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都市言情 > 闺门秀 > 第三百三十九章 请客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闺门秀!

赵琇与张氏和好了。

其实说是和好,也稍微严重了些。赵琇心里虽然对祖母有怨,但在张氏跟前并没有太失礼,不过是没忍住,说的话直白了点。张氏心知自己理亏,听孙子说会劝孙女来给她赔礼,自己倒先不好意思了。她反而有些感激孙女,点醒了她,否则她这时候还在哭着闹着,要孙子孙女陪自己回南边老家去呢。

此时张氏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个想法,一心要为孙子的前程着想:“赶紧寻个好日子,咱们搬回侯府去吧。到时候这边宅子就能空出来了,也好早些将书馆办起来。有了书馆,玮哥儿读书温习都便宜些,也可以多认识几个学问好的朋友。今年秋闱事关重大,一定要让他安心备考。今年若不成,那就明年再考一次。无论如何,也要让你哥哥中举。等中了举,再寻机回南边祭祖也罢。到时候,咱们到了你们祖父墓前,也能给他一个交代了。”

赵琇脸上笑着应声,心里却在暗叹。在祖母的心中,始终还是祖父最重要。祖父是武将,他当然期待孙子能出人头地,但对孙子能不能中举,会很看重吗?只怕父亲赵焯与母亲米氏,才是更加看重这件事的人吧?

不过她当然不会傻到在这种小事上跟祖母较真,说说笑笑的也就过去了。倒是暖居酒一事,她认真跟张氏商量起来:“祖母若嫌麻烦,咱们只摆一日酒就好了,无论如何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混过去。咱们家自打回京,从来只有往别人府上参加宴席的,还从来没有做过东宴请过别人,说起来也不是很合适。请客人到家里吃一顿,顺便联络一下感情,也好让哥哥多交些朋友,积累些人脉。您不是说,要让哥哥专心备考吗?与其在备考期间,让他三不五时挤时间出来跟人应酬,还不如一顿宴席就把所有人都应酬了呢。”

张氏有些迟疑:“可是……我如今实在是没什么精神应酬外人。若只是亲近的人家,倒也罢了,可依你的说法,只怕还要请不少人来吧?我素来不喜……”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想起刚刚下的决心,连忙改了口,“也罢,你哥哥都要考举人了,将来也是要出仕为官的,没几个朋友也不象话,是该好好请一顿酒。不,一顿不够,还是请足三日吧!”

赵琇怔了怔:“三日?”要不要这么夸张……

张氏一点都不觉得夸张,她还认为摆酒摆上三日是极常见的事:“头一天请朝中的文臣,还有那些曾经指点过你哥哥功课的大儒们。这些客人的喜好都清雅些,酒菜都要清雅的,请两个一等的琴师来弹琴助兴,谈诗论文的一天就过去了。第二日再请曹家等一众武将人家,你祖父昔日的袍泽、下属也可以请几位,至于京中的其他勋贵,我原也不熟,请不请都无关紧要。他们这些人多爱酒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名酒佳酿,也就对付过去了,再寻个两个戏班子,唱几出热闹的戏,想必能让他们满意。到了第三日,倒是可以请些年轻的孩子,你和你哥哥新认识的朋友都请一请,你哥哥那边另开一席,你则在花园里开一次诗会,把京中闺秀们邀来就是。虽说*光已过,园子里倒也有些花可赏,若想要再体面些,可以去寻花商,多买些奇花异草来充充场面。”

张氏毕竟做过多年的贵妇,虽然不喜交际,但真要她操办什么宴会,她也是操办得来的。这一番话,也算是安排得有条有理,还按照来宾的喜好做了分类,每一日该做什么,也都心里有数,照着这个章程去办,其实也没什么难的。

但赵琇算了算账,要依张氏的安排,这三日酒加起来,少说也要七八百两银子,如果酒菜选用昂贵的品种,价格还可能再高些,完全是有出无进的花费,排场是够了,但实在太过费事。而接连三日准备三场不同风格的宴会,对现在的建南侯府主仆而言,也似乎有些吃力。她不是很赞同地道:“祖母不是说,不宜大操大办吗?为什么一下就要摆三日酒?文臣武将都是陛下的臣子,为何不能在同一天里参加宴席?戏酒我们都可以安排,喜欢谈诗论文的也可以另开茶会,年轻人也不必特地择一日另行邀请,闺秀们更不必非得赶在这时候开诗会。祖母虽说要为哥哥着想,但也不必矫枉过正吧?一连忙三日,您还不得病倒呀?没病也要累出病来了。”

张氏见孙女关心她,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也没什么,我不过就是头一日劳累些,还要应酬应酬。到了第二日,武将家的女眷来了,我出来露个脸,推说病了,就可以回院子里去了。横竖我与她们也不大合得来,坐在一起反而无趣。至于第三日的宴席,那是你们小辈的事,不必我出面。”

赵琇觉得有些牙疼。祖母这重文轻武的想法什么时候才能改了呢?她问张氏:“您这样不要紧吗?第二日您只露个面就回院,那招呼客人的事都交给谁?难不成是我?我年纪还小呢,再说,要招待那些武将人家里上了年纪的女眷,我的份量未免太轻了吧?”

张氏又迟疑了,倒是赵玮在旁替她说话:“从前祖父还在时,那些武将品阶全都在祖父之下,还有不少人是从祖父手下调教出来的。他们的女眷,对祖母素来敬重,不必祖母费心去招呼。因此祖母每次都是开宴时出来露个脸,精神好时,就陪着曹太夫人等几位老夫人说说话,若是精神不好,来的女客不熟悉,只管躲回院中,断没有人胆敢说祖母半句不是。那时招呼女客的,是牛氏与蒋氏,不过即使是祖母身边的妈妈和姐姐们,女客们也都极为客气。”

赵琇恍然大悟,正色对张氏说:“祖母,今时不同以往。咱们家宴客,您再不出面,就显得怠慢了。咱们家这是才刚刚拿回爵位呢。”

张氏犹豫着说:“从前我也曾经问过你们祖父,但他说……咱们家在军中威望已经盛极,很不必与其他武将太过交好。若是跟他们交情太好了,上头说不定还要猜忌咱们家呢。因此,他们男人在外头偶尔一聚,吃吃喝喝倒没什么,我们女眷之间,就不必来往过多了,更不要结儿女亲家,尤其是驻辽东边城的武将们……”

赵玮微笑着对张氏说:“祖母,那是祖父还在的时候。如今的建南侯府,还有什么可让上头猜忌的呢?我们家除去每年的大节庆中,与曹家以及祖父的几位旧部还有礼尚往来,其他时候,其他人家,早就说不上交情了。更何况,孙儿在军中一点名声都没有,与祖父在军中的威望是云泥之别。您其实不必担忧太多。”

赵琇也连连点头:“是呀,祖母。哥哥将来迟早会出来做官的,人脉也很重要。虽然哥哥已经打算要走科举之路,但他毕竟还是勋贵圈子里的人。总不能因为要考举人,就从此脱离了勋贵阶层,一心只跟读书人交往吧?别的不说,哥哥考中举人后,不能再考下去了,要如何才能顺利出仕呢?这种事还是要向勋贵人家请教才行呀。”

张氏被说服了:“你们说得有理。那我就多辛苦些,多请几位勋贵过府做客,对勋贵武将们的女眷,也客气一点,多陪陪吧。”她叹了口气:“如今已经不是你们祖父还在的时候了。我已经被宠得太久,倒忘了自身如今的处境,不该再照搬从前的做法了。”

她让了步,只不过对于赵琇文武统请的建议还有所保留:“这样不合适。文臣看不惯武将的粗俗,武将听不懂文臣的话,坐在一起话不投机不说,万一一言不合打了起来,岂不是落了我们建南侯府的面子?”

所以她觉得,还是请三天酒比较好,如果真的只摆一天,那就得将文武分开,分别在两个院子里招待,两不相扰,那是最好不过了。就是两边各有戏酒,只怕声音吵杂些。还有女客们,最好也不要坐在一起。

赵琇皱着眉头说:“如果一定要这样,索性连戏乐都免了算了。反正咱们家正做法事呢,先帝又才去了不到一年,低调节俭些也没什么不好。我们只需要在酒菜上多下点功夫就行了,又不用在京城权贵圈子里挣个善于取乐的名声。”

至于文武分开什么的,她心中其实仍旧大不以为然,不过入乡随俗,既然张氏认为这样比较好,她也没有异议,顶多就是到时候辛苦些,两边走。

张氏也觉得免了戏乐亦无不可,赵玮更是举了几个例子,说明最近这一年里,大户人家饮宴已经没有从前那么奢侈了。今上登基后,作风就一直偏向节俭,深得文臣士林赞许。勋贵武将们虽然不以为然,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最近京中也开始流行起简化版的宴席呢。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赵琇又开始跟张氏商量起宾客名单来。

广平王父子已经说好了不会来,但帖子还是要送的,这是应有之仪。

柱国将军府曹家是第一个要请的。曹家有宴席必请赵家祖孙,赵家祖孙有宴席,自然也不能怠慢了曹家人。

几位多年来一直与赵家祖孙保持不远不近的联系的武将人家,也在必请宾客之列,只是对于汪东升,赵琇与张氏有不同的看法。

张氏虽然厌恶汪家人之前的误会与污蔑,但如今已经明白,他们不过是受了牛氏祖孙的蒙骗,也得到教训了。汪东升曾经养在赵家,与别人相比,和赵家的情份更深些。赵家摆宴,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忽略过去。如果因先前的事将他一家拒之门外,传扬开去,这门亲友就真的要绝了。

赵琇则认为,汪家上赶着给他们祖孙不痛快,他们何必太念旧情?又不是他们祖孙理亏。就算真要跟汪家恢复往来,那也得是汪家先做出赔礼道歉的姿态,让人觉得有诚意了,赵家才会考虑宽宏大量地原谅他们。现在汪家啥表示都没有,赵家就先给他们下帖子,岂不是让人觉得赵家人很好欺负?

赵玮站在妹妹这一边,所以张氏没有坚持太久,只是劝赵玮:“给曹家下帖子的时候,跟他们说说这件事。若是他们愿意出面说合,叫汪东升给我们赔不是,我们也不必跟他计较太多。如今他也被牛氏害得不浅,狼狈得很。若我们落井下石,倒是辜负了你们祖父当年抚养旧部遗孤的好意。”

赵玮与赵琇对视一眼,后者默然,前者笑了笑:“是,祖母,孙儿心里有数的。”

武将这边的客人捋得差不多了,至于几家勋贵,张氏对他们不熟,其中还有眉山伯府丘家这种女眷与她不和的人家,但因赵玮曾经与他们打过交道,因此都一并请了。张氏看着宾客名单上的列表,觉得为了孙子着想,她忍一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剩下的就是文官士人方面的宾客了。几位曾经指点过赵玮功课的大儒自然在列,邻居那位老翰林学士也是座上宾。张氏清点了一遍,现与自家交好的文官其实没几个,当年与她相熟的大部分人都不在京中了,倒是太后娘娘的娘家蒋家,因为赵玮赵琇护送今上进京时,曾经托庇于他家,因此还算打过交道,下个帖子应该不会被拒绝。考虑到赵琇与方五姑娘交好,张氏又在名单上加上了方家几房人的名字。

赵琇不太乐意:“请方五过来就算了,再加请方太太和方五的哥哥也无妨。方大姑娘曾经陷害过我,方二、方四每次见我都是阴阳怪气的,请她们做什么?方少卿更是跟我们家完全不相识,请来也无趣。倒是冯、刘两家的姑娘可以请一请。她们的父兄我不认识,只请女眷就好了。”

张氏笑道:“既是男女客都有,哪有光请人家妻女,却对家主不闻不问的?就算人家不来,也该下个帖子,方才合乎礼数。”不过她也参考了赵琇的意见,只写了方少卿夫妻与其嫡长子方锦骐、幼女方五姑娘的名字。

赵玮看了便笑道:“方锦骐与我见过两面,倒还是个和气的,请他来应该不难。倒是方大人,听闻不大喜欢与勋贵、武将打交道,可若我们家真的要请他来,他也不好拒绝。客人来得不情不愿的,未免有违我们的本意。还是让妹妹先跟方五姑娘捎信问一声吧?若是方大人无意出席,那我们正式下帖子的时候,就不必请他了,也免得他为难。”

张氏点头:“很是。就这么办吧。”

赵琇立刻就拿过纸给方五姑娘写起了信。最近这大半个月,因为心情不好,她一直没跟方五姑娘通信,也不知道对方近来如何,问候完之后,就将自家预备搬入新居的事说了出来,还请对方来喝暖居酒,并且询问对方父母兄弟是否愿意出席?当然,赵琇没有忘记明言,只希望她一家子来,族人堂亲就不必了。

碧菡曾经去过一回方家,因此就领了送信的任务到方家去了,半日才回来。赵琇问她要回信,碧菡却一脸古怪地说:“方五姑娘说,要先问过父母的意思,过两日会给姑娘回信的,让我先回来。”

赵琇疑惑地看着她:“这也没什么,你脸上这是什么表情?”

碧菡欲言又止,赵琇眼色示意房间里的其他丫头们出去,才问她:“说吧,到底是怎么了?”

碧菡一脸神秘地说:“今儿去方家,好生古怪。他家门禁严了许多。我上门送信,门房的婆子再三问过我的来历,又叫了见过我的人来认,确认是建南侯府的,才让我进了门。到了二门上,又等了好些时候,我才等到方五姑娘的丫头过来领我进去。他家从来没这么严过,也不知是怎么了。还有,我在方五姑娘的院了门口,瞧见几个婆子把他家四姑娘给拖走了。他家四姑娘哭哭啼啼的,也不知在闹什么呢。”

赵琇十分吃惊:“你看清楚了?他家的婆子确实拖走了方四姑娘?”

碧菡十分肯定地点头。赵琇就糊涂了。这不可能吧?就算嫡支比旁系的高贵些,方四姑娘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千金,方家的婆子怎会如此无礼?难不成方四姑娘做了什么坏事?才会如此不受嫡支待见?

方五姑娘一直没有回音。赵琇猜想她家里一定生什么大事了,所以她才会拖拖拉拉的,连要不要到别家赴宴都下不了决定。更奇怪的是,赵琇觉得这不合常理。如果方家真的有事生,她直说不来就是了,赵琇总不会因此就生了她的气。拖着不说回绝,又不明言会赴宴,到底是做什么呢?这叫赵琇如何决断?到底要不要给方家下帖子呢?

给其他宾客的帖子陆陆续续送了出去,大部分人都回说会来参加。就算有人当日有事不能来,也都客气地送上了贺礼。这越显得方家行事古怪了。

赵玮亲自出马,给几位大儒送请帖,顺道向他们请教了一些学术上的疑问,回来时,带回了一个让赵琇恍然大悟的消息。

原来方家真的出事了。任职太常寺少卿的方五姑娘之父,日前公事上出了点纰漏。本来那点小问题并无妨碍,早些遮掩过去就行了,偏方少卿不走运,刚好遇上皇帝亲临过问,他的纰漏就曝光了。龙颜大怒,方少卿被勒令在家反省,到底是革职还是降职,尚未有定论。方家上下正处于惴惴不安之中。

方家子弟四下托人情、打探消息,想要找人在御前为方少卿说好话。尚太傅那边还未有回音,方少卿的堂弟,方二姑娘与方四姑娘的父亲方奕山又出事了。同样是本职工作上的小纰漏,方奕山坚信自己是受了方少卿的牵连,才会被同僚陷害的。

方家家族内部,各房之间的矛盾开始被激化了。R1152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