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女生耽美 > 我与秦汉第一谋士聊历史 > 北宋衰败之,苏轼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我与秦汉第一谋士聊历史!

书接上回。继续做梦。

今天请到的嘉宾,依然是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先生。

我问,您觉得,宋朝这些大文豪里,谁的作品含金量最高?

他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岳阳楼记》好还是《赤壁赋》好?辩论多少年也不会有定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若是换个角度,问宋朝这些大文豪谁的粉丝最多?毫无争议,肯定是苏轼。苏轼的人气从出道到今天,只增不减,别说跟宋朝这些文人比,就是放眼整个中国文学史,他都是no.1,一直到今天,他的粉丝们依然年年给他过生日,名曰,寿苏会。2018年,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中,苏轼的水墨画《枯木怪石图》以4.6亿港元霸气成交。

我问,他为什么能拥有这么多粉丝?

他说,古代文人形象多是扁平的,只有作品没有生活。而苏轼不一样,他是有血有肉的,是立体的,是有趣的。他是旅行家,是美食家,还是个碎嘴子,能当官,能种地,能唠嗑,干什么爱什么,永远是豁达的,率真的。我说我最喜欢范仲淹的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在我看来,苏轼才是这句话的最佳践行者。

我问,苏轼是怎么出名的?

他说,一考成名。他老家是四川眉山的,他爹带着他和弟弟到首都开封来赶考,结果呢,苏轼一不小心中了个状元,而且他这个状元特别轰动,因为是个双黄蛋——弟弟也登榜五甲了。京城媒体争相报道,采访他们的爹,让谈谈育儿心得。记者问,您是怎么培养他们的?老头说,没怎么培养,就是我自己教的。记者问,您是做什么工作的?他说,我不工作,祖上有矿。因此,老苏和俩小苏都成了京城名人,并称为三苏。朝廷一看,这老头也挺有学问,别让回眉山老家了,也让他在朝中做事吧,一次录用了仨。老头叫苏洵,苏轼的弟弟叫苏辙,爷仨还同时入选了唐宋八大家,你说牛不牛?

我说,看来,基因强大。

他说,是的,苏家是四川眉山的大家族。苏洵的两个哥哥苏澹、苏涣都考中了进士。《三字经》里讲,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就是苏洵,大器晚成的榜样。

我问,当时是考什么内容?儒学背诵之类的?

他说,经过范仲淹的改革,科考不考死记硬背了,而是让你自由发挥,针对当时的时政写议论文,发表政治见解。苏轼初试写的是《刑赏忠厚之至论》,阐述了自己的仁政理想。主考官欧阳修一读,甚是惊叹,但是他想了想,举国范围内有这个水平的,只有他的门生曾巩,避嫌给了第二。拆卷一看,原来考生叫苏轼,复试直接给了第一。还是那句话,你要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要行。欧阳修捧人也是很卖力的,给朋友写信这么评价:读苏轼的文章,不禁让我汗颜;真痛快啊!我应当给苏轼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出人头地。

我问,给这个状元分配了什么工作?

他说,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实职相当于今天宝鸡市副市长,他是进士又是朝廷命官,这就是来刷基层履历镀金的。

我说,政坛和文坛的双料新星,前途无量。

他说,电视剧《征服》里,宋老虎对刘华强说,年轻人别太气盛。刘华强反问,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此时的苏轼就是这个状态,谁也不服。在凤翔时,他有个顶头上司兼眉山老乡叫陈公弼,两人志趣不投,苏轼是潇洒倜傥恃才傲物,陈公弼是不苟言笑严于律己,苏轼写篇公文他要改的面目全非。苏轼心想,有眼不识泰山,皇帝都是我的粉丝,你懂个毛?有次,凤翔要盖个亭子,陈公弼让苏轼写篇文章,苏轼就写了《凌虚台记》,大致是说物有废兴,人世无常,历史的发展是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意思是陈公弼你也别嘚瑟,风水会轮流转的。陈公弼呢,看懂了也没说啥,安排人照此内容刻了碑文……。晚年,苏轼回忆起这些往事,懊悔不已,写过这么一段话:“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颜色,已而悔之”。

我问,苏轼提拔的很快?

他说,正常速度吧。主要是在他仕途上升期,先是母亲没了,回老家守孝3年,然后父亲没了,又回老家守孝3年,等他再回到京城,王安石变法已经开始了。

我问,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什么态度?

他说,不反对,但是认为操之过急。小树是可以修剪的,老树修剪过多会死的。在改朝换代的窗口期,你推行什么新法都可以,也很容易推行下去。但是,在朝代稳定运转期,从政治到经济到意识形态全面大刀阔斧会起反作用的。平稳运转期只适合微调或单一调整,例如改革开放就是单一调整。

我问,所以苏轼站保守派?

他说,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而欧阳修反对王安石变法,你说他是哪一派?关键是苏轼不喜欢窝里斗,他只能申请离开京城,这样,你们派我去下面任职吧。先是去杭州干副市长,接着调任诸城(即古密州)市长,再调任徐州,从徐州又调任湖州。跟今天提拔路线差不多,先在大城市当副职,再去小地方当正职,再从小地方调到大地方。

我问,您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

他说,王安石变法里的改革提议,都被后人实现和验证了,一句话,现在看大多是对的。但是放在宋朝,就过于前卫了。简单一点理解,就是你们村的村长找你,问怎么可以让村子变的更好?于是你写了几十条建议,大到河流治理小到个人卫生,你把城市人的生活习惯全部列为村风民约,要求必须落实到各家各户。你是对的吧?但是一执行,全乱了套,完全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他们肯定不接受,最终农民又回归了那个农民。把你们村的村民跟上海汤臣一品的居民对换,用不了多久,你们村就成了欧洲小镇,汤臣一品的阳台上也养上了鸡鸭鹅。

我问,后人,谁最讨厌王安石?

他说,不用后人,当朝的司马光就恨死了王安石。后来司马光上台后,凡是王安石改革过的,不管是不是对的,不管有没有效果,一律反对,甚至连王安石收复的河西走廊都要主动放弃。近现代人里,最讨厌王安石的是林语堂,他是苏轼的超级铁粉,甚至在为偶像写的《苏东坡传》里给王安石开了专题批斗大会。

我问,王安石有没有铁粉?

他说,凡是能成为大人物的人,都要一分为二的去看,他不会是全黑,也不会是全白,而且一定是铁粉众多,爱的爱死,恨的恨死。梁启超就是王安石的铁粉,他认为王安石是真正的改革家。

我问,提拔到湖州市长时,苏轼多大了?

他说,四十多。这个时期,他也遭遇了最严重的官场危机。古代不管去哪任官,都要像基督教徒吃饭前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粮食一样,要先写信感谢皇帝。苏轼去湖州就任时,给皇帝写了封《湖州谢表》。理论上,这属于规范的公文,你按部就班写就行了,可苏轼是谁?非要抖个机灵,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包藏祸心,蔑视朝廷,于是被抓了,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我问,坐了几年牢?

他说,一百多天。一是宋朝不杀士大夫,这是赵匡胤定下的规矩;二是王安石专门写信给皇帝,说咱不能杀才华横溢之人。释放后,贬到了黄州,也就是今天的黄冈,从此,他正式被称为苏东坡了。

我问,为什么叫苏东坡?

他说,苏轼被贬黄州后,生活拮据。他有个铁粉,叫马梦得,四处跑关系,给他借了官府50亩地种庄稼,这块地在黄冈东边,于是苏轼给起名东坡。这个东坡也不是随意起的。白居易在重庆任职时,曾经也在城东搞了这么一块地,用于种花,白居易给其命名东坡,苏轼自称东坡算是向偶像致敬。

我说,有铁粉,真好。

他说,这个铁粉追了他二三十年,以至于苏东坡专门为他写过一首诗。马梦得这一辈子,也值了。同期,还有个被贬到黄冈的官员叫张梦得,其实叫张怀民,字梦得,有印象不?

我说,太有印象了。《记承天寺夜游》,里面那句“怀民亦未寝”还登过网络热门话题,争论焦点是张怀民是真没睡着还是被喊醒的。我们语文老师是这么说的:在苏轼睡不着的时候,他的挚友张怀民也一样睡不着,他们心有灵犀。

他说,到底有没有睡着,已经成千古悬案了。

我说,我推测是这样的。

怀民:z~z~z~/

苏轼:怀民~怀民~/

怀民:嗯?(被叫醒)/

苏轼:怀民亦未寝。

他说,苏东坡的创作巅峰,就在被贬黄冈的这5年里。

我问,王菲唱的那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这期间创作的吗?

他说,不是,那是在诸城干市长时写的。悼念亡妻的那首《江城子》也是在诸城写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我问,水调歌头是什么意思?

他说,词牌名,简单一点理解,就是曲调的意思。一个词牌一个唱法,同一词牌的词唱法一样,所以同一词牌的词语序基本一致。宋朝最有名的就是词。

我说,苏轼是宋词的代言人。

他说,今天是,当时不是,当时大街小巷最流行的词是柳永的作品,柳永是宋朝版的周杰伦。不过呢,柳永以及其他人的词多是写情的,写男女恋歌和离愁别恨,故有“词为艳科”的说法。而到苏轼手里呢?变了味,一是不那么遵守音律,苏轼的意思是我只是借你们词牌名写诗而已,又没指望传唱;二是题材无所禁忌,包罗万象,还可以写风光景致,写报国雄心,写人生奥秘,甚至言志怀古,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

我说,柳永没有入选唐宋八大家。

他说,唐宋八大家主要指散文。宋朝的文人是看不上“词”的,觉得都是民间的东西,不登大雅之堂。

我说,苏轼看上了。

他说,苏轼这个人,非常接地气,在黄冈种地,跟农民都能称兄道弟的,真正做到了随遇而安。他自己写过这么一句: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他不仅是这么说的,还是这么做的,这在当时是很叛逆的。因为古代文人追求的是什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种接地气的性格也造就了苏轼的政治特点:只要到京城就干不住;只要在地方上,就如鱼得水。

我说,赤壁系列,应该是在黄冈阶段创作的了,毕竟赤壁就在旁边。

他说,是的,不过赤壁也分文武赤壁,与苏东坡绑定的这个叫文赤壁,与赤壁之战绑定的那个叫武赤壁,不是一个地方,苏东坡的《赤壁赋》《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描写的文赤壁。从宋朝起,画家描绘赤壁一定会画上一叶扁舟,里面坐着苏东坡。

我说,上学时都背过,现在也动不动念叨那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他说,最应该记住的不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吗?

我说,哪有小乔更值得回味?

他说,黄冈为官期间,关于苏东坡的故事太多了,例如《寒食帖》、河东狮吼、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种的那50亩地是官地,还会收回的,于是他决定自己去沙湖买点地,去的路上,淋了雨,他也没打伞,写了那首《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说,第二天感冒了。

他说,黄冈是苏东坡痕迹最多的地方,就连老家眉山以及他两次任官的杭州,都没法跟黄冈比。东坡肉也是他在黄冈时期发明的,还有东坡饼。苏东坡真的是一个美食家,还写了不少食谱。余光中曾经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我说,感觉宋朝对犯错误的官员还是很友好的,被贬了仿佛是去旅游了。

他说,唐宋相对比较文明,政治失意者一般下场都是被贬,也允许你在路上发发牢骚,即便坐个牢也还能出来再被任用。到明朝时,大多都是一步到位,永绝后患。

我问,苏轼后来又被重用没?

他说,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高太后以哲宗年龄太小为由,开始垂帘听政,安排司马光来组建新的政府班子。司马光是保守派,把王安石派系给清理个精光,他又欣赏苏轼的才华,急忙召苏轼进京,半年提拔了四五次。可苏轼看到司马光一伙在清理王安石一派的所作所为时,又恶心了,这不就是典型的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吗?算了,你们还是再把我安排到地方上吧。

我说,在朝廷没干住。

他说,是的,调任杭州了,上次是副市长,这次是市长。这次在杭州干了一件大事,组织人清理西湖的淤泥,并且用淤泥建了一道堤坝,也就是今天的苏堤。这一点,苏轼很像范仲淹,走到哪,修到哪,他任职各地时,修了不少“苏堤”。

我说,苏东坡也是西湖旅游的大ip,旁边有个楼外楼饭店,特色菜之一就是东坡肉。

他说,苏东坡的群众基础好,又懂基层,所以他干地方一把手还是很专业的,只是,他一干好了,朝廷就召唤他。这不,他在杭州刚干出点成绩来,又被紧急召唤回京了,回京依然不适应,再被调任颍州、苏州、定州,干的依然很出色,也依然在各地修苏堤。

我问,结局呢?

他说,王安石变法三起三落,苏轼的仕途同样一波三折。高太后死后,宋哲宗执政,新党派再次上台,那能有苏东坡的好果子吃吗?越贬越往南,甚至贬到海南去了。前面我跟你讲过,岭南最恐怖的就是瘴气,把一个人往岭南贬,就是不想再见到他了。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我问,死于海南?

他说,那没有,他终于熬到了宋徽宗即位,拨得云开见日出,却客死在北归路上。

我问,他有没有跟王安石和解?

他说,他跟王安石都是大儒,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即便政见不和,也不会影响私人感情,何况王安石曾经为苏轼喊过刀下留人。苏轼特意跑到金陵去看望晚年的王安石,苏轼见面先作揖:拜见丞相。王安石嗔怪道:跟我,还来这一套……。应该说,俩人在才华、人格方面惺惺相惜。北宋士大夫,胸襟开阔者比比皆是。欧阳修是王安石的政敌吧?他去世之后,王安石特作《祭欧阳文忠公文》,盛赞欧阳修,无一字贬损。

我问,苏东坡有没有像其他文人一样,娶个妓?

他说,有的。他在杭州任职时,遇到了才貌出众的歌妓朝云,才12岁,他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看丈夫的确喜欢,就给买下来了,当丫鬟。在黄冈落魄时,苏东坡把朝云升级为小妾,没多久生了一大胖小子,取名遁儿。苏东坡欢喜非常,还写下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遗憾的是,这个娃就在苏东坡去汝州上任的路上,夭折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