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存早就让人按照赵宋王朝宗正寺所保存的赵宋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详细列出所有皇室、宗族、外戚成员每个人的姓名、年龄、封号以及官职等,全部登记造册。
按照名单,经过三个多月的全城搜捕,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几乎全都被一网打尽了。
准确的说,截至到目前为止,只缺一人,东京汴梁城中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就齐了。
缺的这个人就是建安郡王赵楧,也就是明节皇后(安妃)的长子。
王时雍、徐秉哲、范琼、左言等人为了找到赵楧,差点没将东京汴梁城给翻过来了。
可是就是找不到赵楧。
后来,实在找不到赵楧的王时雍等人,只能请李存帮忙了。
赵楧有一位还没有来得及迎娶的妻子,名叫孔令则,现在才十四岁。
小姑娘因为跟赵楧有婚约,也被王时雍他们捉了送进延福宫中。
李存派人去将孔令则找来,想要一问究竟。
可孔令则还以为李存准备让她侍寝呢,她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穿上了绿色的嫁衣。
见到李存以后,孔令则羞羞答答的,就差直接说:“臣妾乃初次,望陛下怜惜。”
让孔令则的小脸当场就垮掉了的是,李存竟然是向她询问赵楧的下落的,根本没有要临幸她的意思。
孔令则都没过门,哪能知道赵楧在哪,所以她当然是一问三不知了。
李存觉得孔令则漂亮是漂亮,就是太小了,便让她回去,等她再大一点再说。
谁想,孔令则见李存让她回去,眼泪“唰”得就流了出来。
可孔令则又不敢抗命不遵。
所以,孔令则只能一步三回头的往外走,期望李存能够看她可怜,而心软,进而改变主意。
见到这一幕,李存突然想到了《甄嬛传》中,陵容得皇帝翻牌,却因紧张导致浑身哆嗦,皇帝不愿勉强,就叫人把陵容抬回宫中,换余答应前来伺候。陵容因此成了宫中的笑话,遭人奚落,甚至就连太监都嫌她晦气,使她更加难以抬头做人。
李存估计,自己要是这么叫孔令则回去,她的下场可能就会跟陵容差不多,她要是心思再小点,没准都有可能会自杀。
叹了口气,李存还是招招手道:“你回来罢……”
……
孔令则虽然不知道赵楧的下落,但她在事后还是给李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线索。
那就是,在李存进城的前一天晚上,她父亲旧宋大理司评事孔俊龙去见过赵楧,回来后神色很不好。
虽然李存已经猜到了孔令则应该是想借此事让自己见见她父亲,顺便为她家颁布特赦,最好能给她父亲封个一官半职,但李存却没有责怪孔令则。
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当天,李存就颁布了特赦,将孔家所有与赵氏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全都放了,他家的房产也还给他家,并见了孔俊龙。
从孔俊龙那里,李存得知,赵楧在自己进城的前一天,因惊吓过度,突然死亡,当时,赵佶下令,封锁消息,将赵楧的尸体埋在了建安郡王府的后花园中。
李存派人去建安郡王府的后花园寻找,果然挖出来了一具十三岁左右少年的尸体。
经人鉴定,这具尸体的主人确实是赵楧。
——由于这段时间天气寒冷,加之赵佶让人用了比较好的埋葬技术密封过棺材,使得赵楧的尸体保存得还算完好。
李存下令,将赵楧的尸体送去巩县宋陵埋葬。
至此,在东京汴梁城中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部落网。
李存下令,打开东京汴梁城的城门,任民众自由出入。
这也代表,属于赵宋王朝的时代,彻底告一段落。
封了四个多月的东京汴梁城终于再次打开,难免有一些人选择离开这个让他们伤心的地方。
——虽然李存已经尽量控制伤亡了,可还是有不少人甚至是无辜之人在这场战争中死于非命。
对此,李存只能说,如果没有他李存,这一城人的死伤可能多上一百倍都不止,很多人的下场可能凄惨一千倍都不止。
另外,李存也知道,有一些还忠于赵宋王朝的人,也借着自己放开了东京汴梁城的时机,选择去投效赵构等人。
对此,李存只能说,人各有志。
老实说,李存觉得这其实是好事,想走的人,你非得将他们留下来,很可能就会酿成祸端。
不过——
总体来说,不论是离开东京汴梁城的人,还是离开的还忠于赵宋王朝的人,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由此不难看出,李存这段时间的施政其实还是很成功的。
……
范致虚命杜常率领一万兵马做先锋,又命夏俶率领一万兵马前去巩义守护宋皇陵。
这两支部队作为西军的先头部队最先离开京兆府。
结果,杜常与夏俶在前往潼关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名叫“韦知几”的人。
韦知几曾经担任过京城东壁统制,城破时他侥幸从东京汴梁城中逃了出来。
韦知几告诉杜常和夏俶,东京汴梁城已经被乾军给攻陷了,赵宋王朝可能已经灭亡了。
杜常和夏俶大惊,赶紧带着韦知几回军去面见范致虚。
见刚刚出征没多久的杜常和夏俶又带着大军回来了,范致虚大怒。
而且,范致虚根本不相信坚固、多兵、粮草充足、又有上百万民众的东京汴梁城会这么轻易的就被乾军给攻破。
所以,听了杜常与夏俶的汇报后,范致虚立即怒斥杜常和夏俶摇撼军情:“京城岂有可陷之理?”
然后范致虚亲自审问韦知几到底是怎么回事?
韦知几见范致虚露出一副要杀人的模样,不敢说实话,只能撒谎说:“小人本是勤王兵,不曾到京城而兵已溃,但闻京城守御如故。”
对于韦知几的回答,范致虚很满意,他将韦知几的谎话通报三军,说东京汴梁城还在固守待援,他们必须快点去东京汴梁城勤王救驾。
范致虚其实早就听说了,杜常与夏俶手下的将士军纪很差,一离开大部队,就到处烧杀抢掠——这其实也是西军的通病。
借着这个机会,范致虚正好将杜常与夏俶逮捕,当众对杜常与夏俶说:“向来使杜常统勤王之师,应援京城,遂听溃兵虚言,中途而返。夏俶保护陵原不能守。尔等二人,更相唱和,纵兵劫掠,驱虏妇女,辄敢入关。脱或京城失守,臣子闻之,即当奔赴共死,争忍观望奔溃,所过焚毁。理合诛灭,免尔家小。”,然后将杜常与夏俶腰斩于帐前,并行张榜,向全军说明斩杀二人的缘由。
经此一事,西军将士无不惊悚,纪律变得好了不少。
范致虚随后分出一支偏师交由宗印统制,从水路向西京洛阳挺进,宗印领命了之后,将僧人编为一军,起名“尊胜队”;又将行童(也就是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编为一军,谓之“净胜队”。
——沿路的僧人与行童差不多都被宗印编入军中,也有借补为官者,这些和尚成了宗印的坚定支持者。
而范致虚则亲率主力从陆路向西京洛阳进兵。
其实,这时已经有人给范致虚出主意,让范致虚不要劳师动众的去东京汴梁城了,而是应该夺取潼关、薄津关、函谷关等关,然后以这些险关为屏障将乾军挡在陕西以外,再好好经营陕西,檄蜀帅及川陕西路,合秦蜀之力,等着赵宋皇室退到川陕地区,再徐徐而图之。
可范致虚对于这样的建议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形我素的率领这十几万西军准备离开陕西去东京汴梁城勤王救驾。
只说,宗印所率领的偏师顺流而下,不到三日就抵达了三门津,沿途着实是打跑了好几波乾军的游骑,取得了几场小胜。
范致虚得知了此事之后,非常高兴,授予宗印河东制置使,让宗印继续东进。
与此同时,范致虚又令马昌右率军向潼关进。
这一次,西军可就遭到了翟兴、翟进的部下比较有利的抵抗。
——守卫潼关的三千乾军将士将范致虚的十几万大军挡在了潼关前七天七夜。
后来,是因为这三千乾军将士实在没有弹药和弓箭了,又接到了翟进的撤退命令,才主动放弃潼关撤到函谷关的。
夺取了潼关之后,范致虚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乾军的诱敌深入之计,而是下令继续东进,而且范致虚还要求宋军鼓行出关。
裨将李彦仙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所以他建议范致虚分路进军,他说:“行军利速,且多为支军,则舍不至淹,败不至覆。若众群聚而出肴、渑,一蹴于险,则皆溃矣。”
可范致虚并没有采纳。
其实——
李存早就知道了范致虚率领十几万西军正在东进了,他也早就知道了,赵构率领十万大军在东平府一带按兵不动,王襄、赵野、范讷等人率领十几万大军正在攻打西京洛阳,翁彦国一直在颍州一带徘回观望,算来算去,只有宗泽有南下来京畿地区勤王救驾的意思。
也正是因为清楚的知道宋军的所有态势,李存才敢全力收复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打通自己地盘之间的所有联系。
与此同时,亲自处理掉东京汴梁城中的一切隐患。
如今,晏孝广和东海水军水陆并进收复了京东东路,赵立收复了京东西路,而李存处理完了东京汴梁城中的绝大多数隐患。
万事俱备,李存终于可以着手收拾赵构他们这些赵宋王朝的残余势力了。
而第一个被李存盯上的,不是赵构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府,而是范致虚所统制的西军。
李存之所以会制定这样的战略战策,
不是因为,赵构太会跑了,跟泥鳅一样不好捉,而信心爆棚的范致虚是抱着决战的目的来的,可以一战就解决掉。
而是因为,李存只要击败范致虚所率领的西军,其它乌合之众,说不准就会不攻自破,尤其是赵构,铁定会跟没头的苍蝇一般,四处逃窜,然后就会被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的李存分而歼之。
由于此战必须得取胜,李存派吴璘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前去支援翟兴、翟进部。
临出前,李存胸有成竹地对吴璘等将说:“范致虚一书生耳,不解用兵,可明斥候,使三千人破之必矣。”
担任先锋的牛皋,将李存的这番话牢牢地记在了心上,因为他手上正好有三千人马……
……
同一时间,在东平府待了快两个月的赵构,心里越来越不安——逃跑天赋异禀的赵构,已经感觉到了东平府可能不再安全。
而且,已经有人在说,赵宋王朝已经覆灭在即,可赵构却整天在东平府享乐,根本不管东京汴梁城中的皇兄、父母、妻妾、女儿的死活,猪狗不如,还有人说,赵构的母亲和妻妾可能已经被李存给玩过了,赵构很可能早就被李存给戴上了绿帽子,毕竟,李存的爱好,天下人皆知。
如此一来,现在还要脸的赵构,也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跟潘氏等女再在东平府耳语厮磨下去了,他只能做出去勤王救驾的架势。
汪伯彦得知了赵构的想法之后,召集天下兵马大元帅府的人员开会,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
经过讨论,不少人都认为,他们在东平府待得实在太久了,东平府确实不再安全了,他们应该马上转移到济州去。
相比东平府来说,济州距离京畿地区的确要近一点。
赵构觉得,这样他就能堵住悠悠众口了。
所以,赵构同意,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即日南下,前往济州驻扎。
可赵构他们的想法,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赵宋王朝的形势崩坏到了这种程度,唯一的希望赵构,还毫无作为,很多人因此对赵宋王朝失去了信心,进而不想再跟赵构走了。
再加上一些河北兵听闻,大乾王朝在大名府招兵,待遇特别好,军饷还实,所以,他们不想南下,而是想北上去投乾军。
这些不想再跟赵构他们走的宋军,私下一串联,就趁着天黑,在东平府城的北门与府衙前放了两把大火,想要制造混乱,然后趁乱逃跑。
张俊得知了此事以后,果断出兵,将闹事的宋军全都捉了,斩示众,又及时将这两场大火全部扑灭,镇压了这场叛乱。
赵构他们因此并没有受到这场叛乱的影响,按计划离开了东平府,前往济州……
从张俊平息这场叛乱的过程当中,不难看出来,张俊的敏锐洞察力与果敢魄力的一斑。
张俊十五岁从军,在人才济济的西军中锻炼了近二十年,弓马娴熟,而且,他南征北战,共经历了数百战,立功无数。
而别的战斗先不说,只说历史上,他受命跟随种师中前去救援太原。大军行至榆次,与金军生交战,金人以数万骑压之。张俊当时为队将,率部进击,杀伤甚众,获马千匹。他请求乘胜反击,然而种师中却认为时日不利,急令退保。金人获悉张俊的建议未被采纳,于是全军出动,将宋军包围,并勐烈进攻。宋军阵地被突破,种师中在杀熊岭殉国。
张俊当时率所部数百人突围而出,且行且战,至乌河川,金军追了上来。
张俊大呼死战,率军斩敌五百级,击退金军。
这在当时人人都在输的交战当中,可是一场了不得的胜利,绝对不输韩世忠前期取得的那几场小胜。
老实说,要不是因为没有背景、没人赏识,以张俊的能力,早就该当上统兵大将了。
如今,梁扬祖向赵构推荐了张俊,认为张俊忠实可任,赵构召见了张俊,见张俊英伟、善战,非常喜欢,遂提拔张俊为大元帅府后军统制。
而张俊也是时候的表现出来了他的能力。
按说,属于张俊的春天应该到了。
只可惜,这历史早已生了巨大的改变……
……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