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诺选择参与到侦查小队之中,对于整个人类的士气都是一种振奋。不过侦查队伍和三体人真正接触的时间还有很长一段,要经历接近五十年的航行才有可能追赶得上三体人的舰队。
考虑到通过加速器改造的飞船,加速的过程并不是那么迅速,就算可以将飞船加速到百分之十光速,需要的时间也比较漫长,可能五十年都未必能抵达。
因此人类在获得情报反馈之前还需要进行自己的建设,事实上飞船飞出太阳系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人类的第一批太空殖民飞船还没有抵达木星,侦查飞船就已经出发了,对于人类的星际飞船来说,这是严重的早产儿。
如果不是生态循环系统足够稳定,即便是在太空中迷失,也可以维持相当长时间的运转,恐怕人类根本不会将第一批舰队发射出去。
接下来发射的第二批,第三批舰队,分别将会在一年后一年半后发射,那个时候人类的飞船制造技术会成熟很多,并且会专门在相对应的星港发射。
吸取了地球轨道加速器的经验,人类准备在太空中建立加速轨道,这和阶梯计划有些相似。
原着之中的阶梯计划,是人类的科技还没有取得突破前,企图用最轻的飞行器将一个人类的大脑,送到三体人的舰队之中。
计划是通过一次次核爆进行执行的,那个时候的人类还没有脱离工质,对飞船加速的技术,更是没有可控核聚变提供庞大的能源。
将一个人造的航天器加速到百分之一光速,对于那个时候的人类来说都是奢望。
因此,在发射航天器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那就是在航天器飞行的轨道上。安置一颗又一颗核弹,在飞行器经过这些核弹之后,对他进行引爆。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在飞行器上有一面巨大的帆,由纳米材料构成。展开之后有些像一面降落伞,通过纤细的缆绳,牵引着装有大脑的航天器,核爆的能量会冲击在巨大的帆上,转化为一次又一次强大的推动力,连续多次爆炸之后,理论上是可以将航天器加速到百分之一光速的。
而人类现在准备建立的太空加速轨道其实和这样的原理有些类似,准确的说其实就是一门巨大的电磁炮,只不过它是建设在太空之中,并且用来加速飞船的。
就和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对撞剂一样,他们的结构同样非常简单,是一个个在太空中构建起来的圆环,可以通过电磁力来推动飞船,圆环和圆环彼此之间并没有连接,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对飞船进行加速。
每一个圆环上都有相当大的配重,保证在太空之中推动飞船产生的反作用力并不会对圆环造成太大的位移。
在经过一次发射之后,圆环上推进器会重新校正位置,完成圆环位置的回归。
做完这些之后,才能进行第二轮发射,因为圆环本身是有动力的,可以在太空中调整自己的位置,改变轨道,将飞船朝着任意的方向发射。
在以往的情况下,飞船加速更多的是依靠引力弹弓,但在真正的星际战争之中,这些必须要依托于星球才能加速的飞船,显然是太过落后了。
相比于星球,可以在太阳系内大量建设并且自由移动的电磁线圈,显然更适合作为对飞船加速的平台。
每一个线圈能够提升的速度并不多,但一个又一个线圈接力加速下,推进的效率比起飞船本身的推进效率要高的多。
这些巨大的电磁线圈中,一部分分布在木星轨道上,在木星的高轨道上,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环形加速器,加速器可以加速飞船也可以加速高能粒子,在加速飞船的时候,飞船会绕着木星的高轨道高速飞行,可以连续加速多圈,最大限度的增加对电磁线圈的利用效率,每个电磁线圈可以多次提供加速。
但这样的加速器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他的加速是有上限的。
道理很简单,做高速的圆周运动是需要承受很大的向心力的。生态滚筒的模拟重力就是这样来的。
这样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就算是加速器建设在同步轨道上,一旦加速度达到了木星自转角速度的约一点四倍,就相当于要承受木星同步轨道的重力,加速的速度越高,所需要承受的重力也就越大。而且以人类现在的技术,远远没有办法抵消这种重力。
在这种情况下,加速能加速到的上限其实很低的,虽然要比用引力弹弓加速的加速上限更高,但想要实现星际之间的航行,这种速度还是差点意思。
所以才有了脱离于星球轨道而存在的加速器,他们不再排列成一个环形,而是会尽可能的排列成一道直线,在这条线上,就不会出现向心力的问题了,只需要一次次的对飞船进行加速,就可以,几乎无上限的提高飞船的速度。
但同样的,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加速环最多能够使用一次,加速的效率要低得多。
因此,通常情况人类需要对飞船进行加速的时候,会同时使用两种手段。在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用加速环搭建一条加速通道。同时在木星的同步轨道上,建立起一条环形的加速轨道。
飞船会先加速到宇航员能承受的极限,然后脱离环形加速轨道,进入到直线加速轨道中,这里的电磁线圈体积更大,功率更强,并且是瞬时功率极强的类型。
飞船每经过一个电磁线圈,线圈都会瞬间消耗大量能量,对飞船进行一次强力加速,经过数百个加速环的加速后,就算是自身没有任何动力的飞船,也能轻易超越第三宇宙速度,飞出太阳系。
……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主持建设的工程项目的雏形。”蓝诺03381解释道,他就是面壁者的继任者,出于对蓝诺的尊重,他的“遗嘱”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他的第一个克隆体,就继承了他原本的职位和一些权利,而事实证明,就如同他走之前所说的那样。克隆体和本体之间拥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能力。在继承了位置之后,没有让任何人失望,成功的引领着人类,继续着科技爆炸。
try{ggauto();} catch(ex){}
“能否详细的陈述一下项目的内容,木星和土星轨道之间的飞船高速公路还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的殖民飞船也是刚刚才到达木星,许多的加速环都是飞船就地改造而成的,想要继续进行深空建设,以我们现在的宇航资源恐怕很难做到。”约书亚已经开始有些头疼太阳系防御建设的巨大资源消耗了。
“这是个长期计划,并不需要着急,木星的轨道加速器,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环形的轨道加速器还是要比直线的加速器更加实惠的,每一个加速环都可以给飞船提供多次加速,这使得我们可以建设数量更少的加速环,实现更高速度的加速效果。
而这种加速轨道,为什么一定要沿着行星排列呢?
就没有人考虑过,这种加速轨道是可以以恒星为圆心进行排列吗?
在木星上的环形加速轨道已经给了我们提示,在这样的轨道上,加速的速度是有上限的,环绕的速度越快所需要承受的加速度也就越大。
因此我们画的圈越大,加速的上限也就越高,相应的我们可以将更多的能量用来对飞船进行加速,而不是用来校正他的飞行轨迹,以维持飞行的轨迹是环形。
而以太阳作为圆心的加速轨道,轨道半径比起以行星为核心的轨道,要大了太多,几乎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在这样的轨道上进行加速,速度的上限也要比我们现在的上限高的,甚至加速完毕之后可以直接实现星际之间的旅行。
这样的加速轨道我认为是有必要存在的,考虑到目前我们的生产力还比较有限,可以,先建设地球轨道内圈的加速轨道,只需要在地球的拉格朗日点,建立空间站,然后在空间站中完成加速环的建设,再将他用很少的动力发射出去,它就可以在地球的内轨道运行了,因为他的角速度要比地球更快,所以自然可以一点点超越地球。
这样只要保证我们每一个加速圆环制造并释放的时间间隔相同,每一个加速圆环之间的距离也就几乎相等,甚至不需要我们耗费多少资源,去调整他们在太空中的位置。
这是目前为止,环恒星加速轨道最为廉价的建设方式,未来依托着这些加速环建立起小型的空间站后,我们还可以依托这条太空高速公路,建设环日加速器,目前我们还没有在赛跑之中赢过三体人,但在获得胜利之后,这样的加速器毫无疑问是有必要存在的。”
经过一定程度的论证之后,行星防御理事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相当具备可行性的计划,甚至于,实施的难度比起建立木星与土星轨道之间的加速轨道,还要更低一些。
毕竟离人类的真正工业基地地球更近,不论是生产加速环还是将加速环运送到对应的轨道之上,难度都要更低的多。
特别是在有大量太空电梯陆续建成之后,从地面向太空中输送物资变得越来越容易,甚至于根本不需要特意的将加速环发射到对应的位置,只需要等待地球的公转到达对应的位置,然后释放加速环就可以了,工程难度可以说是非常之低。
而一旦建成之后,加速的极限将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而且如果能将它改造成环日轨道加速器的话,对高能粒子加速的成本也将降低到白菜价。
之前就已经提到过了。环形轨道的半径越小,加速过程中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来约束被加速物体的轨道,让他们在环形轨道中运行。
如果说加速飞船,付出的纠正轨道的能量,只是小部分的话,加速高能粒子则是绝大部分的能源都用来维持对环形轨道的约束了。
要不然的话只是将几个微观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再怎么消耗能量也不至于让可控核聚变技术出现之前的一整个城市都停电。这里面大部分的能量都消耗在了约束高能粒子的轨道上面。
而当这个环形轨道越来越大,所需要消耗在约束轨道上面的能量就越少,如果是环日轨道加速器的话,这部分的能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进行高能粒子对撞的成本也将下降到白菜价。
相比于之前规划并且尝试的直线加速轨道,眼前这种全新的加速方式显然是效率更高,也更加实用的。
“在有了第一次建设成功的经验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陆续建设更多的类似的环形轨道,越是高轨道的地区,加速的上限就越高,所需要消耗的约束轨道的成本也就越小。
理论上我们还可以通过连续对飞船进行加速,来调整加速环的轨道。”蓝诺在全息投影上给出了一个逆向加速的方案,也就是飞船沿着加速环公转轨道的反方向飞行,每次加速提供的反作用力都会让加速环的线速度增加,带来的就是加速器的轨道缓慢升高。也就实现了通过反向加速飞船,来对轨道高度进行微调。
计划详细程度非常高,让行星防御理事会的众人感到了有些疑惑,这里面有太多的技术细节了,就好像蓝诺曾经开发过类似的项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处理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积累下来了大量的经验一般。
然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只是个克隆体,从出生到现在的一切,都被看在眼里,就算是他的本体,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才对。
他们自然不会知道,蓝诺这是在遮天的世界总结下来的经验,遮天世界许多的行星都是和恒星一样大,甚至比恒星还大的坑爹货,在他们的行星轨道上建立卫星体系。需要的技术基本就和在太阳轨道上建立环形加速轨道是差不多的,而蓝诺们当初在紫微星建设卫星系统的时候,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陆续建设其他巨型生命星球的卫星系统的时候,这份经验也变得越发丰富起来,搞定太阳系内轨道的太空高速公路简直不要太轻松。
【未完待续】
求收藏,求推荐票~