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欲斩郭淮,众将皆跪求告免,请留郭淮一命,戴罪立功。司马懿允准。
少顷,又报孟达、申耽、申仪逃至大营,孟达带领本部兵马,申耽申仪只身出逃。司马懿令三人入帐,喝问:“为何弃守上庸?”
申耽申仪不敢言语,跪地口称死罪。孟达回道:“蜀军势大,郭将军两万精锐尚且不敌,末将兵少,暂避锋芒,与都督大军汇合以效绵力。”
司马懿曰:“念你部兵马完整,姑且留下性命,以观后效。来人,将申耽申仪推出斩首祭旗,以正军法。”
申耽申仪乃上庸世家豪族,雄踞此地三十年,不听号令,阳奉阴违,司马懿深恨之,借此次失地之罪斩之。左右亲兵将二人推出斩首,端着两个人头进账复命。众将肃然。
司马懿曰:“刘禅攻下上庸,意图侵我中原腹地,此战若不将其击败,则荆豫难保。传我将令,明日拔营向上庸进发。罪将郭淮、孟达为先锋,攻城则先登,野战则冲阵,若败皆斩。”众将领命而出。
不两日,魏军离上庸城十里扎营。
早有探马将魏军动向报至上庸。汉帝与孔明商议对策,孔明曰:“上庸城不战而降,城防完整,可据坚城以拒司马懿,诱其攻城,我军可获全胜。另遣使者联络江陵陆逊,使其攻打襄阳,迫使司马懿回援。”
汉帝曰:“此貌似万全之策。然司马懿此人,极其善于隐忍,稍有受挫,则龟缩不出。若其攻城受挫,立即撤退,集大军于宛城、新野,坚守不出,我军兵少,一时难以攻克坚城。此时司马懿尚未与我等交锋,若我军出城迎战,一战而灭其精锐,则荆豫可定。”
孔明奇道:“司马懿此人长于兵略,实乃劲敌。臣命细作收集信息,观之许久,也未能知其秉性。然陛下何以对其性格如此了解?”
汉帝笑曰:“此乃天机不可泄漏。此战还请丞相居中指挥,朕率玄甲军冲锋破敌。”孔明恐汉帝阵前有失,力劝无果,乃严令关兴张苞加强护卫。于是下战书,与司马懿约定明日野战。
第二日,众将士集于校场,汉帝检阅毕,立于点将台发布讨魏檄文:
曹魏无道,篡汉自立。
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残害忠良,弑君鸩后。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朕承大汉天命,率众讨贼。克复雍凉,还于旧都。铁骑成群,弓弩蔽日。
蜀中大治,仓储之积靡穷;潼关黄旗,匡复之功何远?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卿等或家传汉爵,或世受皇恩,或创业随于先帝,或受重托于永安。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今日剑指中原,一战可定乾坤。
倘能灭魏斩睿,三造大汉,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众将士群情激奋,士气大振。汉帝率玄甲军为先锋,抢先出城,关兴张苞随护左右,大军顺序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