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刘光齐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装项链到盒子,把那个**烟斗拿了出来。
看到刘光齐居然只送了一个烟锅子当寿礼,台下的人全都忍不住轻笑起来,白景琦的眼中也露出一丝尴尬,不悦,他这个人别的不好,就好个脸面。刘光齐此时的举动确实让他有点丢人。
看到台下众人嘲笑的神情,刘光齐自然不会生气,接下来就是打脸的时候。他拿着烟斗从台上下来,走到一位身着中山装的老者跟前毕恭毕敬的说道。
“罗先生,你可是琉璃厂的大拿,识宝无数,别人不认识这东西,您不会也不认识吧”
没错,刘光齐找到这个人就是五月槐花香里的罗先生,再好的宝贝要是遇不见能认识他的主,那也是白瞎。幸好老爷子的交友广泛,要不然光凭他的嘴说,说服力肯定不够,打脸效果也不好。
罗先生本来也是嘲笑的那些人中的一位,不过刘光齐这么一说立马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玩意要真是个宝贝,他却没看出来,那他这回可算是栽跟头了。
于是连忙从刘光齐手中接过了烟斗,细细打量起来,周围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也纷纷伸长了脑袋。
当罗先生看到烟斗上花纹,纂刻的字母,以及那标志性的伸缩杆,里面就在脑海里找到了与之对应的玩意,眼中立马露出了见猎心喜的目光说道。
“这是!?”
“没错,这就是”
看到罗先生的眼中的喜爱,刘光齐也松了一口气,肯定了对方的想法,他最怕到就是对方不识货,那这戏可就没法唱了
“好东西啊,不知道小友可否忍痛割爱,我愿出高价。”
听到罗先生这话,围观的吃瓜群众顿时兴奋起来。
“先生说笑了,这是我给我师傅准备的寿礼,怎么能买呢。还请罗先生把这个烟斗的来历告诉众人。”
随即刘光齐便在罗先生恋恋不舍的目光中,把烟斗收了回来。
“好东西,可惜与罗某无缘啊。”
“罗先生别看了,再看这东西也不是您的,您那啊,还是赶紧给我们讲讲这烟斗的来历吧。”
“就是,赶紧讲给我们听听。”
这时候一个好事儿的客人打断了罗先生的自怨自艾,其它人也跟着催促道。
“好吧,我就给大家讲讲,小友送给白老先生的这个烟斗,可不是个普通的烟斗,他大有来历。大伙想必都知道…”
随着罗先生的娓娓道来,众人明白了这玩意儿到珍贵之处,'这可是见证了历史的玩意儿了,白老爷子更是高兴的直接拿这个烟斗点了一锅子,美美的抽了起来。
“您说了这么多,这玩意儿到底值多少钱啊。”
一说这个众人又都竖起了耳朵,历史含义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懂,但是值钱不值钱却是所有人都能听明白的。
“这东西如果放在民国至少也能值个一百大洋,如果碰上喜欢的甚至碰上专门收藏这个的国外藏家那么价钱还会更高。”
众人听后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什么烟斗啊,金烟斗都没这贵吧,老爷子听到这个价钱更是直接被烟呛的咳嗽起来。这里其实罗先生存了一个心眼故意说了一个民国的价钱,要是放到现在肯定:不值那么多钱因为没人买啊。
“哈哈哈哈,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看戏看戏。”
听到罗先生的街道,底下的人客人,纷纷向老爷子拱手,恭喜老爷子得了一个知恩图报到弟子,老爷子也是高兴的满脸的褶儿,挥了挥手让大伙儿继续看戏,至于挑事儿的那个吴大夫早就躲到了人的角里。
刘光齐也没有趁机追杀,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他跟对方也没有什么化不开的矛盾,无非就是他抢了对方的风头,对方看不过眼准备借这个机会落落他的脸。没必要把对方搞成仇家,那不是纯粹给自己埋雷吗
“占光哥什么时候回来的。”
解决完这个小插曲,刘光齐坐到了白占元,白占光的身边,现在的白占光可不是以前的白占光了,经过这一年多学校生涯的改造,早已今非昔比,认识到国家贫弱,劳苦大众的疾苦,思想变得非常的先进,寒假回来的时候就开始看着这家不顺眼了,暑假回来的时候更是学着自己大哥白占元在外面买了一处宅子,带着自己老婆孩子搬出去住了,而且禁止家里的下人再叫他少爷,除了按时在白家领点生活费外,基本上划清了界限。
他的这种表现让白占元可谓是欣喜万分,觉得自己总算是在这家里找到了知音,两兄弟的关系也是突飞勐进,变得亲密起来。
“昨天刚回来,本来不想回来的,可谁让是老爷子的七十大寿呢。别的事不回来可以,这事儿不回来不太合适。你小子现在挺牛气啊,摇身一变也成了医药行里又有脸的人物了。”
白占光把手里的瓜子扔掉,搂着刘光齐的肩膀调侃道,虽然思想改变了,但是性格却还是那样随意。
“快别提这个了,我才出道几天啊,都是你爷爷跟人家吹的,把我撵鸭子上架撵上去的,我但凡水平要是差点就丢大人了。”
刘光齐摇了摇头苦笑道,自打他可以坐堂后,老爷子就到处跟人吹牛逼说自己徒弟怎么怎么的,都快把刘光齐夸出花了,
人家听到多了就烦了,你不说你这徒弟挺牛逼吗,好啊,我试试他的水平,然后带着病人就来了,
刘光齐为了老爷子得了脸面肯定不能掉链子啊,吴大夫就是这么得罪的。有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幸亏刘光齐有前世的底子撑着,要不然就真成笑话了。
“占元大哥,我跟你说点事儿。”
跟白占光瞎侃了几句,刘光齐准备跟白占元说一说刘家村的事儿,刘家村的事儿要是没他还真不好办。
“你说”
白占元看到刘光齐一本正经的样子,也坐直了身子。
“是这样,你应该知道我老家是城北农村的,属于比较贫困的地区,虽然国家分配了土地,可是因为粮食亩产过低的因素,基本上每年都是过的捉襟见肘,就拿我家来说虽然有十几亩地,可是地多人也多,一年两季收获的除去交的公粮,留的种子,剩下那些粮食也就将将够吃, 如果再卖点粮食换点油盐酱醋什么的,吃饱什么的就不用想了,有的吃就不错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今年年初买了点化肥在我家那二亩地里做了个实验,实验很成功,每亩的玉米产量都达到了一千一百斤以上,几乎是原有亩产的三到四倍。”
“你说真的。”
刘光齐话音刚落,白占元就惊的站了起来。引得周围客人纷纷侧目。
“怎么会这么多,有的国营农场也用化肥产量也就是五百多斤,你这是怎么搞得,数字真实不真实,这可不能说瞎话,别看只有两亩地,如果是真的那可了不得啊。所有国营农场都照你这么做,那咱们国家一年粮食就可以多少好几百万斤呢。”
听到这个消息白占元虽然高兴,但还是保持着理智对刘光齐的实验数字表示了怀疑。
“实验肯定是没问题,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去问,整个采摘过程都是在村民的监督下,甚至一些村民还亲自参与了采摘。但就是实验的场地太小,只有两亩地。如果想要得到准确,稳定,可靠的数字,就必须扩大实验的规模,一两亩地肯定是不行的。”
刘光齐原本的打算是得到实验数据后,就把这个数字发到报纸上,给自己捞一波声望,然后就完事,可是后来一想不太合适,因为实验的规模的太小了,不具备代表性。即便刘光齐把掌这个消息发到报社,报社也不会采用,与其这样还不如等明年实验规模扩大后再发。
而且他现在也不光是为了那点名气,更重要是帮助刘家村摆脱贫困,让他们先吃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