曼帝国阻止俄国向南扩张。

问题是,俄国坚决反对,甚至威胁,如果英法与奥斯曼帝国达成损害了俄国利益的秘密协议,俄国将立即退出战争。

显然,英法需要奥斯曼帝国,更需要俄国。

正是在奥斯曼帝国与俄国僵持不下的时候,“格本”号与“布雷斯劳”号杀入黑海,袭击了塞瓦斯托波尔港。

很明显,这次行动与恩维尔有直接关系,因为这次袭击,让奥斯曼帝国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可能性变为零。

紧接着,恩维尔在帝**事顾问的支持下,策划了一次漂亮的军事政变。

在恩维尔掌握了奥斯曼帝国大权的第二天,他就正式向俄国宣战,奥斯曼帝国也因此加入了轴心国阵营。

奥斯曼帝国参战,绝对不是小事。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加重了协约国、特别是英国的战争负担。

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并且与法国、俄国进行磋商之后,英国相阿奎斯特先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同日,俄国与法国也先后向奥斯曼帝国宣战,而奥斯曼帝国则在次日向英法宣战。

当时,奥斯曼帝国带来的最大威胁不在陆地上,而是在海洋上。

准确的说,是与海洋战场有关的陆地战场。

要知道,奥斯曼帝国的边境线离苏伊士运河不到一百公里。如果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那么英国苦心经营的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航线会被切断,失去前往印度与远东地区的最短途径。

摆在英国面前的难题是:必须守住苏伊士运河。

为此,英国就得向北非派兵,并且增强在地中海的军事存在。

这下,问题来了。

欧洲西线战场上,虽然德军的战略进攻已经受到遏止,但是德军依然占领着马恩河以北地区、以及大半个比利时,而且德军正在稳步向比利时沿海地区推进,预计在年底就能占领整个比利时。法国则仍然处于半休克状态,即便霞飞一再强调,法国有能力在年内动一次大规模战略反击,可什么有英国的直接支持,法国根本不可能击败德国,也就需要英国继续派遣远征军。

当时,英法已经在是否组建联军司令部的问题上展开谈判。

显然,阿奎斯特希望组建联军司令部,并且希望得到指挥权,因此英国就得在西线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

问题是,英国国会还没有通过兵役法,也就没有实施征兵制。

如果继续向法国增兵,那么英国就不可能向北非增派兵力,也就没有足够的部队去守卫苏伊士运河。

当然,这还是次要问题,至少法国也知道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别忘了,法国在远东地区也有大片殖民地,而且法国需要的战争资源,也大多来自海外殖民地。

关键,还是在海洋战场上。

如果向北非增兵,就算奥斯曼帝国海军弱不禁风,根本不是威胁,英法也得加强地中海的军事存在。原因很简单,意大利的立场依然摇摆不定,而意大利拥有一支实力不亚于法国的舰队。如果意大利受到影响,最终加入了轴心国集团,那么法国在地中海的那点军事存在就不足为道了。

显然,英国必须向地中海增派战舰,而且是主力舰。

问题是,英国皇家海军还有兵力可派吗?

多格浅滩海战,英国皇家海军损失了三艘战列巡洋舰与六艘轻巡洋舰。虽然二十三艘战列舰全部返回比斯开湾,但是其中四艘遭到重创,三艘需要全面维修,只有十六艘的损伤情况不太严重。

可以说,这差不多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老本了。

当然,随着斯佩舰队回到威廉港,皇家海军的远洋截击行动也宣告结束,外派的几艘战舰,即“无敌”号、“澳大利亚”号与“新西兰”号战列巡洋舰都能返回本土,只有“皇家公主”号依然得留在地中海。

问题是,三艘战列巡洋舰能起到什么作用?

要知道,公海舰队在多格浅滩海战中没有损失一艘主力舰,哪怕雷德尔手里的六艘战列巡洋舰都遭到重创,“奥古斯塔皇后”号与“威廉皇储”号回到威廉港的时候,舰都被海水淹没了,可是这六艘战舰都能修复,而且维修工期不会超过一年,而新建造一艘战舰至少需要三年。

可以说,公海舰队已经在实力上占据了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向地中海增派战舰,只会进一步削弱大舰队,而大舰队已经弱到不能再削弱了。

说白了,大舰队此时也无舰可派。

一时之间,没人能够想出有效的应对办法。

当然,多格浅滩海战之后,最先倒霉的正是在阿奎斯特面前夸下海口的丘吉尔。

十二月二十二日,在阿奎斯特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后,丘吉尔主动递交了辞呈,以较为体面的方式结束了其政治生涯。

丘吉尔主动辞职,等于成全了杰利科。

虽然在责任认定上,杰利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皇家海军没有让他下课,依然由他担任大舰队司令。

只是,杰利科也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

如果他在下次海战中,依然遭遇惨败,那么他肯定得步丘吉尔的后尘。

当然,这个时候,处境最为艰难的不是杰利科,而是权威与能力受到了严重质疑的相阿奎斯特。(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