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听到这话都是大喜过望!其中一个人更是一下子站起来大声说道:“是不是王爷准备动兵了?”
韩建新笑着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你说的没错!老夫这次来北方就是要安排未来的事情,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当中取得先手!”
刚坐下去的那个人拍着胸脯说道:“先生让我们做什么尽管吩咐。我等绝无二话!”
其他几个人也是纷纷表态,表示要给刘昊嘉尽忠效力!而韩建新说道:“不用急,用你们是一定会用到的,只是如何用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按照我们初步的估计,要么是等叛贼当中出现坐大者的时候,你们带着人混进去!要么就是你们干脆取而代之!要么就是牵制住他!甚至必要的时候你们还要率先揭竿而起,营造出天下大乱的景象!总之现在没有既定的计划,要看以后的形势发展!”
几个人听到这话之后一起起身答应下来!如果不是他们身上穿着奇装异服,根本就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军人!而事实上他们也确实是真正的军人,他们都是刘昊嘉身边的家丁!
韩建新看到他们的态度非常满意,就起站起身来说道:“各种消息老夫都听你们说完了,现在要看一看你们的实际情况!远的就不去看了,就看看本寨的人马吧!”
听到这话,坐在韩建新下手的一名年轻人,也是山寨的大头领兴奋的起身说道:“请先生稍后,看我擂鼓聚兵!”
说完他大步向外面走去,韩建新也笑着挥手示意其他几个人跟上。于是一行人走到了聚义厅的外面。
这时山寨的大头领大声吼道:“擂鼓!”
话音未落,大厅门口的巨鼓响起!随着“咚咚”声响起,山寨各处都涌出人来。这个山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寨,而是在群山平地当中开辟出来的一个寨子,周边的山寨把这个人迹罕至的山谷彻底包围起来,成了一个天然的兵营。如果仔细看去还能看到山坡上还有梯田在耕作。看来这个山寨头领也是很用心的。
就在下面的人正在聚集的时候,大头领向韩建新解释说道:“韩先生,因为山里面平地比较少。所以营地分设了三处。这一处能存兵两千余人。”
韩建新点头表示听到了,同时他也在注意下面正在集合的士兵。那些士兵们虽然说穿着并不统一,但是动作却协调一致,坚定有力!看得出来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而且他们在鼓声停止之前就已经列出了三个方阵。大的两个方阵分别是长枪兵和刀盾兵,小的方阵就是火铳兵和火炮部队。相比之下这支队伍的人数就少了很多,只有三百余名火铳兵和两门火炮。
这时三个方阵的士兵已经开始原地踏步,快速整队。等鼓声停下的时候,他们也停止了原地踏步,整齐的站在原地。果然是一副真正的精兵模样,看得韩建新连连叫好!
接下来大头领指挥着下面的士兵变换队列,表演行军队形,战斗队形以及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演习。韩建新虽然是一个文人,不懂如何打仗,但他好歹会对比。
他看着眼前演习的同时,拿着在台湾的军队当做对比。觉得双方在气质上已经很接近了。最起码他发现下面的这些士兵无论是在行进还是演习当中,队形都非常稳定。这就让他感到十分的满意了!
因为他在来之前请教了一些军官,教他如何判断一支队伍的成色?那些军官的答案很多,但是提到最多的,就是士兵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完整的保持阵型!因为军官说得清楚,军队只有维持住阵型才能保证最大的作战能力。
等演习结束后韩建新代表刘昊嘉褒奖了众人,随后又赶往北直隶地区。那里还有据点要跑。他这次到北方来,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检查各个山寨的作战能力。而且他还有其他很多工作要完成。这里只不过是他在北方的第一步而已。
所以他在北直隶停留了一下就直接来到了边墙。大明的边墙是大大小小的军堡配合各种关隘形成的。他们里面原本都是驻军,只是时间长了,慢慢的变成了居民混住,最后成为城市。
他这次要见的目标是本地的一个总兵。这个总兵名叫郭相成,当年也是跟着刘昊嘉杀进朝鲜的人物!只是他运气不好,没捞到太多的战功!不过此人做事沉稳老道,对手下相比较公平等原因入了刘昊嘉的眼。
从朝鲜回来的时候,刘昊嘉特意接见了他,还送了两只短铳给他。不过他是和一些表现良好的军官一起被接见的。伺候遇到年节的时候,他还差人给刘府送来礼物,刘家也照着礼数回礼了。但若说他是刘昊嘉手下的人,恐怕没人会相信。
所以当郭相成收到一封书信,说是武国公的人要到府上拜访他的时候,他也非常的惊讶!本来他是不想见的,只是信上写得明白,这人会以他老乡出来行商求个方便的形式来见面,所以绝对不会有问题,他这才答应见面。
到了约定的时间,有人叩响了后院的院门。早已经得到消息的门子打开门,看见一个商贾打扮的人正站在门口,身后还有一辆马车,马车旁边跟着四个镖师一般的人物。他看见和老爷的吩咐对上了,就让开路,让车夫赶着马车进了后院。
等他们进了门之后,门子大大咧咧的说道:“马车停在旁边就可以了!真是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把马车拉进院子里来,难道马车里面装的是银子吗?”
乔装成富商模样的韩建新没有说话,只是再次打量了一番周围说道:“烦请您报一下总兵大人,就说在下已经赶到了!”
门子哼了一声转身离开,空荡荡的左袖子在空中飘荡了一下。看到这一幕韩建新心里暗自点头。能把伤残老兵收在家中做事的边军将领可不多!对他们来说,家中的家丁越精锐越好,哪里有功夫养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