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的豪强们集体向袁遗施压,大豪们集体发怒的力量,自然是普通人不能想象的。
一旦处置不好,甚至可颠覆蜀中的政权。
也不怪这些豪强如此的愤怒,孙策这一次实在是做的太过火了,哪有他这样的人,直接将州牧派去接替他的主将给斩杀了,然后自己夺了主将的兵权,试问当地的望族谁能忍他?
不过,孙策如此行事也并不奇怪,他这个人在历史上就是多有独断专行之意味,在江东的时候,其行事也过于鲁莽,不懂得怀柔之法,因而引起众怒。
最终,孙策在江东之地落了一个被人暗杀的下场。
而在这个时间段,孙策相比于历史上他的本人来说,其实也没有好多少。
袁遗受到了益州豪强的空前压力,他可不敢再偏袒孙策了。
这满满的热情瞬时间,就把吴懿融化了。
他的想法就是,吴懿若是敢来夺自己的兵权,那自己就趁势把吴懿也给杀了,然后将吴懿的兵马也给夺了。
孙策确实是豪勇之辈,但是现在他在益州没有什么根基,而这些兵马多是各大豪强所提供出来的,孙策纵然能够以威压收服他们于一时,他们又岂能长久的在孙策麾下为他效命呢?
而已经退守到雒城的吴懿,现在心中也充满了矛盾之情。
要投降?
早说啊!
这器械打造了一堆。
如此一来,张飞和吕布的大军便势如破竹,一举拿下了重镇涪水关。
这就是大汉丞相的魅力之所在啊。
后来刘焉病死,他的后代被袁遗驱逐到南中,吴懿无奈之下只能向袁遗归降,而吴懿在东州士中的身份颇高,所以他投降袁遗也就导致很多刘焉的旧部向袁遗投降。
袁遗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当时便两眼一黑,差点背过气去。
毕竟,孙策没有过多的粮草,也没有掌控益州的赋税,也没有名正言顺的位置。
孙策这个最高将领在他们眼中,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却并不实际。
他没有办法长期的养这些兵!
他一面派遣手下人收取蜀郡和犍为郡的各处县城,一面让张任和严颜代表朝廷向着蜀中内部的各大家族发去招降书。
可以说,袁遗和孙策这两个人都多少有点儿不正常。
这一下子,汉军的主要将领都懵了。
如今,益州军和孙策因为孙策击杀高沛的事情,开始有了内讧,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他们又如何能是刘俭的对手?
益州若是铁板一块儿,想要防住刘俭,说白了都挺困难。
现在他既没有办法投降刘俭,又没有办法返回荆州,而在益州这里,他又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这蜀中可以说是要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益州现在等于内乱了。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蜀中各大家族进行招降,毫无疑问效果事半功倍。
而孙策这个人多少也有些问题。
身为东州士当中的杰出代表,吴懿也自然知道,现在对于他来说,投降刘俭才是对自己和自己家族最好的选择。
若是换成别人,或许对于投降刘俭这件事还会左右权衡利弊,但吴懿不一样,毕竟中间有刘焉这层关系。
因为刘俭派人开始向吴懿表示了招揽之意。
然后,袁遗下令,派遣使者前往涪水关向孙策问罪。
孙家军固然是听从孙策的指挥,但是其他的益州军队,他们有的人认为孙策是敌人,有的人认为孙策是朋友。
如今刘俭派人来招降他,吴懿还真是挺心动的。
但是,刘俭却并不给他思索的机会!
刘俭要一鼓作气的收复益州。
毕竟,谁也不愿将自己家族绑在袁遗的身上,跟他一起陪葬。
吴懿和孙策才刚刚开始展开内讧,对于涪水关的防御有了疏忽,他们没有想到刘俭居然没有对汉中做出过多的安置,就开始对涪水关发动这么猛烈的进攻!
于是,袁遗只能再次下令,让益州本土的豪强再次派出徒户以及族中的豪杰再次组成一支军队,这次,他让这些年来在益州颇有威望的,但却属于东州士的吴懿作为统帅军队之人,大军再次浩浩荡荡的前往涪水关去接掌孙策的兵权。
他们很多人已经暗中与吴懿一方的人勾连,意图献出涪水关交给吴懿,里应外合,击杀孙策。
try{ggauto();} catch(ex){}
但事实上,吴懿本人对于袁遗并没有多高的忠诚心。
但孙策偏偏既不向袁遗表示错误,也不转投刘俭。
张飞和吕布两个人的联合攻势,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相比。
白忙活了!
这也太重视自己了!
若是孙策谨慎防守,同时并团结吴懿等益州豪强的力量,或许还能够守护涪水关,与对方相持。
能内部消化就内部消化了。
现在的孙策能够往哪里去呢?
怎么问袁绍要了这么个疯子?
他最终只能是仓皇的率军南逃。
涪水关被拿下之后,刘俭没有停歇,又随即命令马超和阎行分兵两路,直接去攻打孙策与吴懿所率领的益路军本部。
谁也比不了!
于是,汉军这边还在雒城外打造攻城器械的时候,雒城之内,吴懿已经打开城门向汉军表示愿意投降了。
还没等见刘俭的面,吴懿就被他深深的给感动了。
不过,相比于汉军的惊讶,吴懿的不战而降对于整个益州的震荡来说,是颠覆性的!
况且他面对的人,刘俭代表的乃是大汉朝的正统,而且刘俭昔日也与他的旧主刘焉相善。
特别是刘俭的情报网极为完善,其侦查能力也相当之强,他很快就得知了吴懿军与孙策军的情况。
于是刘俭不再迟疑,即刻命令张飞、吕布率军对已经开始呈现内乱的涪水关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他就是在涪水关拥兵自重,同时对于吴懿所率领的兵将丝毫不惧。
特别是刘俭,这些年的风评实在是很好,但凡是投降到他麾下的人,只要是遵循着他画下的道道做事,无一不会被受到重用。
如若是换成正常的一方枭雄,按道理来说首先会安抚孙策,不把事情闹大,稳住对方,然后再派人暗中去想办法缴了孙策的兵权,用些阴招,不打草惊蛇。
刘朝廷的王者之师势如破竹,直逼雒城,蜀中大豪们不是傻子,自然都是望风而降。
袁遗这个人行事实在是太过迂腐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以还这么大张旗鼓的向孙策问罪?这不是摆明了把孙策往外面推,让他跟自己作对吗?
就算是他们现在不能公开反叛袁遗,但是暗中与刘俭暗通,交换情报,表示效忠,这点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除非那些豪强作死,非要跟刘俭的政策对着干,不然刘俭对待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好的,不管他是不是降将。
相比于刘焉和袁遗,刘俭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实非寻常!
于是,吴懿开始向刘俭表示,愿意归顺。
而且这些兵身为各大家族的徒户,平日里都是听从率领他们的那些中级军官命令的。
吴懿原本就是东州士,当年随同刘焉一起来益州的。
哪曾想,吴懿刚刚向刘俭表示归顺之心,刘俭那边就立刻送来书信,表示愿意敕封吴懿为讨逆将军,高阳乡侯。
但是他们现在处于内讧的情况下,在面对北军突然出其不意的进攻,整个涪水关的作战系统自然就乱成了一锅粥。
正常情况下,若是换成旁人,再看清了风声之后,应该先向袁遗表示臣服,陈明利害,向袁遗表示服软,陈明形势之危机,希望袁遗能够暂时安抚住益州豪强的情绪,如果不行,就是转头投靠刘俭,保全自身。
在朋友和敌人都分不清楚的情况下,试问这些益州兵怎么可能有精力对外?
而孙策的孙家军自然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应对他们。
他甚至后悔让孙策来益州了。
孙家军和吴懿的益州军此刻根本没有能力应对北方军强烈的猛攻。
说实话,他心中也很是迷茫。
这场大战打下来,益州一方被打的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孙策虽然奋勇杀敌,但面对北方军的众多猛将,终究还是技不如人,大败而走。
手下将领一而再再而三的投降,试问他的益州,还如何能够守护的长久呢?
雒城一失,汉军即将逼向绵竹,进入成都平原!
这已经打到自己心脏的位置了!
对于袁遗而言,这是大厦将倾了。
益州,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